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金融證券
 
劉明康:銀監會關注信用衍生産品的三大風險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2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張建平)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劉明康12日在《財經》雜誌年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銀監會對信用衍生産品的創新抱積極態度,但同時關注這項業務可能存在的三大風險。

    劉明康認為,信用風險是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也是轉軌經濟時期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目前主要有三大風險:一是交易對手風險,即信用衍生産品的交易對手是否能履行其義務;二是法律風險,主要指信用衍生産品交易要服從於“國際互換與衍生産品協會”頒布的標準,但部分産品的創新快於行業標準的制定。另外,金融衍生工具在許多領域裏發展迅猛,使得不少交易對手的合法地位存在不確定性;三是一些交易和産品的安排其實不是真正基於轉移信用風險的需要,有的交易只是為了轉移災難性風險或宏觀經濟層面的風險,這就增加了交易和産品的複雜性和奇異性。

    信用衍生産品是用來交易信用風險的金融工具,交易對象通過金融合約,將信用風險從標的資産中剝離出來,並進行定價,使它能夠轉移給最適合於承擔或最願意管理這種風險的投資者。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以轉移信用風險為目的的信用衍生産品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為銀行業提供了全新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投資工具。

    劉明康説,要通過各種方式使市場參與者清醒認識信用風險轉移中的內在風險。對於參與這一市場的非銀行類機構(不屬於銀監會監管),最重要的是主管部門要聯手努力,使他們有效提高風險管理能力,確保他們對自己的交易對手有充分的風險測量,監管者和相關部門應依法了解信用風險被轉移到被監管機構之外的總體情況。市場參與者也應認識到,只有與監管者共享更多信息,增進監管當局和有關部門對自己的市場交易中相關問題的理解,才能使大家把握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完)

 

積極推動金融創新 大力提高我國銀行業競爭力

——在《財經》雜誌年會上的演講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 劉明康

(2005年12月12日,北京)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財經》雜誌年會。借此機會,我想向大家重點介紹金融創新方面的情況。近年來,金融創新風起雲涌。隨著主要産品的不斷創新,同信用與市場風險轉移有關的行為越發使人關注。中國的快速發展和不斷開放,市場巨大的參與人數與機構數本身就是一個業界的亮點,還有交易數量的急劇增加,這些都將為金融機構和仲介機構帶來持續的利潤增長空間。銀監會成立的短短兩年半時間裏,先後成立了八個專題工作組,聽取了數百位市場參與者的陳述,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銀行業改革開放、金融創新和加強相關風險監管的指引與辦法,形成了一系列內部報告和工作規劃,並新設立了“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目的在於增進監管者與被監管者雙方對創新業務及其相關風險的理解,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金融創新建設和相應的風險監管工作。下面,我著重談五個主要方面的看法:

    一、關於信用衍生工具和信用風險的轉移

    信用風險是銀行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也是轉軌經濟時期我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近20年多來,國際銀行業信用風險轉移創新活動十分活躍,最早的信用衍生産品出現在1993年,當時信孚銀行(Bankers Trust)為了防止其對日本金融界貸款遭受損失,開始發行一種兌付金額取決於特定違約事件的債券。投資者可以從購買這種債券中獲益,但如出現貸款不能清償時,投資者就必須向信孚銀行割賠。信用衍生産品到20世紀90年代末真正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以轉移信用風險為目的的信用衍生工具的應用和發展,為銀行業提供了全新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也為社會提供了新的投資工具。信用衍生工具有四種基本類型,即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s)、總收益互換(total return swaps)、信用差幅期權(credit spread option)和信用連接的票據(credit-linked note)。簡言之,信用衍生産品是用來交易信用風險的金融工具,交易對象之間簽好金融合約,通過這個合約,將信用風險從標的資産中剝離出來,並進行定價,使它能夠轉移給最適合於承擔或最願意管理這種風險的投資者。其最大的好處在於能夠轉移風險,特別是能夠降低銀行業機構信用風險的集中度,增進市場流動性以及市場透明度。

    銀監會對信用風險衍生産品的創新抱積極的態度,但同時也指出值得關注的三個方面風險:一是交易對手風險問題,即信用衍生産品的交易對手是否能履行其義務;二是法律風險,主要指信用衍生産品交易要服從於“國際互換與衍生産品協會”(ISDA)頒布的標準,但部分産品的創新快於行業標準的制定,另外由於金融衍生工具在許多領域裏發展迅猛,使得有不少交易對手的合法地位存在不確定性等問題;三是一些交易和産品的安排其實不是真正基於轉移信用風險的需要,例如有的交易只是為了轉移災難性風險或宏觀經濟層面的風險,這就增加了複雜性和奇異性。我們還必須指出,除上面三項大風險之外,信用風險的轉移行為中還應考慮操作性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這些風險在合同期內如得不到適當管理,也都會引發大的問題。要通過各種方式使市場參與者充分理解、清醒認識信用風險轉移中的內在風險。對參與這一市場的非銀行類機構(不屬於銀監會監管的),我們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主管部門要聯手努力,1)使他們有效地提高風險管理能力,2)必須確保他們對自己的交易對手有充分的風險測量,3)監管者和相關部門還應依法了解信用風險被轉移到被監管機構之外的總體情況。而對市場參與者來説,也應主動認識到,只有與監管者共享更多的信息,增進監管當局和有關部門對自己的市場交易中相關概念、條款及問題的理解,才能使大家更為快速地把握這一領域的最新進展,互相幫助,共同加深對風險的理解與度量。

    在講到信用衍生産品時,必須提到我國資産證券化的試點。今年這是一大創新。經大家努力,我們已探索了對資産證券化發起人和管理人包括特殊目的的信託機構的全套監管辦法。銀監會已經發佈了《金融機構信貸資産證券化試點監督管理辦法》,並在日前正式批准了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在資産證券化業務上進行首批試點。我們相信,這將會為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投資工具,並增進市場流動性和市場透明度建設,帶動債信評級工作,不斷優化升級。

    二、關於市場風險轉移的衍生工具及其內在風險

    20世紀90年代以來,金融機構和跨國企業集團由於大規模從事金融衍生産品交易,缺乏對市場風險的有效控制,導致鉅額虧損甚至“百年老店”毀於一旦的案例已經不勝枚舉。從國外的巴林銀行、安然公司,到國內的“中航油”事件,無一例外地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也使一些人對市場風險“談虎色變”。如何科學、客觀地認識市場風險,把握這方面創新的方向,成了一個迫切的話題。

    簡單地説,市場風險就是指因為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存在不確定性,使得投資、貿易收益與支出同樣存在不確定性,市場參與者隨時可能會面臨損失。如果一項投資事先就能確定百分之百盈利,沒有市場風險;如果一項投資事先就能確定百分之百虧損,也沒有市場風險,只是虧損的損失。風險存在的關鍵是它的不確定性,有可能出現也有可能不出現。簡單地規避市場風險,並不是應對風險的有效之途,一家銀行或者企業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變化,不能充分利用市場機會,也就不可能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發展潛力。對於市場風險,重要的是要進行有效的管理,而不是被動防範。科學管理市場風險,關鍵在於三個方面:一是要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包括市場風險的識別、量化、監測和控制體系,以及與風險管理相適應的內部控制體系和科學的激勵約束機制;二是要有風險轉移與對衝的手段和工具,實現風險定價和分散;三是要加強市場約束,信息披露和風險解釋要充分。圍繞著上述三個方面,銀監會已經制定頒布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和內部監管規程,來支持健康的業務創新。在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方面,銀監會頒布實施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評價試行辦法》、《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等規章制度,制定了相關的現場檢查手冊,正在大力建設銀行業監管信息系統(簡稱“1104工程”),完善對市場風險的非現場評估和監管體系。在風險分散和對衝方面,為鼓勵商業銀行採用更多的金融工具分散風險,銀監會制定頒布了《金融機構衍生産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在信息披露和風險揭示方面,銀監會十分重視提高商業銀行的信息透明度,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信息和風險信息的披露都提出了強制性的要求。總的來看,商業銀行的市場風險管理與監管已經開始步入系統化、規範化的軌道,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較過去有了提高,在風險管理系統建設和透明度方面已經取得了成效。今後,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的重點,就是要在進一步完善市場風險管理體系和透明度建設的同時,鼓勵商業銀行進行金融創新,開發設計更多的風險轉移和對衝工具,合理“配置”風險,將市場風險從被動管理逐步轉變為主動調整和控制。

    三、關於小企業融資和消費者貸款的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壯大。非公有制企業大多數是微型和小型企業,它們在繁榮城鄉經濟、擴大社會就業、改善人民生活,促進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小企業發展仍面臨嚴重困難,特別是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小企業發展的重要瓶頸。這主要是要依靠進一步創新和完善二板市場、充分培育和發展風險投資基金,把資本市場做好做全,來支持小企業的發展。同時,銀監會也高度重視推進銀行業的機制體制創新,以改善銀行業對小企業的融資服務。我們專項考察了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在哈薩克斯坦的小企業融資項目,實地了解項目的原理、戰略和技術上的設計、以及商業銀行和小企業客戶的真實看法。在此基礎上,我們及時出臺了《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並開展了一系列輔導和培訓工作,強調要建立和完善“六項機制”的創新:一是利率的風險定價機制。小企業貸款有一定風險,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銀行必須實行風險定價,根據風險程度確定相應利率,以足夠的利差來彌補小企業貸款的風險。二是獨立核算機制。由於小企業貸款業務的特殊性,應對小企業貸款業務進行獨立的成本和利潤核算,以獨立考察小企業貸款業務的經營管理業績。三是高效的貸款審批機制。應對有條件的基層行進行合理授權,簡化小企業貸款業務的審批程序,減少貸款審批層級,可實施“雙人”或“四眼” 原則,以適應小企業貸款業務“小、頻、急”的特點。四是激勵約束機制。要研究制定風險防範與正向激勵並重的業績考核評價辦法,使小企業信貸人員的收入水平、職級晉陞等個人利益能與其業績緊密聯絡,從而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五是專業化的人員培訓機制。在減少貸款審批層級的同時,必須在各業務環節配備專業的、有經驗的業務人員。銀行要注重對從事此項業務員工的專業化培訓,以提高信貸人員的專業素質。六是違約信息通報機制。要注意收集和掌握惡意違約客戶相關信息,並在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定期通報,以防範風險,改善信用環境。

    銀監會成立以來,也十分注意引導銀行業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來促進零售業務的創新和完善,並以此推進國內消費的穩步增長。零售業務長期以來在我國商業銀行貸款中並不佔顯著地位。近幾年來,其增長越來越快,並已成為大多數商業銀行利潤的一個主要來源。銀監會及時出臺了汽車貸款管理辦法和房地産貸款風險管理指引等一系列支持零售業務創新與發展的辦法。今後的幾年中,我們可以預見,銀行在消費領域內將設計和推出更多的銀行卡和個人消費貸款之間以及各種個人賬戶之間的混合性、複合性産品。在住房信貸領域,非傳統性住房抵押貸款,特別是還本付息靈活安排的服務還會進一步增加,以滿足廣大公眾的需求。

    四、關於對衝基金

    對衝基金大家並不陌生。幾年前在亞洲、大洋洲、非洲、歐美到處肆虐的鉅額對衝基金給社會和金融系統穩定帶來的影響仍歷歷在目,無以忘懷。

    對衝基金有以下潛在風險:一是對衝基金經理控制巨大投資,並能在不作任何披露的情況下迅速轉移這些投資,這將導致對市場信心的嚴重侵蝕和對市場的嚴重破壞;二是破壞流動性,導致市場混亂,引發系統風險;三是由於多在離岸中心註冊登記,缺乏足夠信息和財務透明度,難以採取監管對策;四是對衝基金本身風險管理、估值有缺陷,操作風險、市場風險十分嚴重,由此産生的違約對廣大金融機構可能産生直接或間接影響。而國際上一些對衝基金還涉嫌洗錢和欺詐。由於對衝基金能量巨大,往往也伴有道德風險和利益衝突。

    對此,銀監會目前的做法:一是與市場參與者就這一行業問題保持非監管方式的對話和監管前瞻性談話;二是增加與各類基金經理的專題討論;三是開展“把對衝基金作為交易對手”的現場調查,促使銀行業金融機構仔細篩選主要的經紀人,使之及時地與一般投資經理或顧問區別開來;四是突出強調壓力測試的重要性,促使整個行業切實加強壓力測試並做好相應的資本充足準備;五是在各種論壇上參與國際性監管對話,特別是參與金融穩定論壇和簽有備忘錄的監管者之間的對話;六是成立對衝基金專題研究小組,收集更多的信息與資料;七是鼓勵市場主動進行信息披露,我們將制定適當的披露標準,為銀行業等提供參考。

    五、關於綜合經營

    近年來,國際金融領域出現了將銀行、證券、保險等各種金融業務逐漸置於一體化的架構之中的現象,大家對這種金融業務多元化或者説綜合經營十分關注。我國金融業綜合經營的情況實際上也已經存在,比如,已經有了金融控股公司,象光大、中信等集團公司下面設有保險公司、商業銀行、基金公司等等;也有很多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設立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和其他的金融機構。銀監會積極支持綜合經營的試點工作,但同時也必須指出,跨行業設立子公司,跨行業經營管理,本身需要跨行業的專門技術和技能,這方面來不得好大喜功,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專門的技術和知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進行審慎的經營和監管,強調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設,建立科學的、健康的“防火墻”制度。在出現綜合經營的同時,其實銀行專業化的趨勢仍在加速。這主要是“金融超市”神話的結束,如Sears、福特、美國運通等。不少保險公司也在放棄跨業的多業務發展,如旅行家集團、Cigna、Getna等。這種事實的背後是有原因的,因為大多數消費者對非捆綁式的産品還是十分偏好,而大型經濟體市場(如中國、美國)為專業化發展的規模經濟創造了很好的空間。但是銀行會越來越多地考慮交叉銷售,利用其龐大網絡為保險、資産管理進行多種産品銷售,實現産品和收入的多元化,提高對客戶的吸引力,也就是説,不一定非走全能銀行的路,也可在風險較低情況下,實現較為完整的産品和服務系列的創新建設。

    女士們,先生們,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産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作為銀行業監管部門,我們願意與全社會一道,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健全法治,改善服務,為創造一個有利於金融創新和健康發展的環境而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

 
 
 相關鏈結
· 銀監會主席介紹我國銀行業改革開放與監管進展
· 劉明康主席在中美經濟聯委會第17次會議上的講話
· 銀監會:立足機制創新穩妥推進小企業貸款業務
· 劉明康:遏制不良貸款反彈的當務之急是強化監管
·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強調全面提升金融企業競爭能力
·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財經》雜誌年會上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