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07《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06年工作回顧
 
宏觀調控不斷加強和改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20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2006年,針對我國經濟運行中投資增長過快、貨幣信貸投放過多、外貿順差過大等突出矛盾和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採取了一系列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政策措施,防止了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避免了經濟大起大落。

    在土地管理方面,進一步完善土地調控政策,從緊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國務院出臺了《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及配套文件《土地利用年度計劃管理辦法》、《關於規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管理的通知》等規章制度。認真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嚴格控制供地總量,加強對利用灘塗、鹽場、荒地等進行投資建設的管理。提高徵地成本,調整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繳納標準,建立了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統一公佈制度,加大了建設用地取得和保有環節的稅收調節力度。規範土地出讓收支管理,明確將土地出讓收支全額納入地方基金預算管理。建立了國家土地督察制度。嚴肅懲處了一批土地違法違規行為。

    在貨幣信貸管理方面,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抑制貨幣信貸投放過快勢頭。一是加大了公開市場對衝操作力度,增發央行票據,凈回籠資金約7710億元。二是兩次上調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各0.27個百分點,調節貸款需求。三是3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各0.5個百分點,凍結金融機構資金量4600億元左右。四是加強對銀行業的政策引導和窗口指導,促進商業銀行把握信貸投放節奏,加強貸款結構調整。五是實施差別準備金率,抑制資本充足率較低且資産質量較差的金融機構盲目擴張貸款。六是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逐步增強匯率浮動彈性。年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3.35%。

    在市場準入管理方面,提高高耗能、高污染等行業市場準入標準,嚴格新上項目的清理督查,控制投資特別是産能過剩行業投資的過快增長。國務院發出了《關於加快推進産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有關部門先後出臺鋼鐵、電解鋁等11個行業的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提高了在環保、土地、安全、能耗、水耗、技術、規模等方面的準入門檻。同時,對在建、新建和擬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和審核。特別是對新開工項目,從是否符合國家行業規劃、産業政策、項目審核程序、用地政策、環境保護、安全生産標準等方面,對當年總投資億元以上的9097個新開工項目進行了全面清理。對不符合市場準入標準的建設項目,嚴格依法依規進行了整改、查處和淘汰。

    在外貿外匯管理方面,加快推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推進外匯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一是調整了部分産品出口退稅率,擴大了資源型、高能耗、高污染産品取消出口退稅和降低退稅率的範圍,適當降低了部分出現貿易摩擦的大宗出口産品的退稅率,同時,對取消出口退稅的産品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二是積極運用進口信貸等措施,擴大關鍵設備和零部件、先進技術和重要原材料等進口。三是規範各類招商引資活動,修訂了外商投資産業指導目錄,引導外資投向。四是採取了大幅度提高境內機構經常項目外匯賬戶保留外匯的限額、允許有進口支付需求的企業提前購匯等放鬆外匯管制的政策措施。

    在房地産市場管理方面,著力調整住房供給結構,穩定商品住房價格。發佈了《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明確了房地産市場調控重點。一是引導居民合理住房消費。要求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築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面積所佔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大套型住房按揭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來的20%恢復為不得低於30%。現行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徵免稅時間從2年提高到5年。二是重點發展普通商品住房。要求各地政府明確普通商品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建設目標,並作出具體空間佈局、項目用地和建設進度安排,向社會公佈。三是進一步規範房地産市場秩序。對不符合規劃控制性要求的項目,不核發規劃許可證、施工設計文件審查合格證明、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對交易環節的違法違規行為,嚴格進行經濟處罰。四是有步驟地解決城鎮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建立廉租住房制度,完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積極發展住房二級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五是合理控制城市房屋拆遷規模。2006年各地拆遷規模原則上控制在2005年的水平內。

    在財政稅收管理方面,更加注重發揮財政、稅收政策等經濟杠桿在調整經濟結構、調節收入分配和促進資源合理利用等方面的作用。一是進一步加大了對“三農”的支持力度,在全國範圍取消了農業稅和農業特産稅,提高對種糧農民補貼,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支持深化農村綜合改革。二是支持企業的創新投入,允許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提高部分高科技産品的出口退稅率。三是調整資源稅政策,提高了煤炭、鉬、錳、釩礦石和岩金礦的資源稅稅額標準,調整了有色金屬、鐵礦石的資源稅減徵政策。四是進一步加大對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投入,增加對地方主要是對中西部地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支持東北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五是提高了個人所得稅減除費用和內資企業工資稅前扣除標準,實施了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提高了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和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調整和完善了消費稅。(國研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