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重點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
 
積極推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27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近年來,教育系統緊緊圍繞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高度重視農村成人教育,大力推進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2002年11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見》,對農村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標任務、工作重點、教學內容、學校建設、經費編制等提出了明確要求。2005年3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的意見》,要求動員組織農村各級各類學校,特別是職業學校和成人學校,實施"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對在鄉農村勞動力普遍開展適合當地生産需求的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的科技文化素質普遍提高,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各地認真貫徹有關文件精神,多數地方明確了本省(區、市)農村成人教育的目標任務,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地實施面向農村勞動力的教育培訓工程。江蘇省自2001年起實施"5112"教育富民工程,把它作為提高城鄉勞動者整體素質、推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浙江省自2001年以來,組織實施"百萬農民培訓工程"、"百萬職工培訓工程",有力地推動了農村成人教育工作。2004年浙江省又啟動了"千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決定從2004年到2010年,在全省培訓農村勞動力1000萬人,把種養專業戶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小企業職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後備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作為開展農村成人教育的重點,並對領導、經費、編制、基地建設等保障條件提出了明確要求。陜西省組織實施了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一網兩工程", 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人才培訓、技術服務、項目引進、生産示範和成果推廣等方面的作用,努力構建縣域經濟發展服務的網絡體系。

  二是努力加強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建設,構建縣鄉村三級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培訓網絡。近年來,江蘇、上海、天津、浙江、四川、山東、湖北、湖南、雲南等許多省(市)制定了省級、市級示範性鄉鎮成人學校標準,開展了大規模的建設和評估工作,創建了一大批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為農服務能力強的示範學校。目前鄉鎮成校辦學面佔鄉鎮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成為面向農民開展教育培訓的主要力量。

  三是認真解決農村成人教育編制和經費等保障條件。江蘇省已經發文明確,5萬人以上的鄉鎮按照3個人,5萬人以下的鄉鎮按照2個人解決農村成人教育的專職幹部的編制,計入農村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浙江省2002年11月印發《關於大力推進農村成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農村成人學校編制"按當地人口萬分之二的比例配備,工資由縣級財政統一發放"。在經費投入方面規定:"各級政府要按人均撥付農村成人教育經費。教育強鎮按人均不低於1.5元,其它鄉鎮應按人均不低於1元的標準撥付"。天津市發文明確,鄉鎮(街)成人學校所需人員編制在現有區縣教育系統人員編制內調劑解決。

  在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十五"期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從2001年到2005年,全國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2億人次,有效地提高了農村勞動者的素質,改善了農村勞動力的技術結構,為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積極貢獻。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加快發展以農村教育為主要內容之一的農村社會事業,要求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培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教育系統正在認真貫徹落實《若干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強農村成人教育工作,促進農村教育更好地為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服務,為培養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服務。

  "十一五"期間將不斷加強農村成人實用技術培訓工作。圍繞"國家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繼續實施"教育部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計劃",面向留在農村的勞動力積極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發揮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普通中小學以及其他培訓機構的作用,大力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活動,爭取年培訓規模超過5000萬人次。(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