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6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副會長于平介紹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十五週年雙邊經貿情況及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第一個問題,請問中國貿促會的陳正榮先生,我們看到第三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的主題是“共同的需要、共同的未來”,為什麼確定這個主題?確定這個主題之後有哪些活動去配合?第二個問題,請問商務部高虎城副部長,您能否簡單介紹一下目前中國和東盟之間貿易發展的一些基本特點?您剛才談到在農業、交通等10個重點領域雙方今後重點開展合作,近期在這些領域有哪些具體的合作項目,您能透露一下嗎?謝謝。
[高虎城]:第二,我國和東盟雙邊貿易在各自的對外貿易總額當中的比重在不斷增加。我剛才談到,中國和東盟互為第四大貿易夥伴,儘管在雙方的進出口額當中各自佔的比例還不是很高,但是增加的速度很快。我們看到我國和東盟的貿易額在中國對外貿易額當中的比重由七十年代末的4%上升到2005年的9%。
在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東盟與中國的貿易額當時佔東盟貿易總額當中的2%,到2005年已經上升到11%。
第三,中國和東盟進出口商品的結構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逐步由初級産品向工業製成品特別是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的方向發展。我們一般傳統的印象當中,中國和東盟國家的貿易主要集中在農産品、原料性産品,還有一些紡織和輕工産品,但是事實上,這幾年來,隨著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的擴大,隨著自貿區建設進程的加快,雙邊的貿易結構已經不斷地得以改善。
我們看到,在2005年,機電産品和高新技術産品的貿易額分別佔中國—東盟進出口總額的60%和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