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有序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

2024-06-01 13:5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消費水平大幅提高。隨著發展階段變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消費品存量更新換代需求不斷提升。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釋放潛在消費,有利於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提出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

耐用品消費從增量擴張轉向存量優化

過去消費品市場經歷過哪些以舊換新行動?開展情況以及效果如何?

陳麗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全國範圍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並非首次推出。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擴大消費需求,2009年至2011年,我國實施了大力度的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

2009年,《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選擇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福州、長沙9省市開展家電“以舊換新”試點。2010年6月1日起,結合各地區舊家電拆解處理能力等條件,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逐步推廣到全國範圍。從這一輪以舊換新政策看,主要是通過置換補貼方式激發家電和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淘汰更新潛力,進一步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穩定和擴大就業。一方面,中央財政和試點省市財政共同發力、共擔補貼資金。家電方面,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分別負擔80%和20%。汽車方面,對提前報廢“黃標車”並換購新車的給予補貼,地方可根據“黃標車”的車型、年限以及城市管理等因素,調整補貼標準。另一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消費潛能,惠企利民。對交售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腦、空調5類舊家電並購買新家電的消費者給予補貼,交舊購新補貼不超過家電銷售價格的10%,對回收補貼範圍內且送到拆解處理企業的舊家電給予運輸費用補貼。

以舊換新政策取得良好效果,試點省市初步建立了家電銷售、回收和拆解一體化網絡體系,經濟、社會、資源方面效益明顯。

一是有效拉動消費。進入21世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加快,消費能力顯著提高,耐用品消費需求增加,以舊換新政策對拉動耐用品消費增長起到了較好“催化”作用。汽車相關政策持續至2010年底,全國共辦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車輛約46萬輛,拉動新車消費496億元。家電相關政策持續至2011年底,銷售五大類新家電9248萬台,拉動直接消費3420多億元,有效釋放了城市居民的消費潛力。

二是推動耐用消費品産銷躍升,促進産業發展。家電方面,2011年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超1100億元,佔當年家電總銷售額約1/5。疊加家電下鄉政策,農村地區家電擁有量大幅增加,2012年,每百戶農村居民擁有冰箱、空調、洗衣機、彩電分別較2007年增加41.2台、16.8台、21.3台、22.5台。汽車方面,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汽車産業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同時民營汽車企業加快發展,加之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私人汽車消費蓬勃發展。目前,部分汽車到了更新換代期,市場上有更多産品可供選擇,居民換車需求增加。2009年,我國汽車産銷量均突破1000萬輛。據統計,2010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轎車數量佔比最高,為46.4%。

三是促進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迫切需要轉變粗放型增長方式。2005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印發,提出“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得益於以舊換新政策的推動,汽車、家電能效水平顯著提高,老舊汽車油耗比新車高5%至10%,老舊家電電耗比新家電高20%至30%。

四是穩定和擴大就業。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産業鏈長,以舊換新政策不僅促進了零售業發展,而且帶動了物流、售後服務、回收拆解等行業發展,這些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據估算,服務於家電以舊換新的從業人員達40多萬人,此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擴大了就業規模。

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中,耐用品換新仍是激發消費潛能的重點,但與上一輪不同的是,居民耐用品消費增長主要體現在結構變化上,由增量擴張驅動更多轉向存量優化驅動。截至2023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30億台,汽車、家電更新換代的需求和潛力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從上一輪以舊換新開展情況和效果看,在回收、拆解等環節還存在回收企業無法取得發票進行稅收抵扣、拆解企業覆蓋範圍小、部分家電被小商販回收後又流入二手市場等問題。目前,我國家電、汽車等耐用品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尚不完善,具備資質的回收企業少、分散式個體戶多、專業技術人員較為缺乏,廢舊家電通過正規渠道回收比例不高。因此,構建“換新+回收”全鏈條閉環,健全回收循環利用體系至關重要。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或帶來需求集中釋放,建議對標國際先進水平,發揮節能低碳、健康安全等標準引領作用,促進産業升級與消費升級同向發展,有序引導更新消費、梯次消費,持續穩定釋放消費潛能。

把握重點環節精準發力

為什麼開展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我國消費品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如何?

魏琪嘉(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産業經濟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看待消費品以舊換新,不能只局限于消費品本身,而要從經濟大循環的角度去認識。精準有序開展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是擴大有效需求、暢通供需循環的重要舉措。把這個政策落實好,有利於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實現惠企利民。

推動開展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正當其時。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後,消費恢復需要一個過程,真正從千家萬戶需求入手來提振消費才能事半功倍。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主要品類家電保有量超30億台。按照這個體量估算,汽車、家電更新換代有望創造萬億元規模的市場空間。從相關消費潛力和增速看,今年一季度,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消費品零售額2053億元,同比增長5.8%,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307億元,同比增長14.2%,汽車類零售額11163億元,同比增長3.8%。從絕對量和增速看,這些消費品市場空間大,若政策作用能較好發揮,將能夠釋放出巨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和推動作用也會更加顯著。從更大範圍看,隨著經濟企穩回升,消費增長潛力也將進一步釋放,當前加快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更有助於激發消費潛能。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4.7%,尚有提升空間。消費的修復是一個慢變量,但加快恢復態勢正在顯現。

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重點集中在汽車、家電、家裝廚衛等領域,這與我國經濟所處的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2%,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還不到50%,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消費市場仍有較大潛力。當前階段,消費者對汽車、家電、家裝廚衛的需求有較大增長空間,在這些領域推動以舊換新,能在提振消費的同時助力改善消費環境。從産業發展看,一方面為産需銜接提供了推動力,使庫存、銷售保持動態平衡,另一方面有利於拓寬節能産品銷售渠道,進一步提升其市場佔有率。循環利用是産業綠色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著力點,消費品以舊換新將創新和豐富應用場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開展新一輪消費品以舊換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在政策上精準發力,把握好“標準關”“資金關”“運營關”三個重點環節。

“標準關”強調突出標準的引領作用。合理的標準能帶動行業健康發展,促進産品質量提升,落後的標準不利於産品更新換代。對於消費品來説,標準至關重要。以汽車行業為例,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直接關係汽車産品更新換代的週期,涉及設備安全問題,需形成有利於標準執行的長效機制。以家電産品為例,能耗標準牽動整個行業産品體系建設。相關標准保持動態更新,與購買方相關的優惠政策才能有效發揮作用。除了“硬標準”,“軟標準”也不可或缺。例如,回收估值界定需要有一個參照係、參照物,計算流程、標準明確,才能推動以舊換新各個環節順暢運轉。

“資金關”強調優化各類資金支持方式。資金支持不是“大水漫灌”,不是為了支持而支持,要精準有效。對擬支持的消費品以舊換新,要綜合多方面信息資源測算資金支持的額度和比例,設定合理範圍。例如,新能源汽車的保險費率、汽車消費貸款首付比例,都存在比例與效果最優化的問題,設定合適的比例,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同時,要做好資金來源的界定。有些需要財政資金予以支持,但並不意味著財政資金能包辦一切,建議引導生産者根據銷售數量、定價、利潤進行平衡測算,通過靈活調整價格推動以舊換新。

“運營關”強調拆解回收、運營主體建設、售後服務等全鏈條配合。從政策推進與落實上看,上述環節是“最後一公里”,將推動政策紅利更充分釋放。以舊換新涉及的全鏈條環節具有完整且相對獨立的內部體系,如何實現聯通、貫通,專業化、規範化的運營主體至關重要。建議通過培育專業化企業,實現二手商品閉環流轉,推動全鏈條資源整合,把售後服務水平納入以舊換新的大網絡中,對精準、有序開展以舊換新業務形成有力牽引。

多舉措激發消費活力顯成效

各地採取了哪些措施支持以舊換新?形成更新換代規模效應,還存在哪些瓶頸?

依紹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市場流通與消費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穩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日益增強,對消費品質量提出更高要求,消費重心由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在實物商品消費領域,以汽車、家電為代表的部分消費品市場已由增量階段進入存量與增量並重階段。通過以舊換新,不僅能激發有潛能的消費,而且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當前,消費品以舊換新主要包括耐用消費品、大宗消費品等,如家電、電子産品、汽車等,通過政府支持、企業讓利方式聯合開展促銷活動。在政策激勵下,各地以多種方式激發消費活力、便利消費群體,取得積極成效。

江蘇省南京市江北新區結合南京國際消費節(春季)活動,以“煥新季”為主題,發放總計1000萬元汽車消費補貼。該市商務局聯動蘇寧易購、京東五星兩家龍頭企業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京東五星電器聯闔家電頭部品牌,針對空調、彩電、煙灶、手機數碼等品類加大以舊換新補貼力度,最高單臺可補4000元;蘇寧易購提供免費上門、拆卸、搬運等服務,讓消費者家電換新更便捷。

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安排1600萬元開展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活動,採用政府補貼、商家讓利、平臺支持等方式,通過二手房、老舊小區住宅改造,打通行業合作渠道,以家電資源催化家裝業務,進而帶動家電升級換代。以柳州市為例,該市根據消費者更新換代差異化需求,提供多樣化供給和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設計、垃圾清運、優惠換新一條龍改造服務,直接促進家電消費需求釋放。

遼寧省瀋陽市通過家電銷售企業與生産廠商聯合補貼的方式加大以舊換新力度,同時組織家電經銷企業聯合社區街道開展以舊換新公益行活動,針對特殊人群開展家電免費清洗、家電免費檢測等服務。海南省針對老舊汽車報廢置換以及購買綠色家電等進行補貼,組織省內家電企業開展以舊換新活動,鼓勵免稅企業優惠讓利,形成多方聯動推進態勢。湖南省在家裝廚衛換新方面,開展家居煥新季、家裝消費節、家居消費節等活動,在全省打造100個綠色化、智慧化、適老化改造樣板間,以樣板間為示範引領家居家裝換新活動,讓消費者實地感受智慧生活的魅力。

當然,目前仍存在一些瓶頸制約,有待突破。

一是金融工具創新不足,企業讓利幅度有限。消費品以舊換新涉及範圍較廣,呈現週期長、跨度大等特徵,僅憑企業自身力量難以較好實現,需通過財稅政策和金融工具創新給予支持,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釋放政策紅利。目前,已有金融機構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例如,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從支持設備、産品創新、消費場景、優惠活動和政策輔導等方面,推出金融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五新”舉措,有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助力擴內需、促消費。

二是激發消費者換新動力需找準切入點。儘管居民對消費品提質升級有需求,但影響因素較多,家電等耐用消費品屬於大件商品,單品價格較高,多數消費者在物品能用時很少會換新,即使有一些價格優惠,多數人也難以付諸行動。目前舊家電、舊傢具等物品回收價格偏低,與消費者心理預期差距較大,也成為影響以舊換新的因素之一。推動消費者將潛在需求轉化為現實需求,讓其願意換、積極換仍面臨挑戰。

三是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有待完善。在家電更新換代需求釋放過程中,廢舊家電回收面臨難題,部分家電、傢具生産企業因回收成本偏高而放棄回收相關産品,同時廢舊物品儲存場地偏少、回收車輛進城難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家電、傢具以舊換新市場規模擴大。建議在合適的地方建設廢舊家電區域中轉站,通過平臺、商家以及第三方資源上門收集廢舊家電傢具,並運送到拆解地點。同時鼓勵家電生産企業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再製造”循環利用體系,實現綠色低碳發展。

讓舊商品回收循環利用高效暢通

換了新商品,舊商品如何實現高效循環利用?

彭波(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2024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根據《行動方案》,對於更換下來的消費品可通過二手商品流通、再製造和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路徑,實現高效循環利用。

《行動方案》提出,支持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完整的汽車市場包括新車和二手車市場,主要發達國家二手車交易量均超過新車。2023年底,我國汽車保有量達3.36億輛,新註冊登記機動車3480萬輛,全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1841.33萬輛,同比增長14.88%。出口方面,2023年我國二手車出口量突破10萬輛,在491萬輛的整體汽車出口規模中佔比僅2%,絕大部分還是平行出口車,二手車市場具有廣闊發展潛力。

二手電子産品市場潛力巨大。蘋果公司曾在美國境內啟動iPhone手機以舊換新業務,消費者可以用老款iPhone手機在蘋果商店換取一定積分,在購買新一代手機時予以衝抵。近年來,我國手機、家電市場發展日新月異,産品更新迭代快,消費需求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達2.89億部,廢舊手機閒置量逐年增長,預計“十四五”期間閒置總量累計將達60億部。以舊換新將促進手機生産加快更新迭代,電子産品行業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傢具二手交易不斷發展。根據北京市統計局調查數據,在3000多名參與調查的市民中,有11.1%的被訪者2023年廢棄了大件傢具,其中46.5%的人選擇賣廢品。成色好、有品牌的傢具通常會送到二手市場轉賣,其中實木類、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二手傢具相對暢銷。

《行動方案》提出,有序推進再製造和梯次利用。這個要求對於消費品同樣適用。最早的“再製造”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聯合發佈《關於推進再製造産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再製造與製造新品相比,可節能60%,節材70%,節約成本50%,幾乎不産生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目前,全球再製造行業市場規模已超1500億美元。我國再製造産業年産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再製造市場之一。

濟南復強動力有限公司的發動機再製造産品價格僅是新品原價的75%,如果用舊發動機換購再製造産品,還可以抵消25%的價格。比亞迪致力於新能源汽車生産,對汽車動力電池的再製造和梯次利用高度重視。當動力電池可用容量處於60%至80%,不能滿足使用要求時,就回收廢舊動力電池進行測試、維修,重組後送入電力和通信領域用於建設儲能電站;當動力電池可用容量進一步衰減到20%至60%時,可再次回收拆解成單體電池,用於太陽能路燈、UPS電源及其他小型儲能工具;當可用容量衰減至20%以下,則進行報廢處理,從中提煉回收有用的化學成分和金屬元素,用於生産新的動力電池。格林美是對電子廢棄物、廢舊電池進行經濟化、規模化循環利用的領先企業之一,構建了從回收、再製造到梯次利用的全生命週期循環價值鏈,確保廢舊動力電池高效回收利用。

《行動方案》提出,推動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提升資源再生利用能力和水平,可以顯著降低對原生資源的需求,減輕礦産資源開採對自然環境的壓力。

據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統計,2023年汽車報廢量凈增756萬輛,增長32%,廢舊傢具回收利用量超過2億件,廢舊家電回收總量達450萬噸,每年手機廢棄量可達4億部以上。據估算,1輛報廢的小型汽車精細化拆解後,可分解出約36千克橡膠、70千克塑料、740千克廢鐵、100千克鋁;1台普通電冰箱可回收9千克塑料、38.6千克鐵、1.4千克銅;1噸廢舊手機可提煉出400克黃金、2300克銀。

湖南省汨羅市集聚了百餘家專業從事廢舊家電處理的企業,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産業鏈,每天回收、拆解廢舊家電後得到的可用物質近萬噸。其中,再生金屬銷售給本市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廠進行再生産,既環保又降低了生産成本。海爾集團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支持全産業鏈綠色可持續發展,打造了行業首座融“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為一體的家電再循環互聯工廠,涵蓋回收、拆解、再生三大體系,定制了6條廢舊家電拆解線、1條再生塑料清洗分選線、13條高品質循環新材料造粒線。目前,工廠具備200萬台廢舊家電年拆解能力和3萬噸循環材料再生能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馬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