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題: 關於規範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發文機關: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 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辦公廳
發文字號: 國衛辦財務發〔2025〕5號   源: 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
主題分類: 衛生、體育\醫藥管理 公文種類: 通知
成文日期: 2025年03月25日
  • 標       題: 關於規範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 發文機關: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 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辦公廳
  • 發文字號:國衛辦財務發〔2025〕5號
  • 來       源: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
  • 主題分類:衛生、體育\醫藥管理
  • 公文種類:通知
  • 成文日期:2025年03月25日

關於規範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國衛辦財務發〔202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財政廳(局)、醫療保障局、中醫藥局、疾控局,軍隊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提升群眾就醫體驗,切實減輕患者交納預交金負擔,現就規範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取消門診預交金

自2025年3月31日起,公立醫療機構要全面停止收取門診預交金,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門診預交金的資金清算、退款。公立醫療機構要加強對存量門診預交金退費受理、審核、確認、退款等全流程的監管。

公立醫療機構要通過官網、就醫小程序、電子屏等多種途徑做好政策宣傳,告知患者辦理門診預交金退款及流程,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及時清退的,要做好臺賬管理,並按屬地管理原則報衛生健康(中醫藥、疾控)行政部門。探索推進“診間結算”、“一次就診一次付費”等便民措施,優化門診收費流程。

對急診、急診留觀、門診手術、急診手術等情形,以及老年人等確有門急診預交資金需求的群體,在患者自願的前提下,公立醫療機構可保留門診預交金,並報屬地衛生健康(中醫藥、疾控)行政部門備案。

二、降低住院預交金額度

各地要指導公立醫療機構根據住院患者疾病診斷、治療方式、結算類型等因素,參考同病種前3年度實際發生的次均住院費用和個人自付費用,合理確定住院預交金額度,醫保患者住院預交金額度降至同病種同保障類別個人自付平均水平。自2025年6月30日起,公立醫療機構要按照本通知相關要求收取住院預交金,並對常見病種預交金收取額度進行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三、提高住院費用結算效率

各地要指導公立醫療機構優化住院預交金交納、住院費用結算流程,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原則上,公立醫療機構要在患者出院後3個工作日內完成住院費用結算,逐步實現24小時內結算。

公立醫療機構要加強內部信息化改造,實現科室間信息互通,方便患者查詢預交金交納明細、住院費用明細等;要持續改進內部工作流程,及時辦理出院患者結算;要積極探索運用信息技術,推行“一站式結算”、“床旁結算”、“線上結算”等便民措施,提供多種交費渠道和結算方式,增強支付和結算的便利化、快捷化。

四、鼓勵探索多元化“先診療後付費”就醫新模式

各地對脫貧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易返貧致貧人口等已出臺“先診療後付費”等相關政策的,要及時做好就診患者的身份識別和個性化管理服務,督促指導公立醫療機構落實到位。

鼓勵有條件的公立醫療機構,結合個人徵信體系等信用工具,逐步探索面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的就診患者實行“先診療後付費”便民方式和信用就醫結算方式,切實減輕患者就醫時的預交資金壓力。

五、充分發揮醫保基金保障作用

各地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快實施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支持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落實醫保預付金管理辦法,幫助定點醫療機構緩解資金週轉壓力。通過醫藥集中帶量採購,降低公立醫療機構藥耗成本。加快推進醫保移動支付。提升醫保基金結算效率,縮短醫保基金結算時間。推動建立健全參保人員信用管理制度和失信懲戒機制,加強風險管理。

各地要按照屬地化原則,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預交金管理的實施細則,並於2025年3月31日前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有特殊情況難以按時實施的醫療機構應向屬地衛生健康(中醫藥、疾控)部門報告並明確執行時間。要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督,確保公立醫療機構合理合規做好相關工作,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工作過程中如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

本通知適用於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軍隊主辦的醫療衛生機構,非公立醫療機構可參照執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家醫保局辦公室
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辦公廳
2025年3月25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關於規範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國衛辦財務發〔2025〕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財政廳(局)、醫療保障局、中醫藥局、疾控局,軍隊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持續提升群眾就醫體驗,切實減輕患者交納預交金負擔,現就規範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取消門診預交金

自2025年3月31日起,公立醫療機構要全面停止收取門診預交金,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門診預交金的資金清算、退款。公立醫療機構要加強對存量門診預交金退費受理、審核、確認、退款等全流程的監管。

公立醫療機構要通過官網、就醫小程序、電子屏等多種途徑做好政策宣傳,告知患者辦理門診預交金退款及流程,確因客觀原因無法及時清退的,要做好臺賬管理,並按屬地管理原則報衛生健康(中醫藥、疾控)行政部門。探索推進“診間結算”、“一次就診一次付費”等便民措施,優化門診收費流程。

對急診、急診留觀、門診手術、急診手術等情形,以及老年人等確有門急診預交資金需求的群體,在患者自願的前提下,公立醫療機構可保留門診預交金,並報屬地衛生健康(中醫藥、疾控)行政部門備案。

二、降低住院預交金額度

各地要指導公立醫療機構根據住院患者疾病診斷、治療方式、結算類型等因素,參考同病種前3年度實際發生的次均住院費用和個人自付費用,合理確定住院預交金額度,醫保患者住院預交金額度降至同病種同保障類別個人自付平均水平。自2025年6月30日起,公立醫療機構要按照本通知相關要求收取住院預交金,並對常見病種預交金收取額度進行公示,接受公眾監督。

三、提高住院費用結算效率

各地要指導公立醫療機構優化住院預交金交納、住院費用結算流程,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原則上,公立醫療機構要在患者出院後3個工作日內完成住院費用結算,逐步實現24小時內結算。

公立醫療機構要加強內部信息化改造,實現科室間信息互通,方便患者查詢預交金交納明細、住院費用明細等;要持續改進內部工作流程,及時辦理出院患者結算;要積極探索運用信息技術,推行“一站式結算”、“床旁結算”、“線上結算”等便民措施,提供多種交費渠道和結算方式,增強支付和結算的便利化、快捷化。

四、鼓勵探索多元化“先診療後付費”就醫新模式

各地對脫貧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易返貧致貧人口等已出臺“先診療後付費”等相關政策的,要及時做好就診患者的身份識別和個性化管理服務,督促指導公立醫療機構落實到位。

鼓勵有條件的公立醫療機構,結合個人徵信體系等信用工具,逐步探索面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的就診患者實行“先診療後付費”便民方式和信用就醫結算方式,切實減輕患者就醫時的預交資金壓力。

五、充分發揮醫保基金保障作用

各地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快實施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支持公立醫療機構高質量發展。落實醫保預付金管理辦法,幫助定點醫療機構緩解資金週轉壓力。通過醫藥集中帶量採購,降低公立醫療機構藥耗成本。加快推進醫保移動支付。提升醫保基金結算效率,縮短醫保基金結算時間。推動建立健全參保人員信用管理制度和失信懲戒機制,加強風險管理。

各地要按照屬地化原則,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預交金管理的實施細則,並於2025年3月31日前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有特殊情況難以按時實施的醫療機構應向屬地衛生健康(中醫藥、疾控)部門報告並明確執行時間。要進一步強化日常監督,確保公立醫療機構合理合規做好相關工作,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工作過程中如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

本通知適用於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軍隊主辦的醫療衛生機構,非公立醫療機構可參照執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家醫保局辦公室
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辦公廳
2025年3月25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