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長三角農民增收新“主題詞”:長效和積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2月2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2月20日電(記者李榮、蔡國兆)長三角三地農民收入最新統計分析顯示,工資性收入作為“第一財富來源”的牢固地位、政策轉移性收入及財産性收入等“二次分配”收益的增長勢頭,已是長三角農民增收的一個共同特徵。長效和積累將為長三角農民構建新的財富結構。

    據統計,上海去年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42元,繼續保持全國最高水平,增長幅度達到10.7%;浙江全省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6660元,增長9.3%;江蘇農民人均收入為5276元,增長11%。

    從三地的具體分析中可以看出,工資性收入作為農民第一財富來源的地位,在長三角地區越來越鞏固,這表明農民的産業轉移和就業狀況較為平穩。

    在上海,工資性收入已佔到農民總收入的76.3%,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在50%以上。在浙江,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中的二、三産業收入在總收入中佔到72.3%,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更是高達71%。江蘇省的農民收入分類統計尚未完成,但就2005年前三季度的情況看,工資性收入也是農民的“第一收入”。

    此間專家分析説,工資性收入的穩定,表明長三角農民就業的相對穩定。就業是農民的“最大保障”,也是財富積累的主要保證。上海郊區去年一年就增加非農就業崗位近10萬個,在崗人員的工資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據浙江省的調查數據顯示,全省農村勞動力資源中實際參加勞動的人數達到96.9%,平均每個就業勞動力從業時間去年達到9.63個月。

    雖然長三角各地尚不平衡,但政策轉移性收入及財産性收入增長的勢頭已經初步顯露。相關專家分析説,農民財産的增值空間正在擴大,面向農民的二次分配力度也在加強。長三角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的探索已經起步。

    上海在這方面的步子較快,轉移性和財産性兩項收入的增幅分別達到48.3%和37.5%。上海已出臺城鄉統籌的多項政策,包括提高農村合作醫療保障水平、調整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實行農村徵地留用地制度等,農民養老金收入增長96.7%,徵地生活補貼、醫療補貼、種糧直接補貼、社會保障補貼等各類補貼性收入增長1.2倍。在浙江,農民房屋出租收入也增長了65.5%,農民人均稅費下降25.3%,相應提高了農民政策性收入水平。

    上海市市長韓正明確表示,農民應該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城鄉之間要形成“水漲船高”的格局,做到城鄉居民收入同向同幅增長。江蘇無錫、昆山等地,也在研究增加農民個人財産並使之在經濟發展中增值的辦法,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提出了“人人有就業、個個有社保、戶戶有存款、家家有物業”的目標。(完)

 
 
 相關鏈結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重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 專家:加快構建農村新的生産、生活、管理方式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警惕過分集中資源現象
· 經濟日報評論員文章:認真把"統籌"二字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