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題: 商務部等14部門關於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發文機關: 商務部等
發文字號: 商消費發〔2024〕58號   源: 商務部網站
主題分類: 商貿、海關、旅遊\國內貿易(含供銷) 公文種類: 通知
成文日期: 2024年03月27日
  • 標       題: 商務部等14部門關於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 發文機關:商務部等
  • 發文字號:商消費發〔2024〕58號
  • 來       源:商務部網站
  • 主題分類:商貿、海關、旅遊\國內貿易(含供銷)
  • 公文種類:通知
  • 成文日期:2024年03月27日

商務部等14部門關於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商消費發〔2024〕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産建設兵團:

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商務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民政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中國人民銀行
稅務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
金融監管總局
2024年3月27日

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4〕7號)要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經國務院同意,現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順應消費市場新形勢新趨勢,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以政策為激勵,以暢通循環為驅動,逐步建立“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的有效機制,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力度,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加快淘汰,高效節能家電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

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

推動汽車換“能”,著眼于新車、二手車、報廢車、汽車後市場等汽車全生命週期各環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暢通循環堵點,強化改革創新引領,全鏈條促進汽車以舊換新。

(一)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財政與地方政府聯動,安排資金支持汽車報廢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支持汽車置換更新。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汽車貸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利率、期限。鼓勵保險機構進一步豐富汽車保險産品和服務,合理確定新能源汽車等保險費率,為消費者提供有效充足的風險保障。在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系統中增設汽車以舊換新模塊,聯通相關部門汽車數據,開發以舊換新小程序,提供統一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領入口,有關方面給予資金保障。

(二)突出汽車領域標準牽引。嚴格執行機動車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要求,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制定實施老舊汽車估值評價、報廢機動車回用件流通、傳統經典車認定等相關標準。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引導車主綜合油耗、故障率、維修成本、車輛殘值以及更新補貼等情況,自主淘汰符合引導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

(三)完善報廢車回收拆解體系。引導企業提升回收服務水平,便利車主交車,推廣上門收車服務模式。因地制宜優化報廢車回收拆解産業佈局,把符合條件的資源循環利用重點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支持範圍,鼓勵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提高資源高值化綜合利用水平,並向下游鋼材、有色金屬、零部件再製造等産業鏈延伸拓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規範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非法拆解等違法行為,有效防範安全、環保風險。

(四)促進二手車放心便利交易。持續落實好二手車銷售“反向開票”、異地交易登記等便利化措施,破除各類隱形障礙。發揮二手車交易平臺直聯買賣雙方的優勢,推動二手車交易減環節、降成本、提效率。推動汽車領域非保密、非隱私信息開放使用,提升獨立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運營質效,支持新能源二手車動力電池檢測和估值平臺建設,引導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並展示車輛狀況表,明示車輛基本信息、重要配置、價格等內容。

(五)培育壯大二手車經營主體。支持二手車銷售由經紀轉經銷,鼓勵汽車生産企業開展二手車置換、廠家認證等業務,鼓勵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車輛質保服務,鼓勵地方開展二手車經銷企業分級分類管理,促進二手車品牌化、規模化發展。落實二手車出口管理措施,提高二手車出口質量,提升二手車出口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支持其持續拓展海外市場。

(六)推動汽車流通消費創新發展。開展城市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加強創新引領和經驗推廣,加快構建統一高效、綠色循環的汽車流通消費大市場。加快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推動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各地出臺支持政策,完善充(換)電、停車、智慧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汽車領域信息披露制度,健全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建設汽車全生命週期信息交互系統。支持汽車改裝、汽車租賃、汽車賽事、房車露營、傳統經典車等相關行業規範發展,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帶動力的汽車後市場項目,促進汽車從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間轉變。

三、推動家電以舊換新

推動家電換“智”,以便利城鄉居民換新為重點,健全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打通廢舊家電回收“靜脈循環”堵點,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

(七)發揮財稅政策引導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充分利用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現有資金渠道,改造提升家電回收網絡,提高廢舊家電回收、中轉和集散效率,支持家電以舊換新。研究出臺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相關資金政策,暢通廢家電回收處理全鏈條。落實好相關稅收政策,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産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配合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徵收政策,研究完善所得稅徵管配套措施,優化稅收徵管標準和方式。

(八)鼓勵出臺惠民舉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慧家電給予補貼。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産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全鏈條整合上下游資源,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廢舊家電回收及家電以舊換新相關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拓展相關消費信貸業務。

(九)完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各地結合當地城鄉人口規模、居民社區等情況,合理佈局回收網點、街道(鄉、鎮)中轉站和區域性分揀中心。紮實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將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小修小補”便民地圖,方便居民查詢回收渠道。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設置廢舊家電臨時存放場所,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在規劃、建設、運營等方面“兩網融合”。督促家電回收企業將廢舊家電銷售給合法合規拆解企業。

(十)加大多元化主體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典型城市和企業,發展“互聯網+上門回收”“以車代庫”等新型模式。推動廢舊家電回收企業與物業、社區、街道(鄉、鎮)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門回收服務。引導家電生産企業通過自有逆向物流體系,或委託家電回收、拆解等第三方企業回收等方式,積極拓展廢舊家電回收業務。鼓勵平臺企業綜合運用手機APP、小程序等移動互聯網媒介,發揮配送渠道優勢,提供家電收舊、送新、拆裝“一站式”服務。

(十一)強化家電標準引領與支撐。完善家電能效水效相關標準,推廣綠色智慧家電産品認證體系,引導家電生産企業依據相關標準,加大綠色智慧低碳家電供給,促進産業升級和産品綠色化轉型。整合優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回收站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等通用標準。加快制修訂廢舊家電估值評價規則、廢舊家電回收規範等相關標準,對家電以舊換新形成有力牽引。

(十二)全面提升售後服務水平。深入實施家電售後服務提升行動,遴選一批實力強、模式新、示範帶動作用突出的家電售後服務領跑企業,進一步擴大規範售後服務覆蓋範圍。組織家電售後服務企業與回收企業加強合作,共同為消費者做好回收估值、及時清運等綜合服務。引導家電售後服務企業提供在線下單、預約上門、配件自選等個性化服務。支持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推出家電品牌維修服務常用信息表,不斷提升維修服務規範化水平。

(十三)發展二手商品流通。開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工作,培育一批服務便捷、規範高效的二手商品流通龍頭企業。鼓勵電器電子産品等生産和流通企業發展二手回收業務,擴大二手商品交易規模。鼓勵“互聯網+二手”、售後回購等模式發展。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規,健全二手商品鑒定、評估等相關標準,規範二手商品交易行為。

四、推動家裝廚衛“煥新”

以擴大存量房裝修改造為切入點,推動家裝廚衛消費品換新,促進智慧家居消費,持續釋放家居消費潛力。

(十四)加大惠民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和適老化改造,對購買智慧家居産品給予補貼;結合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培育居家適老化改造經營主體,帶動更多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鼓勵金融機構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智慧家居、家庭裝修等消費,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和還款期限,優化審批流程,推廣線上即時辦理。

(十五)提升便民服務水平。鼓勵街道、社區和居民小區設置“家裝便民服務點”,提供傢具臨時存放、家裝市場信息諮詢等服務;探索引入專業經營主體,共同建立“公益維修隊”開展入戶檢修、評估,提供家裝服務和家居産品團購套餐;為裝修車輛、廢舊物資回收車輛進出小區提供便利。支持企業提供傢具、廚衛等消費品上門“送新”、返程“收舊”服務,創新推廣“互聯網+回收”等模式,優化線上線下二手家居交易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十六)培育家居新增長點。推動智慧家居在智慧廚房、健康衛浴、家庭安防、養老監護等更多生活場景落地。持續開展數字家庭建設試點。加快綠色建材生産、認證和推廣應用,全面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鼓勵企業創新打造體驗式交互式家居消費場景,推出線上線下家裝樣板間,推動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

(十七)優化家居市場環境。加快完善智慧家居互聯互通標準,制定推行家裝合同示範文本,動態完善老年用品産品推廣目錄。健全家居行業信用評價體系,推廣誠信經營典型案例,組織開展“誠信裝企進社區”活動。

五、組織實施

(十八)完善組織領導。商務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研究解決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地要高度重視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按照本行動方案制定工作落實舉措,細化任務分工,層層壓實責任。

(十九)強化資金管理和要素保障。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央財政支持汽車以舊換新資金和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相關資金安排使用的指導監督,抓好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推進工作,確保“真金白銀”的優惠直達消費者。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大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建設項目用地支持力度;將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設施納入地方公共基礎設施用地範圍,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公安交管部門要保障廢舊家電、傢具等回收車輛合理路權,對車輛配備、通行區域、上路時段等予以支持和規範。

(二十)統籌活動促進。統籌“2024消費促進年”活動安排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開展“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全國家電消費季”“家居煥新消費季”等系列活動,推動産供銷、上下游、政銀企、線上下協同聯動,開展聯合讓利促銷活動,形成政策組合包,激發市場活力,並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參照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相關做法,有關部門研究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有效防控老舊電動自行車安全風險。

(二十一)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鼓勵各地製作發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宣傳小冊子,組織協會、專家、媒體等開展“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萬里行”推廣活動,加強宣傳引導,擴大政策影響力和覆蓋面。各地開通諮詢服務熱線,做好政策答疑,對汽車、家電、廚衛電器、灶具潔具等消費品的建議使用年限、維修保養週期、超期使用安全隱患等標準和信息開展宣介,倡導綠色、安全消費理念。加強消費大數據分析,跟蹤研判消費趨勢特點和政策實施成效。

(二十二)加強督促落實。行動方案涉及的相關政策,有關部門根據情況出臺細化舉措。各地要切實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的合規引導,加強風險防範,嚴防地方保護、企業借機漲價、違規騙補等行為,對通過弄虛作假騙補的,要追回已發放的補貼資金並依法依規予以查處。各地不得要求將廢舊汽車、家電等交售給指定的企業,不得另行設定具有地域性、技術産品指向性的補貼目錄或企業名單。

商務部等14部門關於印發《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
商消費發〔2024〕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産建設兵團:

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商務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民政部
財政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中國人民銀行
稅務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
金融監管總局
2024年3月27日

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關於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的通知》(國發〔2024〕7號)要求,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和家裝廚衛“煥新”,經國務院同意,現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順應消費市場新形勢新趨勢,堅持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聯動,以提高技術、能耗、排放等標準為牽引,以政策為激勵,以暢通循環為驅動,逐步建立“去舊更容易、換新更願意”的有效機制,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推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通過加大政策引導支持力度,力爭到2025年,實現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乘用車加快淘汰,高效節能家電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50%,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報廢汽車回收量較2023年增加一倍,二手車交易量較2023年增長45%,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

二、開展汽車以舊換新

推動汽車換“能”,著眼于新車、二手車、報廢車、汽車後市場等汽車全生命週期各環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暢通循環堵點,強化改革創新引領,全鏈條促進汽車以舊換新。

(一)加大財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中央財政與地方政府聯動,安排資金支持汽車報廢更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支持汽車置換更新。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適當降低汽車貸款首付比例,合理確定汽車貸款利率、期限。鼓勵保險機構進一步豐富汽車保險産品和服務,合理確定新能源汽車等保險費率,為消費者提供有效充足的風險保障。在全國汽車流通信息管理系統中增設汽車以舊換新模塊,聯通相關部門汽車數據,開發以舊換新小程序,提供統一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領入口,有關方面給予資金保障。

(二)突出汽車領域標準牽引。嚴格執行機動車報廢標準規定和車輛安全環保檢驗標準要求,依法依規淘汰符合強制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制定實施老舊汽車估值評價、報廢機動車回用件流通、傳統經典車認定等相關標準。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引導車主綜合油耗、故障率、維修成本、車輛殘值以及更新補貼等情況,自主淘汰符合引導報廢標準的老舊汽車。

(三)完善報廢車回收拆解體系。引導企業提升回收服務水平,便利車主交車,推廣上門收車服務模式。因地制宜優化報廢車回收拆解産業佈局,把符合條件的資源循環利用重點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支持範圍,鼓勵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提高資源高值化綜合利用水平,並向下游鋼材、有色金屬、零部件再製造等産業鏈延伸拓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規範報廢車回收拆解企業經營行為,依法查處非法拆解等違法行為,有效防範安全、環保風險。

(四)促進二手車放心便利交易。持續落實好二手車銷售“反向開票”、異地交易登記等便利化措施,破除各類隱形障礙。發揮二手車交易平臺直聯買賣雙方的優勢,推動二手車交易減環節、降成本、提效率。推動汽車領域非保密、非隱私信息開放使用,提升獨立第三方二手車信息查詢平臺運營質效,支持新能源二手車動力電池檢測和估值平臺建設,引導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並展示車輛狀況表,明示車輛基本信息、重要配置、價格等內容。

(五)培育壯大二手車經營主體。支持二手車銷售由經紀轉經銷,鼓勵汽車生産企業開展二手車置換、廠家認證等業務,鼓勵二手車經銷企業提供車輛質保服務,鼓勵地方開展二手車經銷企業分級分類管理,促進二手車品牌化、規模化發展。落實二手車出口管理措施,提高二手車出口質量,提升二手車出口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支持其持續拓展海外市場。

(六)推動汽車流通消費創新發展。開展城市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加強創新引領和經驗推廣,加快構建統一高效、綠色循環的汽車流通消費大市場。加快由購買管理向使用管理轉變,推動相關地區優化汽車限購措施。鼓勵各地出臺支持政策,完善充(換)電、停車、智慧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汽車領域信息披露制度,健全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推動建設汽車全生命週期信息交互系統。支持汽車改裝、汽車租賃、汽車賽事、房車露營、傳統經典車等相關行業規範發展,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影響力、帶動力的汽車後市場項目,促進汽車從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間轉變。

三、推動家電以舊換新

推動家電換“智”,以便利城鄉居民換新為重點,健全廢舊家電回收體系,打通廢舊家電回收“靜脈循環”堵點,暢通家電更新消費循環。

(七)發揮財稅政策引導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統籌使用中央財政安排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相關資金,充分利用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現有資金渠道,改造提升家電回收網絡,提高廢舊家電回收、中轉和集散效率,支持家電以舊換新。研究出臺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相關資金政策,暢通廢家電回收處理全鏈條。落實好相關稅收政策,推廣資源回收企業向自然人報廢産品出售者“反向開票”做法。配合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增值稅簡易徵收政策,研究完善所得稅徵管配套措施,優化稅收徵管標準和方式。

(八)鼓勵出臺惠民舉措。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買綠色智慧家電給予補貼。支持家電銷售企業聯合生産企業、回收企業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全鏈條整合上下游資源,開設線上線下家電以舊換新專區,對以舊家電換購節能家電的消費者給予優惠。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廢舊家電回收及家電以舊換新相關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拓展相關消費信貸業務。

(九)完善廢舊家電回收網絡。各地結合當地城鄉人口規模、居民社區等情況,合理佈局回收網點、街道(鄉、鎮)中轉站和區域性分揀中心。紮實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將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小修小補”便民地圖,方便居民查詢回收渠道。鼓勵有條件的社區設置廢舊家電臨時存放場所,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在規劃、建設、運營等方面“兩網融合”。督促家電回收企業將廢舊家電銷售給合法合規拆解企業。

(十)加大多元化主體培育力度。培育一批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典型城市和企業,發展“互聯網+上門回收”“以車代庫”等新型模式。推動廢舊家電回收企業與物業、社區、街道(鄉、鎮)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上門回收服務。引導家電生産企業通過自有逆向物流體系,或委託家電回收、拆解等第三方企業回收等方式,積極拓展廢舊家電回收業務。鼓勵平臺企業綜合運用手機APP、小程序等移動互聯網媒介,發揮配送渠道優勢,提供家電收舊、送新、拆裝“一站式”服務。

(十一)強化家電標準引領與支撐。完善家電能效水效相關標準,推廣綠色智慧家電産品認證體系,引導家電生産企業依據相關標準,加大綠色智慧低碳家電供給,促進産業升級和産品綠色化轉型。整合優化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標準體系,研究制定回收站點、中轉站、分揀中心等通用標準。加快制修訂廢舊家電估值評價規則、廢舊家電回收規範等相關標準,對家電以舊換新形成有力牽引。

(十二)全面提升售後服務水平。深入實施家電售後服務提升行動,遴選一批實力強、模式新、示範帶動作用突出的家電售後服務領跑企業,進一步擴大規範售後服務覆蓋範圍。組織家電售後服務企業與回收企業加強合作,共同為消費者做好回收估值、及時清運等綜合服務。引導家電售後服務企業提供在線下單、預約上門、配件自選等個性化服務。支持相關行業協會和企業推出家電品牌維修服務常用信息表,不斷提升維修服務規範化水平。

(十三)發展二手商品流通。開展二手商品流通試點工作,培育一批服務便捷、規範高效的二手商品流通龍頭企業。鼓勵電器電子産品等生産和流通企業發展二手回收業務,擴大二手商品交易規模。鼓勵“互聯網+二手”、售後回購等模式發展。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規,健全二手商品鑒定、評估等相關標準,規範二手商品交易行為。

四、推動家裝廚衛“煥新”

以擴大存量房裝修改造為切入點,推動家裝廚衛消費品換新,促進智慧家居消費,持續釋放家居消費潛力。

(十四)加大惠民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支持居民開展舊房裝修、廚衛等局部改造和適老化改造,對購買智慧家居産品給予補貼;結合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培育居家適老化改造經營主體,帶動更多家庭開展適老化改造。鼓勵金融機構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支持智慧家居、家庭裝修等消費,合理確定貸款利率和還款期限,優化審批流程,推廣線上即時辦理。

(十五)提升便民服務水平。鼓勵街道、社區和居民小區設置“家裝便民服務點”,提供傢具臨時存放、家裝市場信息諮詢等服務;探索引入專業經營主體,共同建立“公益維修隊”開展入戶檢修、評估,提供家裝服務和家居産品團購套餐;為裝修車輛、廢舊物資回收車輛進出小區提供便利。支持企業提供傢具、廚衛等消費品上門“送新”、返程“收舊”服務,創新推廣“互聯網+回收”等模式,優化線上線下二手家居交易服務,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十六)培育家居新增長點。推動智慧家居在智慧廚房、健康衛浴、家庭安防、養老監護等更多生活場景落地。持續開展數字家庭建設試點。加快綠色建材生産、認證和推廣應用,全面開展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鼓勵企業創新打造體驗式交互式家居消費場景,推出線上線下家裝樣板間,推動樣板間進商場、進社區、進平臺。

(十七)優化家居市場環境。加快完善智慧家居互聯互通標準,制定推行家裝合同示範文本,動態完善老年用品産品推廣目錄。健全家居行業信用評價體系,推廣誠信經營典型案例,組織開展“誠信裝企進社區”活動。

五、組織實施

(十八)完善組織領導。商務部、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稅務總局、市場監管總局、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研究解決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各地要高度重視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按照本行動方案制定工作落實舉措,細化任務分工,層層壓實責任。

(十九)強化資金管理和要素保障。各地商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對中央財政支持汽車以舊換新資金和現代商貿流通體系、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等相關資金安排使用的指導監督,抓好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項目推進工作,確保“真金白銀”的優惠直達消費者。自然資源部門要加大對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企業建設項目用地支持力度;將廢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設施納入地方公共基礎設施用地範圍,保障合理用地需求。公安交管部門要保障廢舊家電、傢具等回收車輛合理路權,對車輛配備、通行區域、上路時段等予以支持和規範。

(二十)統籌活動促進。統籌“2024消費促進年”活動安排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開展“千縣萬鎮”新能源汽車消費季、“全國家電消費季”“家居煥新消費季”等系列活動,推動産供銷、上下游、政銀企、線上下協同聯動,開展聯合讓利促銷活動,形成政策組合包,激發市場活力,並引導行業有序競爭。參照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相關做法,有關部門研究推動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工作,有效防控老舊電動自行車安全風險。

(二十一)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鼓勵各地製作發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宣傳小冊子,組織協會、專家、媒體等開展“全國消費品以舊換新萬里行”推廣活動,加強宣傳引導,擴大政策影響力和覆蓋面。各地開通諮詢服務熱線,做好政策答疑,對汽車、家電、廚衛電器、灶具潔具等消費品的建議使用年限、維修保養週期、超期使用安全隱患等標準和信息開展宣介,倡導綠色、安全消費理念。加強消費大數據分析,跟蹤研判消費趨勢特點和政策實施成效。

(二十二)加強督促落實。行動方案涉及的相關政策,有關部門根據情況出臺細化舉措。各地要切實做好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的合規引導,加強風險防範,嚴防地方保護、企業借機漲價、違規騙補等行為,對通過弄虛作假騙補的,要追回已發放的補貼資金並依法依規予以查處。各地不得要求將廢舊汽車、家電等交售給指定的企業,不得另行設定具有地域性、技術産品指向性的補貼目錄或企業名單。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