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黃河攻堅戰行動方案專家解讀:強化生態環境監督管理 支撐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

2022-09-07 12:31 來源: 生態環境部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對維持華北、西北地區水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將貫徹落實《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充分發揮流域生態環境統籌協調、監督管控作用,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服務流域高質量發展。

推動水污染治理。推動水體消劣行動方案和達標規劃編制實施。開展流域與省區水生態環境形勢分析會商,加大水生態環境問題獨立調查和督導幫扶力度,指導加強汛期污染強度管理。推動城鎮環境治理設施建設,推進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嚴格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核與監督管理。強化流域重點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監督,重點督促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以烏梁素海為重點指導農業面源污染通量監測,開展典型區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和監督指導試點。

加強水生態監管。實施流域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跟蹤評估、更新調整,推進流域綜合規劃環評跟蹤監管。加強黃河及重點支流源區水源涵養監督,推動河湖生態緩衝帶監管。強化小水電清理整改監督檢查和督促指導,嚴格水利水電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實施黃河上遊等魚類棲息生境修復監督,推進東平湖等重點湖泊生態保護修復,推動河口自然生態修復。開展重要河湖水生態調查評估,探索發佈流域水生態調查評估工作報告。

推進生態流量保障。加強黃河干支流生態流量評估,推動生態流量指標體系科學優化。開展水利水電工程尤其是水電梯級開發集中河段,生態流量泄放落實情況專項檢查。以枯水期和關鍵期生態流量保障為重點,開展大通河、沁河、伊洛河等重要支流生態流量監管試點,探索生態流量聯合監管機制。嚴格控制人工湖建設,加強人工湖項目環評管理政策落實情況監督檢查。推動重點區域污水資源化利用整體性、系統性謀劃,引導地方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建設,推進鄂爾多斯、榆林等重點地區煤礦疏幹水綜合利用。

強化環境風險防範。編制實施《黃河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推進流域突發環境風險調查評估與監控預警體系建設,提升流域環境風險應急防控能力,建設流域環境應急物資庫。加強流域重點能源化工基地的環境風險監督,推動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健全尾礦庫環境監管清單。

健全工作制度。配合製定黃河保護法配套的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辦法。推動建立流域生態環境分區分級管理體系,嚴格重大政策、規劃與重點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源頭管控。探索建立“監管+督察”模式,完善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現和解決機制,建立流域生態環境調查評估制度。適時對具有跨省區生態環境影響的重大規劃、標準、項目等實施情況開展會商。完善流域突發水污染事件協同應對工作機制。

(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分黨組書記、局長 連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馬文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