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無標題文檔
  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環境保護
 
 
我國新增1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名單)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8月31日   來源:人民日報

  我國新增1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名單) 

    國家環保總局今日宣佈,經國務院批准,我國在河北、內蒙古等12個省、市、自治區新建了1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至此,我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達243個,總面積8944.1萬公頃,約佔我國陸地國土面積的9.2%。

  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説,新建的1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涵蓋了森林、內陸濕地與水域、荒漠生態系統、野生動物以及地質遺跡等五種類型,保護區內物種豐富,自然遺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科學研究價值較高,在涵蓋水源、凈化水質、保持水土、防風固沙、調節氣候、維持生態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吉林琿春東北虎自然保護區是我國東北虎分佈數量最多、密度最高的區域,也是唯一以東北虎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陜西漢中朱鹮自然保護區保護了中國特有的瀕危鳥類朱鹮;上海九段沙濕地、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是我國重要的河口濕地之一,是東亞——澳大利亞遷徙候鳥的重要驛站;雲南藥山自然保護區保護了堪稱植物界“大熊貓”的巧家五針松;浙江長興地質遺跡自然保護區保護了目前全球最完整的二疊——三疊係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被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正式確定為全球對比標準點位,是地球史上三個最重要的斷代界線之一。

  這位負責人説,在這些國家級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內不得開展旅遊活動及建設任何生産設施;保護區實驗區內的建設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並依法履行審批手續;妥善處理保護區與當地經濟建設和居民生産生活的關係。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是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保障。我國自然保護區仍然存在範圍不明確、界限不清晰的現象,給管理和執法造成困難。國務院要求環保總局公佈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更加規範。國務院還要求各有關地區和部門嚴格按照《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規定,切實加強領導和監督,健全高效精幹的管理機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高標準建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瑄) 

  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共計17處)

  河北省

  柳江盆地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自治區

  阿魯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哈騰套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

  大布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琿春東北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上海市

  九段沙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浙江省

  長興地質遺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福建省

  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南省

  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湖南省

  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雲南省

  藥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西藏自治區

  拉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陜西省

  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甘肅省

  太統——崆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無標題文檔
Copyright©2013 www.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