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保民生:溫暖2009——中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李斌、杜宇、璩靜、顧瑞珍)

    “和剛退休時相比,我的養老金翻了一番。”12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這已是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第6年提高,這讓退休9年的原瀋陽電工鑄鐵廠職工楊興全十分高興。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關注民生--

    打出就業“組合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新醫改“破冰”……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困難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黨和政府在推動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進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共渡難關。民生“新政”,溫暖2009。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生問題

    今年以來,武漢起點人力資源市場為返鄉農民工、大學畢業生組織了40多場專場招聘會,介紹工作崗位,宣講國家政策。

    “上半年很多人在找工作,人多崗位少;下半年,人少崗位多。”總經理朱運德説,“這些都和政策緊密相關。去年以來,黨和政府出臺了不少就業政策,雪中送炭,溫暖人心。”

    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就業形勢嚴峻,企業生産經營困難……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黨中央、國務院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審時度勢,沉著應對,作出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戰略決策。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於天。

    將“保民生”列為主要目標之一,人們並不意外--中國社會科學院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劉向陽指出,把民生問題放在首位,是近些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顯著的特點。這是中國共産黨人著眼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

    2008年11月,國務院出臺的擴大內需10項措施中,既有加快實施重大民生工程等直接惠及民生的舉措,也有一系列間接造福於民的措施。未來兩年共計投入4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中,民生分量最重: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億元,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3700億元,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400億元。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3月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當天,胡錦濤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深刻闡釋了民生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引起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強烈共鳴。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是中央政府的施政藍圖--2009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高票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從擴大就業到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從教育發展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民生”亮點頻閃。

    計劃安排1300億元災後重建基金、擬安排“三農”投入7161億元、擬投入社會保障資金2930億元、三年各級政府擬投入8500億元以保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順利推進……一筆筆“真金白銀”,讓人感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一項項民生投入,一個個民生工程,既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及時之舉,更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長久之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貢森説,以往,人們更多地是從“分享發展成果”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角度來看改善民生,而這次將其作為擴內需的重要途徑、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和政府對民生問題的認識發生了深刻變化。

    民生保,則民心順;民心順,則天下安--

    從全國兩會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從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民生”兩個字不僅説在嘴頭,記在心頭,更是擺在政策措施和資金投入的前頭。

    中央領導同志密集到基層調研,入社區,進廠礦,到學校,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為各地加油鼓勁,並果斷決策,不斷出臺新的惠民政策。

    平均每週一次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猶如一扇窗口。縱觀全年近50次會議,從教育、醫療、住房到就業、社保、收入,民生議題眾多,增加農民收入,改善中小學教師待遇,強化對零就業家庭、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援助,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群眾關心的焦點問題,成了常務會議上討論的熱點,也成了政府工作的重點。

    涉及群眾基本生活的民生問題,事事關乎百姓冷暖,件件連著黨心民心。執政黨的視野中,民生問題始終佔據重要位置--貫穿全年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明確提出了“黨員幹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的總體要求。

    貫徹落實這一要求,各地各部門著力解決突出問題,努力取得實效。在天津,河西區精心打造“暖民心、聚民心、穩民心、樂民心、得民心”五大民心工程;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農一師1團10連黨支部鼓勵職工在棗園中套種葡萄、香梨、蘋果,以立體式農業種植破解職工增收難題……

    “切實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黨政機關帶頭厲行節約,進一步控制辦公經費,把有限資金和資源更多用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上”……9月,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從治國理政的高度,再次向全黨發出了重視民生的號召。

    “黨和政府以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重點,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促進了社會公平正義。”中央黨校科研部副教授洪向華説。

    改善民生,需要制度保障。2009年,《關於建立促進科學發展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的意見》等文件印發。“這些文件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擴大了民生在幹部考核中的比重,從幹部考核制度上予以引導。”洪向華分析指出。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冬天”裏,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陸續出臺的“惠民”政策和舉措,不僅使這三句話的真諦更加凸顯,更給億萬群眾帶來了濃濃暖意。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關注民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出臺、切實推行一系列民生政策措施

    “從今往後,農民也能領到養老金,不用再愁養老了。”領到第四季度養老保險金後,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尹方村74歲的王立柱老人刻滿皺紋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業是民生之本,分配是民生之源,保障是民生之安。2009年,從中央到地方,從部門到單位,全力做好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

    一項項民生政策果斷出臺,一筆筆“民生”資金及時撥付,一大批民生工程積極推進……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保民生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

    --這一年,在保增長中改善民生,成為當務之急。

    密集出臺的政策措施,折射出今年宏觀經濟政策的主線:保增長、擴內需和改善民生。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鐵路、公路等領域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實施,在保增長的同時,也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從政府層面講,保增長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保就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隆國強説。

    --這一年,財政收入一度困難,但民生投入不減反增。

    湖北黃石人民廣場附近,黃石圖書館、黃石科技館、黃石體育館和青少年活動中心正在興建,大部分工程的主體已經完工。

    “‘三館一中心’的建設是彌補民生歷史欠賬。現在雖然面臨金融危機,但是市委市政府決心不動搖,一定要把群眾期盼的大事辦好。”黃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鄒紅軍説。

    1月份下降,5月份首次轉正,8月份以後則持續30%左右的高幅增長……知難不難,迎難而上。雖然2009年全國財政收入劃出了一條先抑後揚的曲線,民生投入劃出的卻是一條上行線:全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用於“三農”支出增長20.2%,用於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支出增長29.4%。中央政府加大民生投入,地方政府也相應加大了力度。

    減稅是另一種民生投入。2009年,大規模結構性減稅政策預計將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500億元。

    --這一年,民生政策出臺密度之大前所未有。

    2月,《國務院關於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和國辦要求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連續公佈。

    “2009年民生政策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特別重視就業問題。在年初連發兩份文件,可見就業工作的分量。”貢森研究員如此評價。

    縱觀全年,從就業到教育,從醫療到社會保障,民生政策之密集,舉措之有力,為歷年所少見。

    將保民生和保增長統籌考慮,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大特點。“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等政策相繼出臺並不斷完善,既改善了民生,又推動了數以千億計的消費,促進了經濟增長。

    --這一年,低收入群體成為民生政策關注的“重中之重”。

    “政府給了補貼,我才能租房子住。現在政府還提供房子,心裏覺得更踏實了。”52歲的南昌市居民龔贛根屬於低保戶,繼前年9月起每月得到358元廉租住房補貼後,如今又遞交了廉租房實物配租的申請書,心情十分激動。

    全國新開工和通過各種方式籌集廉租住房185萬套,新開工經濟適用住房124萬套,林區、墾區、煤礦棚戶區改造已開工45.2萬套,農村危房改造已開工72.3萬戶……2009年,中央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資金達到493億元,較上年增長171%。

    無論是住房還是就業、教育還是醫療,困難群體都成為政策優先扶持的對象。

    --這一年,民生領域的改革力度也在加大。

    從擴大失業保險基金使用範圍,到決定明年1月1日起實施全國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制度,一系列新舉措,將大大改善農民工等群體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2009年,呼喚多年的改革終於在醫療領域邁出了堅定步伐:4月初,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正式啟動,根據規劃,今後三年,各級財政將新增投入8500億元,以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 ……

    中國政府關注民生的舉措,贏得廣泛讚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稱讚“中國立足民生的救市措施,將對世界産生積極影響”。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滿足民眾新期待,改善民生未有窮期

    “出乎意料,我們縣新農保參保率達到了90%以上,農民參與意識空前高漲。”作為試點縣之一,山西靈石縣勞動保障局局長王秀琦透露的數字,反映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這一民生“新政”的受歡迎程度。

    2009年,全國27個省區320個新農保首批試點縣和4個直轄市的試點方案得到批復並陸續啟動。億萬農民“老有所養”的千年夢想,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寒風中邁出了堅實步伐,使人們看到了希望,感受到了溫暖。

    民生新舉措,溫暖2009年--從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到實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1200萬中小學教師待遇整體提高,從《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向全民徵求意見超過200萬條,到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中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免除學費,教育戰線的廣大師生感受到了溫暖。

    民生新舉措,溫暖2009年--到10月底,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83%,前三季度全國跨地區就業農民工總量15198萬人,比去年底增加1157萬人。前11個月全國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13萬人,超額完成全年任務。

    民生新舉措,溫暖2009年--到11月底,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13616億元,同比增長14.8%;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後目前月人均水平超過1200元;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超過2.3億人,提前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整體上,全國將有超過12億人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2009年‘保民生’的主要預期目標全面實現。”長期關注社會發展問題的貢森博士心中有“數”,語氣十分肯定。

    隨著一攬子計劃的逐步實施,一系列“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政策的貫徹落實,中國經濟在2009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全年GDP增長實現8%的目標已經毫無懸念,而民眾也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2009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分別增長10.5%和9.2%。

    11月24日,中南海,在中共中央舉行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負責人認為,今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全面實施並不斷豐富完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政策措施,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顯成效。

    成效明顯,而改善和解決民生問題仍然未有窮期--

    “有了工傷,不能再有心傷”“求學路上,給孩子一個公平的起點”“房價什麼時候能降下來”“應大力解決收入分配不公的問題”“菜價漲,水價漲,收入也需要增長”……新華社記者日前實施“2009中國民生調查”,入鄉村、社區,進小學、醫院,採訪了大量基層群眾,所到之處,人們的目光中充滿期盼,話語中滿是期待。

    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當前,我國的民生問題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離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國社會建設長期滯後於經濟發展,民生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不少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亟待解決。

    “2010年,你最希望政府解決哪些民生大事?”新華網近日推出的一項大型網上調查,不到兩天時間就有近2萬人投票。“遏制高房價”、“維持物價穩定”、“漲工資”、“降低醫療費”、“保障教育公平”名列前五,而且得票比例都在50%以上。網民的呼聲,匯集成了一種民意、民聲。

    “我們要用更多精力、更大努力關注和改善民生。”事非經過不知難,湖南省行政學院教授艾醫衛在湖南攸縣挂職副縣長幾個月後感觸更深。

    用更多精力、更大努力關注和改善民生,首先是要大力推進改革,實現科學發展--

    歲末公佈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藍皮書》指出,改革正從經濟領域擴展到全面改革,當前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要進行涉及就業、收入分配、教育、醫療衛生、城鄉管理、事業單位運行、社區、社會組織的社會改革。

    用更多精力、更大努力關注和改善民生,必須加快民生建設力度--

    “要進一步強化就業、社會保障、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的各項制度建設,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逐步消除群眾的後顧之憂,穩定居民的消費預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光金説。

    分配是民生之源。貢森建議,要研究調整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和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將新增財政收入的大部分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應該在“十二五”期間實現重點突破和優先發展。

    用更多精力、更大努力關注和改善民生,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

    專家指出,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不高而且發展很不平衡。這些決定了解決民生問題是一個長期艱苦的歷史過程。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許光建説:“民生問題涉及一些體制機制上的深層次問題,需要長期投入,長期關注。”

    …… ……

    “明年要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堅定不移加以推進”“必須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年終歲尾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發出了強烈信號。

    人們有理由相信,新的一年裏,隨著更多的民生舉措推出,更多的人將感受到更多的溫暖。

 
 
 相關鏈結
· 2009民生調查:中國教育在追問中“破冰”前行
· 中國民生調查·住房篇──2009普通群眾住房掃描
· 2009年教育醫療住房三大民生難題改革焦點和趨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