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經濟貿易>> 産業經濟
 
鐵道部:我國鐵路新機車車輛製造産業群基本形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5月0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 劉詩平)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兼運輸局局長張曙光日前表示,我國鐵路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已取得重要成果,國內10多家機車車輛重點製造企業從大規模的技術引進中受益,實現了機車車輛製造水平的跨越,形成了我國鐵路新的機車車輛製造産業群。

    張曙光在鐵道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説,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受讓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的技術,已經製造生産出了CRH5型動車組,現在東北線上運行;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受讓日本川崎重工的技術,製造生産的CRH2型動車組,現在京滬、膠濟等鐵路線上運行;青島BSP公司受讓加拿大龐巴迪公司的技術,製造生産的CRH1型動車組,現在廣深線上運行;唐山機車車輛廠受讓德國西門子公司的技術,製造生産的CRH3型動車組,明年將在京津城際鐵路上運行。

    大連機車車輛公司受讓日本東芝公司和美國EMD公司的技術,生産和諧3型大功率電力機車與和諧型大功率內燃機車,現已下線運行;大同電力機車公司受讓阿爾斯通公司的技術,生産和諧2D型大功率電力機車,將在運煤通道上運行;株洲電力機車公司受讓德國西門子公司的技術,生産和諧2Z型大功率電力機車,現已下線;戚墅堰機車車輛廠受讓美國GE公司的技術,生産和諧型大功率內燃機車;永濟電機廠、株洲機車車輛研究所和鐵道科學研究院等企業,也受讓了先進的牽引電機、牽引和輔助變流器、牽引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形成了我國鐵路新的機車車輛製造産業群。

    “法國阿爾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加拿大龐巴迪、德國西門子、美國GE、EMD等公司,都是世界著名的鐵路技術裝備製造企業,這些企業擁有當今世界一流的時速200公里及以上動車組和大功率電力、內燃機車設計製造技術。經過艱苦努力,成功實現了這些技術的轉讓引進,使我國鐵路裝備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張曙光説。

    他表示,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我國已掌握了世界先進成熟的鐵路機車車輛製造技術,動車組和大功率機車的核心技術已為我所有,我國機車車輛製造工業現代化步伐得以加快。同時,再創新工作也已取得重要進展。

鐵道部:26項技術創新成果確保鐵路大提速安全有效實施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 劉詩平)4月18日至5月18日為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過渡期。鐵路提速半個多月來,26項技術創新成果確保了鐵路大提速安全有效實施。

    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張曙光表示,在鐵路第六次大提速中,鐵路部門以掌握核心技術為目標,積極推進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戰略,在高速動車組關鍵技術等八個方面取得技術創新成果26項,掌握了既有線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改造成套技術。

    張曙光列舉的這些創新成果分別是:

    一、成套技術。掌握了既有線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成套系統集成技術。初步形成了既有線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提速技術標準體系,首次實現了不同類型列車共線運行,首次實現了旅客列車追蹤間隔5分鐘。

    二、動車組。全面系統地引進國外先進成熟的動車組設計製造技術,形成了中國鐵路高速動車組的技術體系和知識産權,實現了國産化;首次驗證了動車組對我國既有線提速的適用性,實現了動車組成套技術的消化、吸收和系統集成。

    三、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首次採用自主知識産權的CTCS2列控系統,有效解決了不同速值列車高密度混合運行、動車組跨線運行、系統設備互聯互通等技術難題。

    四、通信。首次採用我國鐵路新型的機車綜合無線通信設備。

    五、調度集中系統。首次在繁忙線路上採用分散自律調度集中系統,在主要幹線實現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DCS)的覆蓋。

    六、工務工程。路基工程實現突破,首次研製了18號有砟道岔並驗證了其平順性和適用性,軌道技術水平達世界先進水平。

    七、牽引供電。創建了我國鐵路既有線時速200公里提速改造的牽引供電系統,同時掌握了高速弓網受流性能綜合測試技術。

    八、列車交會。首次全面試驗驗證了4.4米線間距條件下,不同類型、不同速度列車交會的安全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