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完善“募投管退”全鏈條政策環境——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4-06-26 21:2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題:完善“募投管退”全鏈條政策環境——相關部門負責人解讀《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新華社記者 陳煒偉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這一文件,也被稱為“創投十七條”,是繼2016年國務院出臺關於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來,國家層面出臺的又一部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系統性政策文件。

文件的出臺有何背景和重要意義?如何引導長期資金進入創業投資行業?如何推動政策落實?圍繞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務院新聞辦26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説,創業投資具有“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典型特徵,更加適應種子期、初創期和成長期科技型企業的融資需求。沒有創業投資的支持,科技創新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很多“小巨人”“獨角獸”等創新型企業也難以快速成長、發展壯大。

李春臨介紹,文件的出臺,對完善創業投資“募投管退”全鏈條政策環境和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在募資端,引導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投向創業投資,擴大金融資産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範圍,動員有條件的社會資本做“耐心資本”,解決行業“缺長錢”和“無米下鍋”的問題。

在投資端,針對很多創投機構反映“有錢也難投出去”的問題,建立創業投資與創新創業項目對接機制,為廣大創投機構提供一批優質的、符合國家發展方向和戰略導向的好項目。

在管理端,持續加強對政府和國有企業出資的創投基金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行業特點和發展規律的管理體制和盡職合規責任豁免機制。針對各方普遍關心的稅收和監管問題,提出持續落實落細創業投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對創投基金實施與其他私募基金區別對待的差異化的監管政策。

在退出端,重點是拓寬退出渠道,優化創投基金退出政策。

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是創投行業發展的源頭活水。金融監管總局政策研究司司長李明肖説,金融監管總局將持續優化保險資金運用的規則,研究提高保險資金投資創投基金集中度的比例上限,更好引導保險資金和相關資管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創投基金的配置力度。

創業投資的退出機製備受關注。證監會市場監管二司司長吳萌介紹,近年來,證監會不斷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開放,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功能和機制,努力為緩解“退出難”提供良好基礎。下一步,證監會將繼續加強和各方的協同配合,加強政策動態評估,推動“健全創業投資退出機制”等措施落地。

近幾年,國有資本在創投市場上的活躍度不斷增加。國務院國資委資本運營與收益管理局局長王海琳介紹,截至目前,中央企業共管理了126隻創投基金,認繳規模529億元,已投資金額313億元,主要投向了先進製造、能源、電子信息等領域。下一步,國資委將在放寬規模限制、提高出資比例、注重整體業績和長期回報考核、明確盡職免責容錯條件等方面,給予中央企業創投基金更大支持。

推動文件落實至關重要。李春臨表示,將會同有關部門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出臺配套措施,加強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跟蹤監測,以務實有效的措施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創投市場活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郝瑀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