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四部門發佈會最新消息!

2023-08-04 21:21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8月4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民銀行、稅務總局聯合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深入解讀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延續、優化、完善並落實好減稅降費政策,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等方面的政策舉措及落實實施情況。一起關注!

發佈會速覽

從目前所掌握的經濟運行最新數據看,實物量指標增速加快,7月份全國統調發電量同比增長5.9%,較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市場預期也有所好轉,製造業PMI已連續2個月回升。隨著“組合拳”各項政策效果不斷顯現,下半年經濟將在上半年持續恢復的基礎上,保持穩定向好態勢。

綜合評估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目標是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

未來還將繼續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指導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的工具,持續支持普惠金融、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持續謀劃研究一批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的儲備政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分批出臺實施。

在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等方面加強政策儲備,不斷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

指導地方財稅部門準確把握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各項稅費政策內容,落實落細政策舉措,不得削弱政策力度。

財政部還將在近期公佈稅費優惠政策後續安排,穩定預期、提振信心。

聚焦科技創新、重點産業鏈、建立現代産業體系、促增收擴消費等方面,積極謀劃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稅費優惠政策。

Q:涉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10項稅費優惠政策,具體包括哪些?

A:

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涉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10項稅費優惠政策進行部署安排,具體是:

將4項階段性政策,在優化完善並加大支持力度的基礎上,統一延續實施至2027年底。

一是將個體工商戶減半徵收個人所得稅的範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調整為不超過200萬元

二是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徵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産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由授權地方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徵調整為統一減半徵收。

三是對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從事個體經營的,依次扣減增值稅等稅費的限額,由每戶每年12000元調整為每戶每年20000元

四是對應屆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依次扣減增值稅等稅費的限額,由每戶每年12000元調整為每戶每年20000元

為使經營主體更大程度享受政策紅利,確保盡享快享,優化完善後的上述4項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將其他6項階段性政策,延續執行至2027年底。

一是小規模納稅人稅收優惠。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適用3%預徵率的預繳項目減按1%預繳。

二是小額貸款稅收優惠。對金融機構和小額貸款公司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給予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優惠。

三是融資擔保及再擔保稅收優惠。納稅人為小型、微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借款、發行債券提供融資擔保取得的擔保費收入,以及為上述融資擔保提供再擔保取得的再擔保費收入,免徵增值稅。

四是借款合同稅費優惠。對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徵印花稅。

五是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對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六是創業投資稅收優惠。創投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資于初創科技型企業,按照投資額70%抵免應納稅所得額,初創科技型企業的條件繼續按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産總額和年銷售收入不超過5000萬元執行。

Q:如何把10項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讓政策紅利惠及經營主體?

A:

一是指導地方財稅部門準確把握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各項稅費政策內容,落實落細政策舉措,不得削弱政策力度。建立完善工作機制,加強財稅部門與相關部門的協同配合,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密切跟蹤政策執行情況,做好效果監測分析,及時研究解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反映的突出問題

二是依法依規徵稅收費,嚴禁徵收“過頭稅費”、違規攬稅收費、虛增收入等違法違規行為。及時公佈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在目錄以外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擴大徵收範圍、提高徵收標準。加強涉企收費監督管理,監測各類涉企收費政策執行情況,堅決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問題

三是切實做好政策宣傳解讀,各級財稅部門結合實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政策宣傳,利用各類媒體平臺開展政策宣介,加強直接面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政策輔導,幫助企業及時知曉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Q: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強逆週期調節和政策儲備”,下一階段如何發揮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作用?降息降準是否還有空間?

A:

近年來我國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間、豐富的政策工具,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應對好各類風險挑戰。下階段,人民銀行將加強逆週期調節和政策儲備,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範風險,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

關於降準、降息問題。一方面,降準、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以及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都具有投放流動性的總量效應,需要統籌搭配、靈活運用,共同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綜合評估存款準備金率政策,目標是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另一方面,要科學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既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和宏觀調控需要,適時適度做好逆週期調節,又要兼顧把握好增長與風險、內部與外部的平衡,防止資金套利和空轉,提升政策效率,增強銀行經營穩健性。近年來企業貸款利率下降成效明顯,未來還將繼續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導作用,指導銀行依法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同時,要持續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支持銀行合理管控負債成本,增強金融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

Q:下一步在宏觀政策著力點上有什麼具體考慮?

A:

中央政治局會議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之後國務院常務會議對貫徹落實工作作了具體安排,明確延續實施一批今明兩年到期的階段性政策,強調加強逆週期調節和政策儲備研究,相機出臺新的政策舉措。下一步,組織實施好階段性政策的延續工作,持續謀劃研究一批針對性更強、力度更大的儲備政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分批出臺實施。主要包括6個方面。

一是積極擴大國內需求。

實施好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系列政策,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大力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及其他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項目。

延續實施支持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促進二手車消費等階段性政策。

在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等方面加強政策儲備,不斷釋放超大規模市場潛力。

二是做強做優實體經濟。

加大拖欠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賬款的清理力度,強化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財稅金融支持。

加快傳統産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産業,謀劃並佈局一批未來産業。延續實施支持小微經營主體紓困發展、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優化等方面的階段性政策。

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幫助企業減負增效等領域加強政策儲備,推動實體經濟轉方式、調結構、增動能。

三是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發揮科技型骨幹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組織更多企業牽頭和參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延續實施優化企業創業投資環境、支持突破“卡脖子”問題等階段性政策。

在進一步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等方面加強政策儲備,不斷夯實産業發展基礎。

四是持續深化改革開放。

聚焦“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大改革攻堅力度,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延續實施深化國有企事業單位改革、支持重大外貿展會等階段性政策。

在加強營商環境建設、努力穩定外貿基本盤等方面加強政策儲備,持續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動力和創造力。

五是切實保障改善民生。

加力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快補齊養老、托育、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領域供給短板,扎牢社會保障網,強化安全生産監管和防災減災救災。

延續實施促進居民就業增收、強化城鄉居民公共服務保障等階段性政策。

在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推動重點群體就業等方面加強政策儲備,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六是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

系統謀劃、精準施策,穩妥處置化解房地産、地方債務、金融等領域風險隱患,大力提升糧食、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

延續實施支持“保交樓”工作、幫助處置不良資産等階段性政策。

在防範化解內外部風險挑戰等方面加強政策儲備,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Q: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會有什麼樣的具體安排?

A: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認真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繼續實施好存續的工具,對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領域,延續實施期限,多措並舉鞏固政策成效,必要時還可再創設新的工具,持續支持普惠金融、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一是持續支持普惠金融。

今年6月,人民銀行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目前,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充裕,金融機構有需要時還可再增加。同時,延續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至2024年末,保持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發揮其穩企業保就業的重要作用。6月末,工具累計提供激勵資金398億元,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累計增加普惠小微貸款2225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200億元。

二是繼續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並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激勵和引導更多金融機構以市場化方式支持綠色低碳發展。6月末,兩個工具餘額分別為4530億元和2459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加1433億元和1648億元。其中,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超過7500億元,帶動年度碳減排量超過1.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

三是多舉措支持科技創新。

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落實好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鞏固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牽引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的意願和能力。6月末,科技創新再貸款餘額為320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200億元,撬動金融機構發放科技型企業貸款約1.75萬億元。

四是支持房地産市場平穩運行。

延續實施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至2024年5月末,同時穩步推進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在試點城市落地。

Q:下一步還將出臺什麼財政政策?

A:

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國內需求仍然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打好政策“組合拳”,及時出臺、抓緊實施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還將在近期公佈稅費優惠政策後續安排,穩定預期、提振信心。聚焦科技創新、重點産業鏈、建立現代産業體系、促增收擴消費等方面,積極謀劃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稅費優惠政策,著力為經營主體紓困解難,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