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經濟貿易>> 非公經濟
 
優勢、差距、機遇——我民營企業對話世界500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1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溫州11月10日電(記者齊中熙、張曉松、雷敏)截至上半年,中國的私營企業達到465萬戶,註冊資本金約8600億元。與此同時,世界500強企業中約有480家已在華投資,全國累計實際使用外商投資金額達到6650億美元。

    一方面是中國本土的民營企業,一方面是世界級的跨國公司,正在舉行的“2006民營企業對話世界500強論壇”上,有關人士就民企在與世界500強競爭與合作中的優勢、差距、機遇展開了討論。

優勢:四大優勢吸引境外投資

    “有資料表明,在中國政府給予外來投資者更多的優惠的條件下,跨國公司重視來華投資,看中的可能主要是四個資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迎秋説,“一是廉價的勞動力,二是豐富的生産資源,三是巨大的市場,四是穩定的經濟社會環境。”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光彩49集團董事長金會慶表示:目前在我國民間資本總量中,民企達到28萬億元,其中包括動産、不動産,銀行儲蓄大大超過了國有資産的總值。民企創造了中國GDP增量的60%,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因此,在中國目前高速發展的因素下,民企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高速發展的時期。

    美國強生公司高級副總裁高瑞説,隨著競爭和市場的日益變化,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選擇把他們的企業轉移到中國。我們也看到,新的外商投資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中國企業也在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他們在國際市場上購買各種資源,尋求更多的市場份額。所有這些都表明,跨國公司需要採取一種必要的步驟,來應對這種挑戰。

差距:民企還需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

    民營企業雖然數量龐大,但普遍規模較小。60%的企業資本金在100萬元以下,註冊資本超過億元的民營企業不到1%。調查發現,民營企業的稅後凈利潤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好的有幾億元,差的是負資産。

    “中國民營企業目前的發展極不平衡。對於絕大多數中小民營企業來説,首先是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説。

    他表示,要讓各類企業都明白,不管企業多麼小,都應該從全球視野的角度進行企業定位,憑藉自己低成本的優勢,在全球産業分工當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們發現,在私營企業當中,70%為家族企業,30%為國有和集體企業改制而來的企業,這兩者均習慣於中國人自己的小圈子。我們應當讓民營企業熟悉國際規則和法律法規。”保育鈞説。

機遇:超過一半民企希望與外企合作

    據調查,在460多萬戶私營企業中,已經有9.5%的企業,也就是有44萬戶同海外企業建立了合資合作的關係;有1.9%的企業已經在海外投資辦廠,投資的平均資金為82萬美元;15.6%的企業委託貿易公司外銷自己的産品;5%的企業代理外國的廠商業務。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調查中發現,55.5%的私營企業希望能夠在對外經貿合作中有所作為,這種強烈的意願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保育鈞説。

    高瑞表示,外國公司在中國如果能夠更好地把他們本身的商業發展目標和整個中國的實際相結合的話,就可以實現更好的發展。

    “儘管外國公司也可以建立獨資企業,但是跟本地企業建立更好的合作關係,可以幫助外國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降低企業風險。”他説。

 
 
 相關鏈結
·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辜勝阻:鼓勵民營企業自主創新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