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宏觀經濟
 
 
新華時評:在自主創新的高地上起飛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1月06日   來源:新華網

    神舟六號飛船遨遊太空勝利歸來不僅僅帶給我們民族以自豪和驕傲,更給我們以信心和決心:中華民族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不但能夠躋身世界航天大國,也能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在自主創新的高地上,實現新的起飛。

    著力自主創新,是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出發,綜合分析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後作出的重要判斷,是體現時代特徵的戰略決策。這對於在“十一五”時期及未來更長時期加快科技發展、全面推動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遠的指導意義。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國家的競爭力越來越體現在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科技實力上,經濟競爭力、文化影響力歸根結底有賴於自主創新能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大量引進國外資本和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可是,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産權的缺乏,使我們至今仍主要靠廉價勞動力、資源消耗、土地佔用和優惠政策贏得競爭優勢,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增長方式,使我國資源、環境與經濟增長的矛盾凸顯,壓力增大。擁有技術優勢的國家會從經濟利益和國家戰略出發,對轉讓技術持謹慎或封鎖的態度,使我們處處受制於人,無法從根本上形成競爭優勢。在繼續引進的同時著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儘快形成我國的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們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

    自主創新涉及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首要的是觀念創新、理論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需要我們解放思想,自覺地把思想認識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創新。同時,要著眼于創新改革管理體制、完善激勵制度、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營造鼓勵和支持創新的社會環境,營造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的體制環境,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培養、吸引和用好各類人才,努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結合起來。要搶佔關係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前沿技術制高點,實現重大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重點跨越;要集中優勢力量,整合科技資源,在信息、能源、環境等關鍵領域,實現産業核心技術的集成創新與突破,帶動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要把引進基礎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從體制機制入手,克服重引進、輕消化吸收的現象。

    五中全會閉幕以來,增強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共識,有關部門正在抓緊採取措施,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一方面,將加強規劃和引導,通過科技體制改革和相應的財稅、金融等政策保障體系,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成果産業化;另一方面,以自主創新提升産業技術水平,具體通過振興裝備製造業、突破重大工藝流程調整改造傳統産業,通過加強基礎研究、突破核心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只有千千萬萬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國家整體創新能力得到增強。我們一方面要通過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培育風險投資機制等辦法創造良好的、寬鬆的環境,另一方面,要採取財政、稅收、金融、政府採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措施,實實在在地支持企業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打造知名品牌。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如同動力強大的助推火箭,必將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起飛。(記者 趙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