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教育改革與發展成就系列材料之二: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成效顯著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堅持教育優先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著力推進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建設,各地、各學校認真落實各項資助政策,資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在義務教育階段,國務院決定從2001年秋季開始,對全國部分農村地區家庭經濟困難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當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1億元。2003年,《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提出,到2007年,爭取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努力做到不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2005年底,國務院決定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從2006年春季學期開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2007年春季學期擴大至中東部農村地區,全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都享有免學雜費政策。同時,繼續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2006年,中央和地方共投入“兩免一補”資金約202億元(其中中央90億元,地方112億元),共免除了中西部地區約5200萬農村中小學生學雜費,為3730萬名農村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為78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了生活費。2007年,中央財政已安排“兩免一補”資金181億元,免除了全國近1.5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兩免一補”政策大幅度減輕了農民負擔。據初步測算,中西部地區僅免雜費一項,平均每個小學生年減負140-180元、初中生年減負180-230元;享受免費教科書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小學生平均年減負210-250元、初中生年減負320-370元;既享受免費教科書又享受生活費補助的寄宿生,小學生平均年減負 510-550元 、初中生年減負620-670元。
在中等職業學校,初步建立了以國家助學金為主,輔之以學生頂崗實習、半工半讀,校內獎學金,學校減免學費的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體系。2001年以前,中央財政沒有直接安排用於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專項經費。2006年,中央財政安排8億元專項資金設立了中職國家助學金,當年資助80萬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在高等教育階段,形成了國家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學費減免有機結合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2006年,全國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總金額約為174億元(不含糧油副食品補貼),比2001年翻了一番;共資助近1000萬人次,也比2001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國家助學貸款2006年審批貸款學生86萬人,審批金額80億元,分別是2001年的4倍和10倍。為加大政府對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力度,2002年,中央財政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設立了國家獎學金。2005年,中央財政安排10億元,將國家獎學金改革為國家助學獎學金,每年獎勵資助58萬人。
為了促進教育公平,確保廣大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得起大學、接受職業教育, 2007年5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決定從2007年秋季學期開學起,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總攬全局、高瞻遠矚,根據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及時作出的一項造福當代、惠及子孫、影響深遠的重大決策,是繼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之後,促進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好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保證教育事業持續協調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支撐的具體措施;是履行政府公共財政職能的重要措施。新的資助政策體系建立後,中央和地方財政2007年下半年投入的經費將達到154億元左右,其中,中央財政投入95億元,地方財政投入約59億元左右。2008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將達到308億元左右。新資助體系各項政策落實到位後,每年用於助學的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以及學校安排的助學經費將達500億元,每年將有約400萬大學生和1600萬中職學生獲得資助,基本上能夠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上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