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十七大代表選舉>> 代表風采
 
十七大代表 中央電臺播音員于芳:為偉大祖國報曉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9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于芳在播音室裏播音(8月31日攝)。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現在是《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從1971年開始,每天早晨六點半,于芳的聲音隨著《歌唱祖國》樂曲走入中國千家萬戶,36年來不曾中斷。她為祖國和民族報曉,為黨和人民發聲,被譽為“中國聲音”。 新華社記者 何俊昌 攝

于芳(左二)在播音室裏和同事們研究工作(8月31日攝)。 新華社記者 何俊昌 攝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廖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現在是《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

    從1971年開始,每天早晨六點半,于芳的聲音隨著《歌唱祖國》樂曲走入中國千家萬戶,36年來不曾中斷。她為祖國和民族報曉,為黨和人民發聲,被譽為“中國聲音”。

    “嗓子是用出來的,不是養出來的”

    于芳的一天,早于常人三個小時。

    她住在距電臺近15公里的城東,每天三點多鐘上路,騎車一個多小時,五點前趕到電臺備稿。就這樣,在夜色中奔走了數十個寒暑,一萬多個日日夜夜。

    “新聞節目,男女對播,一人一崗,就是下刀子,也得上崗。”于芳表示。

    三十多年沒有一次誤播,一直保持“全天候”工作狀態的于芳,讓很多人驚異。

    “嗓子是用出來的,不是養出來的。”于芳説。和于芳同事三十多年的著名播音員雷陽説:“她一直使用降壓藥。但是,她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對於我來説,播音時間越長,膽子越小”

    “山西洪洞縣的‘洞’,應讀‘桐’音,見《辭海》。請注意!——于芳。”幾個月前,中央臺某直播間留下這樣一張字條。

    直到今天,悉心備稿是于芳每次播音前的必須步驟,“功夫在稿件之外。對於我來説,播音時間越長,膽子越小。”她説。

    2004年,于芳在播出長篇通訊《好工人許振超》時,特別索要並細聽記者採錄的許振超的錄音資料,通過許振超的聲音來感知、揣摩、把握主人公的情感和個性。她把一個當代知識型工人的典型極富個性、生動鮮活地展現在廣大聽眾前,成為人物通訊的經典廣播。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是代表了祖國的聲音。于芳悅耳動聽的聲音,為中央臺的播音事業增光添彩。”聽眾的評價讓于芳欣慰。

    “被人需要是一種幸福”

    “作為我國頂級播音員,于芳沒有任何架子,再小的編輯找她播稿她都播,再小的播音員讓她代班她就代班”;“對名利特別看淡,甚至專業職稱也是領導和同事替她申報的”……同事評價。

    “當自己淩晨獨自騎車穿行于大街小巷時,使命感和崇高感常在心中涌動;當在話筒前面對一條條新聞信息,一篇篇針砭時弊、啟迪心靈的述評,一個個先進人物的感人事跡時,不由得激情迸發,責任感和幸福感同生。”這是于芳當年獲得“范長江新聞獎”後的感言。

    這些年,于芳與臺裏同事換房,縮短了上班距離,成了臺裏不分早晚、可以隨時調遣的一員大將。

    “被人需要是一種幸福。”于芳説。54歲的她每天仍是騎自行車上班,早晨五點前到崗。

    與共和國黎明相伴,為偉大祖國報曉,是于芳的職業,也是她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