EN
https://www.gov.cn/

“七下八上”即將來臨,防汛形勢如何?——有關部門負責人詳解近期汛情災情

2022-07-08 19:5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題:“七下八上”即將來臨,防汛形勢如何?——有關部門負責人詳解近期汛情災情

新華社記者 劉夏村

每年7月下半月至8月上半月,是我國的防汛關鍵期。今年入汛以來,我國多地遭遇嚴重強降雨,汛情、災情牽動人心。當前情況如何?對即將到來的“七下八上”有何研判、如何應對?就近期防汛救災熱點話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進行了回應。

“今年入汛時間早,暴雨過程多,局地災害重。雨情、汛情、災情主要有‘三多、三重、一降’的特點。”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説,一是強降雨過程多,雨區高度重疊;二是超警河流多,珠江流域汛情重;三是工程險情多,山洪地質災害重;四是災害損失重,人員傷亡大幅下降。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負責人王亞偉介紹,全國自3月17日入汛以來,平均降水量為280.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0.7%,為2017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降雨呈現出南北兩條多雨帶的特點,在南方,珠江流域的降水量為歷史同期最多;在北方,遼河流域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二多。

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姚文廣表示,全國主要江河共發生9次編號洪水,為1998年以來同期最多。珠江流域西江、北江發生7次編號洪水,為1949年以來最多。全國共有487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周學文表示,今年以來,洪澇災害導致2180.5萬人次受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647.6億元,緊急轉移安置群眾123.9萬人次;洪澇災害造成死亡失蹤40人,與近五年同期均值相比明顯下降。

對於即將到來的“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周學文介紹,預計7月到8月,我國北方地區和華南、西南等地降雨偏多,洪澇災害偏重;新疆、華東、華中等地可能出現階段性氣象乾旱;預計登陸颱風以西北行為主,同時北上登陸的可能性大。

“防汛工作面臨南北雙重壓力,防汛形勢不容樂觀。”周學文説,南方地區前期汛情較重,水毀工程多,後期仍然有較強降雨和颱風影響;北方地區防災基礎薄弱,多數未經受大洪水考驗,必須高度警惕。

周學文表示,下一步,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將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落實落細防汛救災各項措施,進一步強化江河洪水的防禦、山洪地質災害的防範、水庫的安全度汛、城市防洪排澇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他進一步表示,要著重從五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強化主汛期防汛抗旱工作,即防汛責任要突出“實”、預警研判要突出“準”、轉移避險要突出“早”、 搶險救援要突出“快”、救災救助要突出“細”。

“下半年將迎來南北兩線強降雨引發地質災害的嚴峻挑戰。”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司長于海峰表示,自然資源部將緊盯強降雨區,統籌做好南北兩線地質災害防範;與氣象部門共同會商研判,滾動發佈預警,為提前組織轉移避險爭取更多時間;探索實行“隱患點防控”向“隱患點+風險區雙控”轉變,指導督促地方加強對隱患點外臨溝、臨崖、臨坡等重點地段風險排查,在遭遇強降雨和高風險預警時堅決組織受威脅群眾提前轉移;加強宣傳培訓演練,提高群眾的主動防災意識和臨災避險能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司長王志宏表示,在指導地方做好汛期應對工作的同時,繼續抓好長遠,已會同有關部門印發《“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明確了重點任務和要求,持續推進排水防澇體系建設。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豫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