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新聞出版業是文化的基礎産業和主要傳播行業,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如何更好地肩負起這一神聖的使命?《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為此專訪了黨的十七大代表、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
柳斌傑説,在十七大開幕式上,胡錦濤同志所作的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科學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深刻論述了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觀,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了新的戰略部署,是全黨行動的新指南。
柳斌傑説,認真學習這個報告,初步體會有五個特點:一是高舉旗幟,主題鮮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被確立為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這就明確回答了中國共産黨人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而大會的主題就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鮮明的主題給了世人一個回答:這就是中國共産黨的時代使命,十七大確定的歷史新起點。二是理論創新,重點突出。重點論述了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論述了科學發展觀,這將會作為十七大理論亮點載入史冊。三是總結分析,實事求是。無論是十個方面的成績還是存在的八個問題,都是客觀準確,實事求是,聽起來令人信服。四是目標明確,要求實在。目標:確保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和“建成”只是一字之差,但有了明確的新要求。圍繞這個目標,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都是實實在在的、可以努力做到的事情。五是部署週密,措施具體。對今後五年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國際、外交、港澳臺工作及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一一作了戰略部署,提出了做好這些工作的具體措施,貫徹了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
柳斌傑説,作為新聞出版工作者,我們尤其關注報告對文化建設的要求。其中的許多新思想、新要求使我們倍感親切、很受鼓舞。胡錦濤同志報告中提出了許多鼓舞人心的號召,例如“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等等。我想,所有的文化工作者都會為之振奮。信息化時代,知識就是最大的資本,而作為知識形態的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創造思想的力量。正因為如此,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提到黨的重要日程上,加以研究和推動。十六大以來的五年間,黨中央討論文化議題100多個,發出文化方面的文件30多個,解決了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産業發展、公共文化建設和文化事業管理方面的許多問題,使文化建設高潮興起,亮點紛呈,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態勢。
柳斌傑説,新聞出版業是文化的基礎産業和主要傳播行業,在文化建設中擔當著重要的責任。全行業要認真學習貫徹十七大報告的精神,要進一步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時代精神;要進一步推動體制改革和機制轉變,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要進一步鼓勵內容、形式、生産技術和傳播手段創新,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新聞出版業;要進一步落實“三貼近”的方針,增強新聞出版産品的吸引力;要進一步推動“農家書屋”、“民族出版”、“全民閱讀”等公益性工程建設,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要進一步抓好重點出版工程,為民族文化寶庫增加新的珍品;要進一步發展出版産業,提高其在文化産業中的比重;要進一步實施新聞出版“走出去”工程,提高中國出版産品的國際競爭力;要進一步加強市場管理,保護知識産權,為出版業大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柳斌傑説,只要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科學發展,就一定能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就一定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進行文化創造,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就會變成現實。(中國新聞出版報 記者 卓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