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國防科工委:繞月工程準備良好 10月下旬有望發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0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10月13日,幾名專業人員在“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模型前交流。新華社記者 周文傑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錢彤、陳芳、丁建剛)十七大代表、國防科工委主任張慶偉16日説,舉世矚目的“繞月”工程總體準備情況良好,正在進行10月下旬首飛發射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張慶偉介紹説,這次中國“嫦娥”飛天,對月球的觀測主要做三方面的工作:描畫月圖,不僅畫月球平面圖,還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立體測繪,畫出月球立體的地形地貌;其次要對月壤進行觀測分析,分析其表面成分;第三是對月日、月地空間環境進行研究。

    張慶偉代表説,現在衛星已經到了發射場,並完成了加注和測試。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也正在進行測試。箭、星已豎立在發射臺上,星箭體間調試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中。他特別指出,整個工程對測控要求高、工作量很大,因此這次測控網與國際聯網,以加強國際合作。

    談到選擇首發時間,他説,年內比較適合發射的時段是在4月和10月。在綜合考慮氣象等因素對發射窗口的要求,經過優化選擇,最後定在10月下旬。

    張慶偉強調,我國的“繞月”工程是和平利用空間的工程,可以極大地帶動我國航天科技的發展,對利用空間資源進行探索。“當然,我們是個發展中的大國,也應該在對月球的探索上作出我們的努力。”他説。

    他強調説,“兩彈一星”的成功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一個里程碑。第二個里程碑是載人航天器,使我國成為世界繼美國和前蘇聯後第三個實現這一目標的國家。繞月工程就是第三個里程碑。

我國載人航天、繞月工程部分應用成果亮相東博會

    10月13日,幾名前來參觀的專業人員在“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模型前交談。 正在深圳舉行的第九屆高交會上,我國首顆人造月球衛星“嫦娥一號”模型亮相,讓許多業界專家和市民一睹為快。“嫦娥一號”人造月球衛星目前進入發射倒計時,備受海內外關注。 新華社記者 周文傑 攝

    在20日上午開幕的“2007年東北亞高新技術博覽會”上,……在展廳的右側,我國繞月工程一期地面應用系統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一位攝影愛好者舉起手中的相機,留下了珍貴的畫面。

    據介紹,該地面應用系統為亞洲最大的50米口徑和40米口徑接收天線,已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具備了執行繞月任務的能力。同時,相關單位研製的繞月探測工程全部有效載荷,已完成出廠前的測試和正樣件交付,將擔負月球表面形貌遙感探測、月球表面有用物質及元素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及月球軌道空間環境探測等任務。

"嫦娥一號"有效載荷發射場試驗隊出征動員會召開

    8月15日下午,嫦娥一號衛星有效載荷總體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組織召開了發射場試驗隊出征動員會。中科院副院長江綿恒、中科院辦公廳主任蔣協助、嫦娥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院士、嫦娥工程副總師姜景山院士、應用系統艾國祥總指揮、有效載荷吳季總指揮、孫輝先總師、中國科學院探月工程應用系統總體部、空間中心、西安光機所、上海技物所、上海光機所、高能所、紫金山天文臺等單位的領導和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科院高技術局局長陰和俊主持。

國防科工委就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等問題與公眾交流

    繞月探測工程(“嫦娥工程”)已正式轉入發射實施階段。為使公眾更好地了解“嫦娥工程”,8月16日上午,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負責人以及有關專家做客國防科工委政府門戶網站,就中國探月的路線圖、目標和風險分析等方面的問題與廣大公眾進行在線交流。

 
 
 相關鏈結
· 我國載人航天、繞月工程部分應用成果亮相東博會
· 張雲川考察繞月工程四大系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