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車玉明、韓潔)今年我國將迎來本世紀連續第四個糧食增産年,糧食總産量有望超過1萬億斤。這一年,既是我國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糧食生産實現新跨越的一年,也是我國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年。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速再創新高,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收入達到3321元。
事實上,在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強有力推動下,我國農民收入已經打破了幾年前收入增長緩慢的格局,進入新的較快增長期。統計表明,2004年、2005年、2006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6.8%、6.2%和7.4%,農民收入增幅連續三年超過6%,是1985年以來的首次。
在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背後,是國家出臺的各種惠農政策、現代農業不斷發展以及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變化等因素的合力推動作用。
從2004年起,中央連續下發了4個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有力地支撐了農民收入增長。2007年種糧農民直接受惠的財政支持將超過700億元,比上年增長30%以上,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此外,取消農業稅、特産稅、牧業稅和屠宰稅,比稅改前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200億元。同時,中央財政實際用於“三農”的各項支出今年達到了4318億元,農業和農村發展基礎不斷得到加強。
現代農業的推進提高了農業效益,也增加了農民收入。而鄉鎮企業的穩定發展則開拓了農民致富渠道。同時,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保障農民工權益的政策,對解決農民工工資待遇低、子女上學難等突出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使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農民收入和生活得到保證。
隨著農民增收渠道的不斷拓寬,今年我國農民增收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家庭經營純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增長態勢比較明顯,工資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統計顯示,2006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比上年增加200元,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為60.2%。今年前三季度,農民工資性收入人均達到1139元,同比增長20.2%。
隨著農業的穩定發展和農産品價格的合理回歸,農民出售農産品現金收入明顯增加。今年前三季度,農民出售農産品的收入人均1429元,同比增長19.8%。
此外,由於農村産業結構逐步趨向合理,農民家庭經營二、三産業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前三季度人均收入458元,同比增長11.7%。同時,今年前三季度,農民的財産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兩成以上,成為拉動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説明農民從政策扶持中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與農民現金收入增長較快相對應,我國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6年的43.02%,表明農民在購買各類服務及非食品類商品方面的能力不斷增強,農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
收入的不斷增長為農村居民生活改善提供了堅實基礎。如今的農村,電話、手機已經較多應用,電腦、大屏幕電視也開始進入農民家庭,各類精深加工的安全放心食品也擺上了農家餐桌。
數據顯示,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2002年的1834元增長到2006年的2829元,年均增加249元。其中醫療保健、交通通信、文教娛樂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在不斷上升。
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取得新的成效,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在農村得到大力推行,農資超市和農家店建設加快推進,農村商品流通成本進一步降低,農村消費市場逐步活躍,農民的購買能力和消費水平進一步提高。
儘管我國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也必須清醒看到,我國農村人口眾多,受農業穩定發展難度大、農資價格高位運行、農民轉移就業空間尚有待開拓等因素影響,農民增收的基礎還比較薄弱,同時城鄉收入差距也還在擴大,促進農民增收的問題仍需引起高度重視。
面對挑戰,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強調通過加大支農惠農政策力度,發展現代農業和擴大農民轉移就業等措施,保障農民收入實現持續增長。
本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明年將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鞏固完善加強支農惠農政策。突出加強農村基礎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著力解決農村民生問題,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農”話題:牽動國人神經的一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 董峻、王立彬)在許多地方農民慶糧食豐收的同時,很多城裏人則在抱怨:肉價漲得心慌。而氣候異常造成的暴雨和旱災,更讓人們為“靠天收”的農業捏了一把汗。
即將過去的2007年,“三農”話題比哪一年都多,牽動著每一個人的神經。
糧油肉菜價紛漲 農産品領漲拉高CPI
2007年,城裏人對“三農”形勢最切身的感受,可能緣于一系列農産品漲價。
去年秋冬以來,全國大部分農産品價格陸續上漲——玉米、小麥、食用油價格先後上漲;受飼料價格上漲及疫情影響,生豬生産下降,5月份以來豬肉價格暴漲,又帶動其他副食品價格上漲。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6%。10月份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7.6%,這是推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上漲的首要原因。
普通市民對物價上漲的感受和統計數字一致:10月份豬肉價格上漲54.9%,油脂價格上漲34.0%,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38.3%,鮮菜價格上漲29.9%,這些都是最能觸動老百姓神經的商品。
按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幅度匡算,城鎮居民每人每月增支47.8元,農村居民每人每月則增支17.9元。這意味著一個城市三口之家每月要多花100多元,才能買到同樣數量的東西。
發展改革委權威人士説,這一輪農産品價格上漲屬恢復性上漲。個別行業協會和企業不正當價格行為加劇了食品價格上漲。由於漲價對明年的滯後影響較大,加上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內市場需求旺盛以及資源性産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等因素,明年價格總水平上漲壓力仍然較大。
糧食第四年豐收 確保“糧食安全”仍是艱巨任務
多年來,全國糧食生産有個“怪圈”:如果連續兩年增産,第三年一般是平年或減産。糧食産量在1998年突破1萬億斤大關後,由於種糧比較效益低等原因,耕種面積連年調減,産量一路走低。
這個“怪圈”今年被打破了:糧食總産量自1985年以來首次實現連續四年增産、突破1萬億斤。這是農産品價格上漲同時,國人總體上“心裏不慌”的主要原因。
農業部稱,今年小麥、稻穀産量均有所增加,小麥庫存充裕,完全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雖然玉米産量略有減少,但在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發展和出口情況下,玉米可以基本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糧食持續豐收的根本,是讓種糧農民有錢賺。為此,國家先後取消農業“四稅”,農民每年減負約1250億元。
居安思危。今後糧食安全仍是一個需高度關注的問題。環顧全球,糧食供求關係偏緊,庫存下降,糧價持續上漲,全球局部地區糧食供求失衡狀況逐步加劇。隨著化肥、農藥和勞動力等價格逐年提高,政策補貼激勵作用減緩。
國家提出,建立糧食穩定發展長效機制,立足國內基本供給,到2010年國內糧食生産水平穩定在每年1萬億斤以上。這,仍是一個艱巨任務。
水旱災害頻發 氣候變暖威脅衣食
幾個月沒下雨,湖南邵陽縣長鄉村6組和18組村民已習慣定量分水,但最近那口“救命井”乾涸了,村民不得不到1公里外找水。
全球性氣候異常已顯而易見地威脅著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淮河發生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大流域性大洪水,長江、珠江等流域一些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記錄特大洪水,重慶、濟南發生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嚴重暴雨洪災。
南澇北旱。進入6月份北方降雨稀少,東北西部和內蒙古中東部等地發生歷史罕見特大夏旱。7月中旬以來,江南華南部分地區伏旱發展迅速。東北東北部、內蒙古中東部、南疆大部基本無有效降雨。9月下旬以來,湖南、江西、貴州、廣西等地旱情為50年來所罕見——“罕見”這個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氣象新聞中。
水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農業生産的大約六成歉收、絕收是旱災所致。今年遭遇的近10年來最嚴重旱情,使全國農作物累計受旱面積5.99億畝,損失糧食373.6億公斤、經濟作物損失422.4億元,林牧業和水産養殖業直接經濟損失92.6億元。
“22個省區發生不同程度夏旱,受旱範圍之廣為近年所少見。”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説。
氣候系統變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世界氣象組織最新發佈新聞公報稱,1998年至2007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十年。中國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表示,2007年有可能作為“氣候變化年”載入史冊。
氣候變暖造成病蟲害增加、禽畜疫情頻發,後工業革命以來,農業“靠天吃飯”的特點進一步凸顯。
老百姓可以放心吃 農産品質量安全扣人心弦
“改革開放後,日子過好了,想吃什麼有什麼,可近幾年發生的一些食品質量問題,讓人很多東西不敢吃了,連我這個‘老質檢’吃什麼東西都得想一想。”列席中國—東盟質檢部長會議的桂林市質檢系統退休職工唐正東説。
目前中國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合格率為94%以上,畜産品、水産品主要檢測指標合格率已連續三年保持在97%以上。上半年出口美國食品合格率為99.1%,出口歐盟和日本合格率為99.8%。
橫向比較還是能看出我們的進步:日本公佈上年度進口食品檢測結果,中國食品合格率達99.42%,高於美歐。
下半年,全國676個大中城市農産品批發市場已100%納入農業部門監測。加強動植物檢疫,初步實現動物及動物産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健全農産品質量安全監測制度,實施鮮活農産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生産基地産品合格率達98%以上;加強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認證監管,認證農産品合格率超過98%。
如今,國家用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強化食品安全:涉及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有産品質量法、食品衛生法、農産品質量安全法等11部法律和22部法規。認證認可體系涵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
清理“小産權房”背後 18億畝耕地“紅線”之憂
12月14日,國土資源部重申: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所謂“小産權房”。農民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佔用農民集體土地建住宅,有關部門不得為違法建造和購買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和房産證。
中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尤為寶貴。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甚至地方經濟發展受限也在所不惜。“小産權房”折射出耕地減少的嚴峻局面。
據衛星遙感技術監測執法檢查數據估算,目前被監測城市每年新增建設用地95%以上屬於農村集體農用地。而在新增建設用地中,違法佔用農村集體農用地的宗數、面積以及耕地面積,幾乎都在半數以上。
在農業大省河南,1月至8月全省有195名黨政幹部因違法違規使用土地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廳級幹部1人、處級幹部18人、科級幹部53人。經濟發達的廣東要在2011年達到經濟總量4萬億元目標,每年要平均新增建設用地40多萬畝,而目前廣東每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20多萬畝。
國家土地督察北京局不久前的一項問卷調查發現,73%的農民願意或比較願意以非法的“以租代徵”形式出租土地,原因是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土地價值不斷升高,“以租代徵”比搞種養業收益要好。這是個值得高度重視和研究的信號。
同時牽動城鄉居民神經的“小産權房”,表明在我們的吃與住之間,當代人與後世子孫之間保持協調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