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貿易外匯業務管理新舉措實施,惠及10余萬經營主體——外貿企業用匯更便利

2024-06-25 07:4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貿易外匯業務管理新舉措實施,惠及10余萬經營主體——
外貿企業用匯更便利

外貿企業用匯迎來新變化——“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許可取消,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貿易收支手續簡化,貨物貿易特殊退匯免於登記業務權限放寬……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發佈的《關於進一步優化貿易外匯業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上述便利化舉措自今年6月1日起實施,10余萬經營主體將從中受益。這次外匯業務流程調整具體怎樣便利企業用匯?實施近一個月來效果如何?記者採訪了國家外匯局和相關企業。

優化外貿企業名錄登記管理

——截至6月20日,銀行累計辦理名錄登記業務9322筆;銀行可在15分鐘內完成名錄登記辦理手續,較以往用時大幅縮短

“從提交申請到完成登記大概用了八九分鐘,挺快的。”6月3日在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宣武支行,北京雲和利爾國際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溫淼波成功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業務,“就近在開戶銀行進行名錄登記,降低咱業務辦理的‘腳底成本’,方便多了!”

溫淼波感受到的“方便”正是基於此次外貿企業名錄登記管理的優化。根據相關規定,外貿企業開展貨物貿易外匯收支業務前,需辦理“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登記。此前,作為行政許可管理,企業需到國家外匯局各分局辦理名錄登記。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各地外匯分局共辦理名錄登記近19萬筆,佔外匯局行政許可的七成以上。

國家外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相關外貿管理部門對外貿企業的管理方式發生改變,許多事項管理由事前準入管理轉為事中事後管理。此次改革順應管理方式的轉變,取消了外匯局辦理名錄登記的行政許可,改由銀行採集企業名錄信息。

調整之後,銀行能否及時適應新角色,有效滿足企業業務辦理需求?

“從4月份《通知》出臺到正式實施,有2個月的過渡期,我們組織全轄支行網點開展宣傳,參加外匯局業務培訓,熟悉名錄登記辦理流程,制定內控制度規範操作。”工行北京分行相關負責人説,“目前我行已累計為北京地區46家企業辦理名錄登記業務。與此同時,我們總行正加緊改造網上銀行功能,加快實現名錄登記線上申請,努力為企業提供更好的外匯服務體驗。”

國家外匯局北京市分局經常項目管理處副處長葉歡表示,為推動名錄登記改革工作穩步落地,北京市分局持續加強政策宣傳和業務指導,幫助轄內銀行做好制度建設、培訓宣傳、系統權限配置、業務受理渠道等準備工作。截至6月20日,北京轄內已有27家銀行137家網點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為外貿企業累計辦理名錄登記258筆、名錄信息變更74筆。

從全國範圍看,新舉措實施以來,各地積極推進。截至6月20日,銀行累計辦理名錄登記業務9322筆,與2023年日均水平大致相當。國家外匯局介紹,名錄登記由銀行直接辦理後,銀行可為企業提供名錄登記、外匯賬戶開立和外匯收支辦理一站式服務,有效降低企業時間成本,提升企業資金結算效率。據調研,銀行可在15分鐘內完成名錄登記辦理手續,較《通知》出臺前的平均辦理時間(約1個工作日)大幅縮短。

放寬銀行辦理貨物貿易特殊退匯權限

——約有50%的貨物貿易特殊退匯登記業務無需前往外匯局辦理;截至6月20日,銀行累計辦理特殊退匯便利化業務169筆

彩虹(合肥)液晶玻璃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合肥市一家主營液晶用玻璃基板生産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新建生産線要進口一套設備,我們預付了19余萬美元貨款,後因項目計劃調整,需暫時取消該筆交易並收回預付款。”該公司採購經理汪倩倩介紹,但這筆退匯日期與原付款日期間隔已超180天,按老規定得到外匯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之後才能去銀行辦理退匯業務。

“好在趕上了這次新措施,省了不少事。”汪倩倩説,“6月12日,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按新規審核企業交易真實性與合理性後直接為我們辦理了退匯業務,全程用時10分鐘左右,辦理效率大幅提升。”

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貨款退匯是日常可能遇到的一類情況。據介紹,國家外匯局根據企業遵守外匯管理規定等情況,將“貿易外匯收支企業名錄”企業分為A、B、C三類。此前,外匯局對A類企業等值5萬美元以上的貨物貿易特殊退匯(非原路退回或退匯時間間隔超180天)實施登記管理。

《通知》在做好促便利和防風險的前提下,放寬銀行辦理貨物貿易特殊退匯權限,將銀行辦理A類企業貨物貿易特殊退匯的標準從現行等值5萬美元提高至等值20萬美元。

一個數字變動的背後,是貿易外匯業務管理的進一步優化,也意味著更多外貿企業享受便利服務。

國家外匯局安徽省分局經常項目管理處負責人李升介紹,圍繞新舊政策變化,安徽省分局組織全轄修改業務流程、編寫業務實例,加強對重點銀行的點對點輔導,及時向企業解讀新政策。據測算,安徽省內發生貿易外匯收支的企業約1.2萬家,這些企業的大部分退匯業務可在銀行直接辦理。

在浙江,同屬A類企業的恒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也體驗了這項新舉措。“6月4日,我們剛辦理了一筆退匯業務。”恒康藥業公司財務總監奚愛菊説,公司主要從事原料藥研發、生産和銷售,其中對外出口占比較高。這次退匯是因為國外進口商在合同中把産品規格寫錯,後來協商退款,公司考慮到其是長期合作夥伴,同意將9萬多美元退回。當時提交相關材料後,財務人員在辦公室通過網銀就完成了退匯操作。

國家外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通知》實施後,全國約有50%的貨物貿易特殊退匯登記業務無需前往外匯局辦理,每筆業務可節約2天左右時間。截至6月20日,銀行累計辦理特殊退匯便利化業務169筆。

便利企業跨境貿易外匯收支結算

——簡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企業貿易收支手續,銀行可自主決定審核交易單證的種類;多措並舉提升外匯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作為開放型經濟重要平臺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加快發展,區內貿易涉及主體多、業務鏈條長、交易模式複雜,創新業務不斷涌現,這對優化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通知》圍繞這方面專門優化了相關外匯業務流程。

據介紹,對於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貨物貿易外匯業務,企業可採取資金流與貨物流不對應的交易方式。此前,按照貿易外匯管理政策要求,區內企業辦理收付匯與進出口主體不一致的業務時,銀行在真實性審核基礎上,還需審核海關監管單證和主體不一致的書面説明等材料。

“考慮到近年來銀行展業能力不斷提升,《通知》允許銀行按照實質合規要求,在對貿易真實性、合理性及主體不一致原因盡職審核的前提下,自主決定審核交易單證的種類,便利區內企業真實合規的貿易收支結算。”國家外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説。

在湖南嶽陽城陵磯綜合保稅區,這項調整後的政策正加快落地。中國銀行岳陽分行交易銀行部經理黃慧敏舉例説,該行服務的湖南景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於綜保區內,主要從事天然橡膠的進出口及轉賣貿易,由於經營需要存在收付匯與進出口主體不一致的情況。“我們依據新措施為企業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簡化手續。6月1日以來,我行已為該公司辦理了15筆主體不一致的業務,金額累計694萬美元,業務辦理時間縮短至半天以內。”黃慧敏説。

“新措施出臺後,我們積極推進政策落地,強化宣傳,指導銀行為符合條件的企業落實便利化政策。”國家外匯局湖南省分局經常項目管理處副處長鄭慧穎表示,將引導銀行提升展業能力,提高服務質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金融動力。

眼下,《通知》落地即將滿月,如何讓系列便利措施更好惠及經營主體?國家外匯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國家外匯局積極開展培訓,解讀《通知》要求,累計培訓人次超過3萬;製作視頻教程和系統操作手冊供銀行參考,並通過官網、官微發佈政策問答;持續跟蹤調研,了解業務辦理情況,確保各項便利化政策平穩落地。總的看,政策正在取得積極成效。接下來,國家外匯局還將多措並舉提升外匯服務實體經濟質效,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助力對外貿易促穩提質。(記者 邱海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