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衛健委發佈新舉措方便居民就醫 這十招,很實在

2023-08-29 08:50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基層衛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務舉措》(簡稱“《舉措》”),要求進一步方便城鄉社區居民就近、便利獲得基本醫療和衛生健康服務,提升群眾獲得感。《舉措》圍繞方便居民就醫、優化服務提供、簡化就醫流程、改善服務體驗、做好慢病管理、提升簽約感受等6個方面,提出了10條具體措施。

1

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

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牽頭的三級、二級醫院預留至少20%的門診號源,優先向轄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放,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常住居民提供上級醫院專科門診預約服務。充分發揮家庭醫生在預約轉診、檢查、住院床位等方面的作用,並推動不同機構間檢查及檢驗結果互認共享。

點評: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的做法,之前一些地方比如北京、江西、安徽等已經在試點推行了,試點效果的反饋是積極的。預約號源向基層下沉,也就是説,通過社區醫療機構,患者可以轉診到大醫院就診,可以顯著提高城鄉居民對基層醫療衛生服務依從度,有利於從制度層面推進分級診療的實現,真正做到“首診在基層”。

2

推進中高級職稱醫師值守門診

根據群眾需求,提升門診服務質量和首診水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應通過內部挖潛、合理調配人力以及縣(區)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籌二、三級醫院、縣域醫共體(醫聯體、醫療集團)資源等方式做到每週至少3個工作日有一名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職稱以上臨床專業技術人員在機構值守門診服務,解決群眾就診中的專業問題,促進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在中西部脫貧縣的鄉鎮衛生院可根據實際通過遠程診療等方式予以實現。

點評:這是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最直接做法。明確專家值守門診,同樣有利於分級診療、基層首診的落實。之前“全國人民上協和”的調侃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優質醫療資源分佈不平衡,導致大專家都集中在大城市,這與我國醫改方向是背離的。

3

方便居民配藥開藥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面實施高血壓、糖尿病兩慢病長期處方服務,為病情穩定的患者開具4—12周長期處方,並逐步擴大慢性疾病病種覆蓋範圍。在確保信息真實和用藥安全的前提下,對高齡、臥床等行動不便的慢性病簽約患者,經患者本人授權後可由家屬代開藥。

點評:長期服藥的慢病患者,如果每次拿藥都要去醫院,走一遍掛號—問診—開藥的流程,自己費時費力折騰一番不説,對醫院的醫療資源也是一種擠佔。拉長處方管理期限的規定,並由基層衛生機構開處方,對患者來説是實實在在的惠民措施,對醫院來説也是一種減負。

4

加強與簽約居民聯絡

強化家庭醫生和簽約居民的聯絡,通過電話、微信、短信或區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信息平臺每季度至少聯絡一次。對重點簽約居民按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和簽約包服務內容開展相應頻次的隨訪、履約服務。

點評:作為社區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實現了現有醫務人員對轄區居民健康管理的全覆蓋,從坐等患者上門變為深入轄區為居民提供上門服務。此次《舉措》要求家庭醫生加強與簽約居民的聯絡,實質上是強化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連續性、協同性和綜合性,有助於不斷提升基層的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更好守護居民健康。

5

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務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並及時更新轄區65歲及以上重點人群健康服務台賬,加強主動聯絡和動態服務,根據健康需求及時做好轉診轉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設置老年人友好服務崗位或窗口,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就醫諮詢、導診以及自助信息設備、手機終端等協助辦理服務。將0—6歲兒童健康管理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點評:深化“一老一小”健康管理服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順應百姓期待,不斷織牢織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網,將惠及千萬個家庭,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6

延長城市社區門診服務時間

在無急診服務且診療量較大的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工作日門診延時服務1—3小時,或酌情在節假日、週六週日等增加門診服務時間,方便社區居民尤其是上班、上學等人群在家門口就近獲得基本醫療、慢病配藥、家醫簽約、健康諮詢等服務。對延時服務的工作人員要給予必要的補休、輪休或補助。

點評:民有所呼,必有所應。之前基層衛生服務機構除了診療能力相對不足之外,服務時間與上班時間重合,也是讓群眾感到不便的地方。《舉措》這一要求充分體現了“全心全意服務病人”的理念。

需要注意的是,看似只是延長了幾個小時,但不能忽視臨床科室、輔助診斷科室、藥劑科、收費處、信息中心、門診部等部門的協調與聯動。

7

推行“先診療、後結算”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全面推行轄區常住或參加基本醫保的居民門急診、住院就醫過程中“先診療、後結算”一站式服務方式,提供多種付費渠道和結算方式。支持村衛生室通過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等多種方式納入當地醫保定點管理,方便群眾就近看病開藥。

點評:“先診療後結算”這種“引發極度舒適”的服務模式,為患者節省了大量就診時間,減少了排隊繳費環節,改善了門急診診療秩序,使就診變得簡捷、方便,改善了就醫體驗。

另一方面,此舉拓寬了醫療費用的結算模式,真正實現了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

8

提供週末疫苗接種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疫苗接種門診全面推行預防接種分時段預約,開展預約週末疫苗接種服務。接種門診結合服務能力、轄區居民服務需求、日常作息時間等合理分配週末預約號源,對工作人員合理安排值班和輪休。

點評:日常疫苗接種的一大群體是未成年人,需要家長陪同。因此,提供週末疫苗接種服務,主要惠及的還是上班族,從根本上幫他們解除“請假帶孩子打疫苗”的情況,從而避免因此帶來的工作上的麻煩。

9

為慢性病患者提供運動、飲食處方或建議

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首次診斷為或處於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壓初期的慢性病患者提供運動健身、飲食營養等非藥物處方和戒煙、限酒、“三減(減油、減鹽、減糖)”等建議,幫助其通過適量運動、健康飲食等方式控制肥胖等危險因素,恢復並保持健康狀態。

點評:看到這一條,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福建三明的醫改成果。

如今在三明,鄉村醫生為村民看病抓藥的時候,會一次開出“三張處方”——藥品處方、生活運動處方、飲食處方。除了常規的藥物治療外,每一份處方都列了10余條注意事項,對患者的生活起居、健康管理等提出了建議,不光重“治”還重“防”。

得益於此,三明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疾病預防關口不斷前移,群眾獲得越來越多的健康紅利。

《舉措》這一要求與三明醫改一樣,反映的都是從“管看病”向“管健康”轉型,這也是醫改的題中應有之義。

10

改善就醫服務環境

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推行“一人一診室”,保護患者隱私,維護就醫秩序。設置和完善機構內就診指南及路徑標識,方便群眾就醫。提供輪椅、座椅服務,加強環境整治和衛生間清潔工作,保持就醫環境乾淨整潔,門診公共衛生間要做到“兩有一無”,即有流動洗手水、有洗手液(皂)、無異味。

點評: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環境問題,看似小事,實則小事不小。

保持就醫環境整潔,一人一診室,有利於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體現的是對患者的尊重。醫療機構既看病,也看病後面的人。要重視患者的感受。(記者 熊建)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安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