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報告解讀)讓創新要素涌向企業
——十七大代表談建立技術創新體系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 張先國、林紅梅、徐江善)“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正在北京出席十七大的許多代表注意到了十七大報告中的這個新提法。他們認為,十七大報告中的這一提法對今後建立我國技術創新體系指明了方向,必將更大程度地激活創新智慧,為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原動力。
十七大代表、西北大學博士生導師張煒教授長期致力於技術創新體系的研究,他説,“科學”是探索性、基礎性、前沿性的研究,具有公益性質,科學工作應以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性單位為主體來做,而“技術”本身就有“創造實用價值”的含義,必須與別的生産要素相結合才能産生效益,而這些生産要素集中在企業,因此十七大報告將企業確立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張煒代表説,“創新要素”是指和創新相關的相關資源和能力的組合,通俗地講,就是支持創新的人、財、物,以及將人、財、物組合的機制。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意味著今後將把技術研究的項目、資金、人才等更多地投向企業,當然這種投入方式必須堅持市場導向原則。
“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地方政府必須拿出實實在在的政策。”十七大代表、湖北省省長羅清泉説。據他介紹,近年來湖北省政府制定了企業技術開發費抵扣納稅額等優惠政策,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的科技投入積極性。去年,全省科技活動經費投入達到近190億元,比2002年增長84%,其中企業投入127億多元,比2002年增長94%。大投入帶來大産出。羅清泉代表説,近五年來,湖北開發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市場前景廣闊的科技成果,有力地提升了湖北省高新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增強了企業發展後勁。
受十七大報告的鼓舞,來自企業的黨代表信心更足。十七大代表、中遠集團總裁魏家福説,十七大報告對技術創新進行了科學闡述,必將推動我國創新型企業的建設躍上新臺階。他認為,企業是國家經濟的細胞,國與國綜合實力的競爭説到底是企業實力的競爭,因此建設創新型國家,首先必須建設創新型企業。
魏家福代表説,中遠的實踐表明,只要我們堅持走創新發展的道路,中國企業完全有能力應對“經濟全球化、全球信息化”帶來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