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抓一件成一件

2024-06-09 08:10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因地制宜開展鄉村建設,聚焦現階段農民群眾需求強烈、能抓得住、抓幾年就能見到成效的重點實事,抓一件成一件,讓農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抓一件成一件,是對善作善成的形象表達,是黨員幹部重實幹、做實功、務實效在方法論上的重要遵循。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面對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黨員幹部必須盡心竭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為群眾辦實事,既要重視數量,又要重視質量。如果在群眾面前許諾了許多實事,結果卻是虎頭蛇尾、有始無終,沒有真正辦成,留下很多“半拉子”工程,反而會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影響黨群幹群關係。只有不斷提高辦事能力、成事質量,堅持抓一件成一件,每一件都能取得實效,讓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才能不負人民、守好民心。

抓一件成一件,首先要求在決策時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行深入調研,抓住群眾需求強烈的實事,抓住能抓得住、能辦出成效的實事。這樣的實事才能抓一件成一件,辦到點子上,辦到群眾心坎裏。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用118天時間跑遍11個地市,一個村一個村深入調研,在充分掌握省情民情的基礎上作出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的重大決策。“千萬工程”之所以成效顯著、影響深遠,在於其切中了當時浙江發展的痛點、抓住了群眾期盼的重點。這啟示我們,科學決策是抓一件成一件的前提和基礎。要切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紮實進行調研,問需於民、問情於民、問計於民,找到焦點痛點難點問題。還要認真研究分析辦實事的各種條件,搞明白哪些是有利條件、不利條件,哪些是可以創造的條件,對可能出現的挑戰要有充分評估和解決方法,使辦實事的思路、舉措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可操作性。

抓一件成一件,還要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之江新語》中有一篇文章是《抓落實如敲釘子》。習近平同志在文中寫道:“抓落實就好比在墻上敲釘子:釘不到點上,釘子要打歪;釘到了點上,只釘一兩下,釘子會掉下來;釘個三四下,過不久釘子仍然會鬆動;只有連釘七八下,這顆釘子才能牢固。”現實中,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諸多民生問題,往往牽涉各種利益和矛盾,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解決好的,需要黨員幹部有敢於擔當之勇、破解難題之智,更要有強大定力和持久耐心,一鼓作氣向前推進,決不能半途而廢。要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的就抓緊幹,把實事辦成辦好。這就要求黨員幹部注重結果導向,用實際成效説話,把是否讓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作為評判民生實事成效的檢驗標準,以結果倒逼過程,保證過程不走偏、不走樣。

為民辦實事,要一諾千金,説到就要做到。抓一件成一件,要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興偽事、不務虛功。民生實事只要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沾上邊,那就會變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最終不但不能讓群眾得到實惠,還會勞民傷財、貽誤發展。黨員幹部為民辦實事,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真心想著群眾,一心為了群眾,決不能把説了當成做了、把做了當成做成了。民生實事確定之後,就要志不求易,事不避難,咬定青山不放鬆,硬碰硬堅決幹,用心用情用力辦好利民之事,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裴讚芬)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