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經濟貿易>> 重點工程
 
紅沿河核電站—國際核電俱樂部裏有了"中國品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8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 令偉家)8月18日,位於渤海遼東灣東海岸的遼寧紅沿河4×100萬千瓦核電站正式開工建設。這組“十一五”期間國家首個批准開工建設的核電項目,除了連創我國核電業多個“第一”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將採用具有我國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技術——CPR1000。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首次引進國外技術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到今天採用自己的技術批量建設核電站,不到三十年的時間,中國核電完成了從引進技術到創建品牌的歷史跨越,打破了核電技術長期被西方國家壟斷的局面,國際核電俱樂部裏終於有了“中國品牌”。

    CPR1000:“三十年磨一劍”

    1978年,我國決定高起點起步,向國外購買先進核電技術,推進我國核電事業發展。承擔這一歷史任務的中國廣東核電,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到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建成投産時,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工程管理和運行管理隊伍,為我國百萬千瓦級商用核電站自主化和國産化積累了經驗。

    如果説,大亞灣核電站只是“入門”的話,到1997年5月開工建設的嶺澳核電站一期時,中國核電已開始了初步的自主創新。嶺澳核電站一期以大亞灣核電站為參考,採用“翻版加改進”的技術方案,實施了52項重大技術改進。到2005年12月開工建設嶺澳核電站二期時,國家已將它列為國家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提出了工程建設中實現自主設計、自主製造、自主建設、自主運營,設備國産化率1號機組不低於50%,2號機組不低於70%的目標。而日前開工的紅沿河核電站四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則要求設備國産化比例在嶺澳核電站二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其中關鍵設備國産化比例不低於85%。

    從大亞灣、嶺澳一期,到嶺澳二期、紅沿河,不到30年的時間,經過循序漸進、持續改進、自主創新,我國已經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改進型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CPR1000,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同類型在役核電站先進水平。

    CPR1000“四要素”:成熟、安全、經濟、先進

    這張經過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之後而具有中國自主品牌的“通行證”,到底有些什麼特徵呢?

    據遼寧紅沿河核電有限總經理胡文泉介紹,CPR1000是中廣核集團以大亞灣核電站、嶺澳核電站一期為基礎,通過漸進式改進形成的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站技術。它具有四大特徵。

    成熟性。目前世界上共有核電機組442座,其中300多座是壓水堆,並且大部分都是百萬千瓦級機組。CPR1000是以從國外引進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成熟設計為基礎,採用經驗證的技術和定型的設備,根據國際上同類型機組1000多堆年運行經驗不斷持續改進的技術結晶,具有較高的技術成熟性。

    安全性。從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建成投産至今,同類機組的大亞灣核電站和嶺澳核電站一期已安全運行近30個堆年,多項運行指標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安全滿足國家核安全法規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制定的新安全法規和導則的要求。

    經濟性。CPR1000具備全面實現自主化、國産化的基礎,通過進一步提高自主化、國産化比例,可大幅降低造價至1300美元/千瓦以下,使得上網電價同脫硫、脫硝火電機組相比具有競爭力。

    先進性。CPR1000吸收了國際國內核電技術經驗反饋,實施了包括全數字化儀錶控制系統、半速機等在內的15項重大技術改進項目,使這一堆型更加先進、更加成熟,總體性能達到了國際同類型在役核電機組的先進水平。

    前不久,我國與美國西屋聯合體簽署了第三代核電技術轉讓及核島設備採購合同。根據國際經驗,在大規模鋪開新型核電站建設之前,應在過渡期開展已有堆型的小批量建設。CPR1000具有在今後一段時間批量開工建設核電站的可行性,這將有利於在較短時間內提高我國核電的競爭力,形成標準化、系列化、規模化發展格局,併為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CPR1000:大型設備國産化的引擎

    從大亞灣到嶺澳核電站一期、二期,再到紅沿河核電站,從0到30%、50%、70%、80%,通過這組拾階而上的數據,似乎能聽到中國核電國産化邁出的堅實步伐聲。

    以國家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嶺澳核電站二期為例,在技術創新方面,進行了包括全數字化儀控系統、半速機、嚴重事故應對措施等在內的15項重大技術改進;自主設計方面,中廣核集團已與國內設計院簽署了總體設計、核島設計、常規島設計相關合同,以實現相關領域設計自主化和設備製造本地化;自主製造方面,按照以國內製造企業為主的核電站主設備供貨模式,數十家國內有關企業已在穩步推進核島主回路系統和常規島系統關鍵設備的製造。

    經過多年的技術引進及合作,目前我國核電設備除了少數部件需要進口外,大部分設備已具備生産能力。隨著我國核電中長期規劃出臺以及自主品牌核電站批量化建設格局的推開,核電設備國産化的“盛宴”極大吸引了各大裝備製造業巨頭的目光。東方電氣集團依靠自身實力,已成為嶺澳二期兩台CPR1000核島主設備供貨合同和常規島汽輪發電機包供貨商。

    而紅沿河核電站設備的國産化,不僅是比例的增長,其涉及的範圍和數量,都進一步向縱深延伸。中廣核提供的數據顯示,僅在紅沿河核電站主設備供應及大型鍛鑄件/核級泵閥等設備方面,中廣核集團就與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簽訂了7份供貨及聯合開發協議,總金額約13O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認為,以嶺澳二期和紅沿河為載體,CPR1000已初步形成了一條輻射裝備製造業多個領域、規模宏大産業鏈。而國家積極發展核電戰略的實施,將為CPR1000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