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人大代表: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解決看病難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李亞傑、熊言豪、丁錫國)“救護車一響,一頭豬白養”“脫貧三五年,一病回從前”“做個闌尾炎,白耕一年田”……連日來,接受記者採訪的幾位全國人大代表,只要提起農村醫療這個話題,就會説起這些順口溜。

  于保法代表説,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一些地區特別是邊遠農村“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更不是個別現象。目前如何解決老百姓看病難不僅關係整個醫療行業的發展,還關係整個社會的穩定。

  有關資料顯示,在經濟收入還不高的農村,農民面對疾病,80%以上人的態度是“實在不行才往醫院抬”。在必須住院治療的人群中,有一半左右的人因缺錢而放棄治療。

  “同城市相比,農村所佔有的衛生資源到底有多少?”汪春蘭代表説:“一些鄉鎮衛生院簡陋到不能開展普通外科手術。另外,加上要改善基礎設施、購置醫療設備、醫務人員業務進修,部分鄉鎮醫院因此負債纍纍。”

  記者了解到,在中西部的一些農村,鄉鎮衛生院還有一定的撥款,但村衛生所(室)幾乎是個零。房屋破舊不説,除了血壓計、聽診器和體溫表“老三樣”,其他的醫療設備寥寥無幾。

  王秀君代表説,要像重視農村基礎教育一樣重視農村醫療衛生工作,建立一種與我國目前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低成本運行的農村醫療體系。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國家要繼續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資金投入,加快農村醫療體制改革的步伐,儘快提高鄉、村兩級的醫療技術水平,讓農民就近得到及時、低廉、有效的治療。

  一些代表反映,在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衛生技術隊伍素質低、業務能力不強的問題,高技術、高素質的人才由於工作環境、待遇等問題,又很難引進。據調查,在一些老少邊窮縣,全縣的醫衛人員中無學歷者高達50%以上,中專學歷佔40%左右,中專以上學歷者僅能佔10%左右,缺醫現象十分驚人。

  汪春蘭代表説:“要重點培養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讓農民能看得起病的鄉村醫生。”汪春蘭建議,要有計劃、有組織地加大對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進修學習和培訓,要制定鼓勵醫學院校畢業生和城市衛生機構的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地區服務的優惠政策和建立相關激勵機制,加快農村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王秀君代表則認為,解決農民看病難、看不起病的問題,決不是衛生部門一家的事,政府的責任更為重大。其關鍵是縮小城鄉差距,千方百計增加農民的收入,讓城市居民享有的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政策和各種財政補貼平等地惠及農村的每個角落。

  雖然農民從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中得到了好處和實惠,但仍存在著農民個人籌資水平較低、成果鞏固難度大等問題。于保法代表認為,這些問題恰恰是建立和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的關鍵。究其原因,除了經濟上和醫療風險意識上的原因之外,也有對農村衛生工作和醫療服務不滿意、不信任的成份在裏面。(完)

 
 
 相關鏈結
· 人大代表強調:決不允許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
· 委員建議:用好大醫院資源 醫療投入向基層傾斜
· 河南代表:農民工子弟在京讀書還好嗎?
· 政協委員倪豪梅:保障非公有制企業女職工權益
· 任玉嶺委員:將“擇校費”收歸國有用於教育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