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經濟貿易>> 重點工程
 
治淮30年思路大轉變:從"人在堤在"到"人水共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0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合肥10月17日電(記者 蔡敏)“人在堤在”,曾幾何時,在被稱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淮河兩岸,這個詞濃縮了人們戰天鬥地的豪情壯志。如今,數萬蓄滯洪區移民大搬遷、讓路于水,依法防洪、科學調度,探索洪水資源化……改革開放三十年,淮河治理思路歷經重大轉變,從過去“人定勝天”的對抗式走向“以人為本”“人水共處”的和諧式。

移民遷建 淮河流域告別“人水爭地”

    剛剛過去的2008年夏季,安徽淮南田家庵區的居民陳玉雲,四十多年來第一次不用再為洪水擔憂。

    “今年春節一家人就從住了半輩子的小島搬了出來,在城市裏有了自己的樓房。”陳玉雲舒心地説。

    她口中的“小島”其實是淮河干流河灘地上一塊凸起的高地。上世紀50年代初,人們“開疆辟土”般地挖塘壘土,硬是堆出這座小島,從此就在上面居住生活。然而每到汛期洪水漫灘,小島就變成了孤島,居民們不能進出,成百上千的官兵還要為保住小島的防洪圩堤冒酷暑而戰。

    受益於淮河流域大規模的移民遷建工程,陳玉雲等853戶居民終於搬出了小島,在淮南市田家庵區的移民安置小區安上了新家。

    事實上,淮南小島的移民遷建只是整個淮河流域移民搬遷工程的一部分。“從2003年淮河大水之後算起,僅安徽省就有9萬戶、40多萬群眾移民搬遷,讓道于淮河。”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這樣介紹。

    人口密度高於全國平均水平4倍多的淮河流域“人水爭地”的矛盾一直非常突出,人佔水道成為淮河洪水易於氾濫的一個重要原因。枯水時,兩岸農民就在露出水面的洼地、河道或是河灘地上耕種居住,並搭起小土堤圍護,導致淮河河道日益變窄,水流不暢。

    為了保護這些水域上的農民以及淮北大堤的安全,水患頻繁的淮河流域很長一段時間一到夏季,就會傳唱一曲“人在堤在”的悲壯之歌。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劉玉年告訴記者,1998年以前,淮河治理、防汛工作仍以“嚴防死守”為標準,而這之後,“人民的生命安全”“人與自然的和諧”被放在第一位,逐漸成為治淮的重要指導思想。

    近年來的淮河治理工作中,行蓄洪區改造建設工程被放在重點位置,水利部門陸續對現有的行蓄洪區逐一進行研究,因地制宜,確定不同的改建方案,努力實現人水和諧。

    對於標準很低、應用頻繁的行洪區,老百姓將逐步從裏面遷出來,給洪水留足空間,或是開鑿分洪道“讓路于水”;對明顯盤佔河道的行蓄洪區則徹底廢棄,恢復河道;提高城市附近需要使用的行蓄洪區的一般堤防標準,使其不用再因啟用而轉移人口。

科學調度 淮河行洪再不聞炸壩聲

    爆破分洪曾經是淮河行蓄洪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2007年,即便淮河流域遭遇1954年以來的最大洪水,啟用多個行蓄洪區,卻無一採用這種激烈方式破堤分洪。

    “過去,由於防洪工程體系不夠完善,調控調度措施不夠成熟科學,遇特大洪水時過分強調拼命保堤,實在頂不住了,為了快速分洪,只能炸壩。不僅不安全,還容易帶來破壞性後果。”淮河水利委員會防總辦公室副主任劉國平清楚地記得,2003年姜唐湖炸堤爆破的駭人場面:烈性炸藥把堤壩炸出一個100多米長的“大口子”,洪水急流而下,把堤內側硬生生“砸”出一處50多米的深坑。災後重建為堵口填坑,當地政府耗資100多萬元。而炸壩形成的激流從過大的缺口攜帶巨量泥沙碎石,覆蓋了大面積的農田,為清理這部分沙石,又花費1400多萬元。

    “現在這種情況幾乎不存在了。近年來治淮骨幹工程陸續建成,加上行蓄洪區的調度準備早、預案足,幹部群眾基本做到了‘心中有底、出手不慌’,不再需要炸壩行洪這種激烈方式了。”劉國平説。

    水利專家和安徽省基層幹部普遍認為,一批治淮骨幹工程的完工和科學調度、依法防洪能力水平的提高,成為“以人為本”的重要保障。

    蒙洼蓄洪區的莊臺加固和周圍堤壩建設是國家19項治淮骨幹工程之一,工程于2006年全部完成。記者在蓄洪區內看到,寬約4米的水泥撤退路四通八達,群眾居住的避水莊臺也全是水泥護坡,每個莊臺上還安裝了一個高音喇叭,用於撤退時宣傳通知。

    當地幹部李國慶告訴記者,過去蓄洪區內沒有水泥路,一遇大水,車輛進不來,人員撤退速度非常慢。而且因為莊臺也是泥土護坡容易坍塌,群眾安全很難保障。

    同樣加固的還有淮北大堤蒙洼段,大堤路面已經加寬一倍,臨水面全部建起了混凝土護坡,好似穿上一層堅實的防水盔甲。經常參加防洪巡堤的民工崔偉平説,過去大水一來,三線民工全部動員上堤,仍險情不斷。現在也緊張,但心裏踏實多了,上堤人數減少許多,投入的物力、財力也減少了。

完善工程體系 沿淮探索推進“洪水資源化”

    淮河防洪科技水平已經從過去的“小米加步槍”發展到今天的“電腦加衛星”。淮河防汛總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徐英三説,雖然2007年淮河旱澇急轉,汛情來得很急,“但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非工程體系,幫助實現了由“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

    淮委副總工程師夏成寧的感受最為深刻。他介紹,1991年淮河防洪時,各水文站的水情只能靠人實地觀測,測到的數據由專人到郵局拍電報或者打電話發回淮委,淮委工作人員再通過手工把信息翻譯出來。據説,當時光接電報的人就要十幾個。

    而現在,當記者在淮委採訪時,隨處可見各種高科技的調度手段。坐在防汛值班室內,只要點開網頁,當天淮河干流各個支流的降雨量、降雨範圍、水位情況等資料就會立刻顯現在電腦上。

    淮委主任錢敏還介紹,在實現科學預測、管理洪水的同時,另一方面,沿淮水利專家和地方政府還在想辦法“讓水留下”“洪水資源化”。淮河在夏季時洪水氾濫,冬春季節時又非常缺水,把夏季的水害化成水利,造福於人類。而“這在過去是想都沒敢想的”。

    “洪水資源化”的種種工程措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淮河流域已建成的水庫有6000座左右、總庫容達到300多億立方米。淮河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最多可蓄水百億立方米,不僅可減輕洪水對淮河干堤的衝擊,還能在枯水期為農業提供水源。 

 
 
 相關鏈結
· 水利部:19項治淮骨幹工程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 水利部督導組全面檢查治淮19項骨幹工程建設情況
· 洪水中的釋疑:治淮骨幹工程如何發揮防洪效益?
· 已竣工的治淮工程發揮出抗洪減災的巨大綜合效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