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加快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 促進綠色低碳轉型——解讀《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

2024-06-09 15:5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題:加快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 促進綠色低碳轉型——解讀《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

新華社記者高敬

近日,生態環境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旨在加快建立我國碳足跡管理體系,促進生産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增進碳足跡工作國際交流互信,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對象包括産品、個人、家庭、機構或企業。石油、煤炭等含碳資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跡就越大;反之,碳足跡就小。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從建立管理體系、構建工作格局、推動規則國際互信、加強能力建設四個方面明確碳足跡工作目標和任務分工,重點任務更細化、措施手段更聚焦,是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産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建設的“任務書”和“施工圖”。

他表示,緊扣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實施方案分階段明確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建設目標——

到2027年,碳足跡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制定發佈與國際接軌的國家産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産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産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初步構建,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重點産品碳足跡規則國際銜接取得積極進展。

到2030年,碳足跡管理體系更加完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制定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産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覆蓋範圍廣、數據質量高、國際影響力強的産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基本建成,産品碳足跡標識認證和分級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産品碳足跡應用環境持續優化拓展。産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因子數據庫與碳標識認證制度逐步與國際接軌,實質性參與産品碳足跡國際規則制定。

為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實施方案提出四方面22條重點工作任務,包括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構建多方參與的碳足跡工作格局、推動産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持續加強産品碳足跡能力建設等。

同時,這位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堅持系統觀念,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産品碳足跡著手,完善國內規則、促進國際銜接,建立統一規範的碳足跡管理體系。

“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加強協調、形成合力。”這位負責人説。為保障相關工作落地見效,實施方案提出加強統籌協調、強化工作落實、加強宣傳解讀等保障措施。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切實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足跡工作的安排部署,會同各部門、各地區全力打造形成共商、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以試點工作為抓手,統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確保實施方案落地見效。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