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8年颱風防禦工作>> 部門防禦措施
 
陳雷在國家防總防禦颱風“鸚鵡”會商會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8月21日   來源:水利部網站

陳雷在國家防總防禦第12號颱風"鸚鵡"異地視頻會商會上的講話

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 陳雷
(2008年8月20日)

同志們:

    今年第12號颱風"鸚鵡"已于8月18日上午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的西北太平洋面生成,于8月19日2時加強為颱風,目前正以每小時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我國東南沿海一帶逼近,並將於22日至23日在我國廣東沿海一帶登陸,預計登陸時風力可達13級以上,將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第一個強颱風。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防總總指揮回良玉同志對防禦今年第12號颱風"鸚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繼續強化監測和預報,及時作出相應部署安排,科學安排人員轉移,嚴防次生災害。今天我們召開異地視頻會商會議,旨在貫徹落實回良玉副總理重要批示精神,分析第12號颱風"鸚鵡"的路徑、登陸地點、風力、降雨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進一步研究部署各項防汛抗臺工作。

    剛才,中國氣象局的同志通報了第12號颱風"鸚鵡"的預報情況。福建、廣東、浙江、上海、江蘇、江西、湖南、廣西、海南等9省、市、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彙報了防禦第12號颱風"鸚鵡"的有關準備工作,民政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農業部和總參作戰部的同志分別發了言,講得都很好。

    據氣象分析,今天下午14時,第12號颱風"鸚鵡"的中心位於台灣以南約350公里的洋面上,距廣東汕尾東南方向720公里,強度為13級,風速40米/秒。預計颱風中心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有可能於今天傍晚加強為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風速45米/秒,將於今天夜間進入南海東北部海面,逐漸向廣東中部到福建南部一帶沿海靠近,並將於22日淩晨到傍晚在廣東珠海到饒平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的強度可能為颱風強度。第12號颱風"鸚鵡"登陸後,可能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進入湖南境內,也可能轉向東北方向移動進入江西、浙江。受其影響,廣東大部、福建南部、浙江南部、廣西東部、湖南南部、江西中部南部等地可能出現大到暴雨,湖北東南部和安徽江蘇南部地區也會受到降雨影響。

    第12號颱風"鸚鵡"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生成發展迅速。自8月18日生成後,在18個小時內由熱帶風暴迅速加強為颱風,到19日8時,風力已達到13級。二是移動速度快。"鸚鵡"生成後以25公里/小時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48小時內移動距離超過1500公里,迅速向我國東南沿海逼近。三是颱風登陸強度大。目前風力已達13級,風速40米每秒,預計未來強度將繼續加強,登陸時風力可達13級以上,有可能達到強颱風量級。四是正面直接登陸。從目前颱風的走向和發展趨勢來看,"鸚鵡"將正面登陸我國大陸。五是強風和強降雨區域集中。"鸚鵡"颱風密閉雲區集中,預計颱風中心區降雨強度和風力會很大,廣東中東部、福建南部、江西南部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廣東東部和中部、福建東南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特大暴雨,有可能造成較嚴重的強風和暴雨災害。

    今年第12號颱風"鸚鵡"生成後,國家防總和有關省、市、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國家防總已於今天下午派出兩個工作組,趕赴廣東和福建,指導和配合地方開展防汛抗臺工作。地方各級防指超前部署,迅速有效地開展各項防禦工作。

    一是領導重視,超前部署。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今年的防汛防颱風工作,要求我們確保群眾生命安全,決不能在防汛上出大的問題。針對今年第12號強颱風"鸚鵡"的防禦工作,回良玉副總理及時作出重要指示,對我們做好今年第12號強颱風"鸚鵡"的防禦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19日,國家防辦提前發出通知,提請東南沿海有關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以及有關流域機構密切監視颱風動向,全力做好颱風防禦的各項準備工作。有關省、市、自治區對防禦工作高度重視,及時做出部署。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防禦今年第12號颱風工作。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昌平提出明確要求。省防指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先後兩次召開會商會議,研究部署防颱風工作,並向成員單位和各設區市發出了通報,要求各地各部門按預案做好防禦今年第12號颱風"鸚鵡"的各項工作。廣東省委、省政府極為重視,副省長李容根親自部署,省防指于19日晚召開會商會議,對第12號颱風"鸚鵡"的防禦工作做出安排。要求細化責任、落實措施,從颱風正面襲擊的最不利情況出發,把防禦颱風"鸚鵡"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足。要求可能受颱風暴雨影響區域的所有防洪工程責任人迅速上崗到位、履行職責,組織對水庫大壩、溢洪道、重要堤圍等工程進行檢查。浙江、上海、江蘇、江西、湖南、廣西、海南等省、市、自治區也都分別召開會議和發出通知,及時對防汛抗臺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狠抓落實,組織廣大群眾全力投入防臺抗災,確保了各項防禦工作有序、有力開展。

    二是啟動預案,全面防禦。福建、廣東等省及時啟動防颱風預案,保證各項防臺抗災工作高效、有序開展。重點開展了船隻回港避風、漁排人員上岸、危險區域人員轉移、城鎮防風安全和排澇、水利工程調度、水庫保安、山洪災害防禦等方面的工作。廣東省在人員轉移上按照"四個百分之百"的要求,認真做好人員安全轉移和妥善安置工作,要求可能受颱風影響的區域切實做到"出海船隻百分之百回港、漁排人員百分之百上岸、危房五保戶人員百分之百轉移、低窪地簡易房等危險區域人員百分之百轉移到安全地帶"。受颱風影響地區根據颱風移動路徑變化和受影響地區的範圍,採取停工、停課、停市等緊急措施,減少戶外活動,避免人員傷亡。同時,適時開放防風能力較強的學校、影劇院、體育場館以及各類公共設施,作為臨時避風安置點,妥善安置轉移人員。福建省按照"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的防颱風機制,以防風為重點、以中南部沿海為重點、以海上船隻進港和漁排人員安全轉移為重點,強化監測、強化會商、強化部署、強化轉移、強化調度,精心組織、紮實工作,千方百計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有針對性地對防禦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三是突出重點,科學防控。福建、廣東等省按照國家防總的要求,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突出防禦工作重點,科學防控。既防強風,又防暴雨;既重視沿海防禦,又重視陸地和山區防禦;既重視城市防禦,又重視農村防禦。福建省實行"預警到鄉"、"預案到村"、"梯次轉移",做到信息傳遞及時,預防措施到位,轉移群眾因地制宜。按照"工作組織保障到鄉、預警信息到鄉、視頻會商到鄉、指揮部署到鄉和視頻會議視聽到村"的目標,實行點對點的指導和預警,提出有針對性的、具體的防禦措施。在人員轉移上,根據颱風影響的時間、地域和程度,從防風、防潮、防雨、防次生災害等四個層面,分為海上、臨海、內陸三條防線,分區域、分時間、分類別,逐批逐級梯次組織危險區域人員轉移,收到很好的效果。廣東省加強對颱風登陸和影響地區的校舍、簡易工棚、高空作業和建築工地、城市基礎設施、低窪地、地下停車場、排水管網設施的安全檢查,對山洪和地質災害的監測、巡查避險工作重點做出安排,避免因次生災害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産損失。

    四是廣泛動員,合力防災。水利、氣象、財政、民政、國土資源、建設、交通運輸、海洋、農業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開展防禦工作。氣象、海洋部門及時作出預測預報;交通運輸部門及時發出極端天氣預警預報,各級交通運輸、農業部門及時組織海上船隻回港和養殖人員轉移;水利部門加強調度,確保水利設施和海堤安全;國土部門加強對滑坡泥石流等山洪地質災害危險區域的監測,及時組織危險地帶人員撤離;建設部門組織建築工地、民工簡易住房及搭設在山坡或低窪地帶臨時設施中的人員轉移;民政部門加強救災物資的準備;財政部門積極安排相關資金;部隊和武警官兵及時啟動搶險救災應急機制,大力支持地方抗臺救災工作。通過各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形成了綜合減災的合力。

    五是加強宣傳,群測群防。各地加強了防颱風宣傳工作,提高廣大群眾的防範意識。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和手機短信等多種渠道及時將颱風預測預報結果向公眾發佈,使群眾及時掌握颱風動態、防禦措施,普及防禦自保知識,提高公眾防颱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及早採取防範措施。福建、廣東、浙江等省氣象、防汛部門在每次颱風防禦過程中,發送手機短信達數百萬條,有效減少了人員傷亡。

    總的看,各級黨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做到了高度重視,領導到位,指揮有力,部署及時,措施有效,各項防禦工作正在有序、有力進行。

    當前,我國正值盛夏到初秋的季節轉換時期,冷暖氣流交匯頻繁、局部強降雨過程活躍,不排除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我國颱風災害頻繁,平均每年有7個颱風在我國沿海登陸,最多年份多達12個。據統計分析,1949年至2007年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共有406個,8月下旬以後登陸186個,佔46%,8月下旬以後颱風登陸並造成嚴重災害的例子並不少見。由此可見,當前仍處在颱風活躍期,今後一段時間我國防汛抗臺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

    當前,防禦第12號颱風"鸚鵡"的形勢十分嚴峻。一方面廣東、福建沿海面臨強颱風正面襲擊;另一方面福建、廣東、浙江等省已經多次遭受颱風災害,一些省區也連續發生了多次強降雨過程,水毀工程量大面廣,受災嚴重,再次遭受颱風、暴雨襲擊,防禦難度進一步加大。目前,奧運會各項賽事正在順利進行,我們一定要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發,發揚連續作戰、不怕疲勞的防汛抗洪精神,超前部署,週密安排,強化措施,科學應對,著力把各項防汛抗臺工作做在前頭,切實把各項防範措施落在實處,全力避免人員傷亡,盡力減少災害損失。

    為進一步做好第12號颱風"鸚鵡"的防禦工作,現在我宣佈,國家防總啟動防汛II級應急響應,請有關省市和相關部門根據防汛防颱風預案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並全力做好各項防範工作。下面,我就第12號颱風"鸚鵡"的防禦工作講幾點意見。

    第一,確保領導和指揮到位、落實各項責任。各級領導要迅速上崗到位、靠前指揮,切實擔負起防颱風的工作重任。要把防汛抗臺工作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抓緊、抓實、抓好。要從保奧運安全、促社會穩定的高度出發,動員和組織廣大幹部群眾,全面做好第12號颱風"鸚鵡"的各項防禦工作。要按照分工,把颱風防禦工作的責任落實到各個層面,落實到縣、鄉、村、組,落實到每個責任人,確保各項防範措施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災害損失。

    第二,確保預報和預警到位、提前做好防範。及時、準確的進行預測、預報和發佈預警信息是做好颱風防禦工作的重要前提。氣象、海洋、水文等部門要密切監視颱風動向,及時進行滾動預報,盡最大可能對颱風的移動路徑、強度變化、影響範圍、颱風造成的海浪、沿海地區風暴潮、降雨增水、江河水位變化等提前作出準確預報,為防汛抗臺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同時,要及時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向社會公眾發佈預警信息,使群眾能及時避風避雨避險。

    第三,確保各項防禦措施到位、全面進行部署。颱風往往造成風、雨、潮、洪、澇多災併發。各地要立足於防強風、防暴雨、防大潮、防山洪、防內澇,全面部署,科學防控。要切實加強對危房校舍、簡易工棚、高空構築物、建築工地、工礦企業、旅遊景點等的安全檢查,落實防風防雨防潮防澇措施。要切實加強對電力、交通、供水、供氣等城市基礎設施以及低窪地區、地下空間、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設施的安全檢查。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山洪和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巡查和避險工作,避免造成人員傷亡。

    第四,確保江河湖庫堤防安全、科學調度防控。我國現有8萬多座水庫,其中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險隱患。水庫一旦發生意外,就可能釀成大的災害和人員傷亡事故。各地要認真排查水庫安全狀況,工程狀況良好的水庫、水電站,要提前預泄,充分發揮攔洪削峰錯峰作用,減小下游防洪壓力。病險水庫、水電站要提前降低水位或空庫迎汛,確保工程安全。中小型水庫要切實加強24小時監測和巡查,落實搶險、預警和下游群眾轉移避險方案。在建的各項水利工程要做好應急度汛預案,備足防汛物料,落實搶險力量,確保不出大的問題。發生險情的水庫、水電站,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以最快的速度對工程險情進行搶護,要及時撤離受威脅區域的群眾,確保險情搶得住、群眾撤得出,避免因工程失事造成人員傷亡。

    第五,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強化轉移避險。要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颱風防禦工作的首位,突出做好船隻回港避風、海上作業人員和危險地區人員的轉移與安置工作。要加強力量,分片包乾,對海上養殖漁排、進港避風船隻、港口危險地帶、低窪易澇地區、危舊工棚房屋等進行拉網式全面排查,該轉移的人員必須及時安全轉移,確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對轉移、受災群眾要進行及時、妥善地安置。

    第六,確保協調配合溝通到位、形成抗災合力。各有關部門要在地方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形成防汛抗臺工作的合力,共同做好第12號颱風"鸚鵡"的防禦工作。水利部門要切實加強水利工程巡查、搶護,抓緊修復受災地區的水毀水利工程;交通運輸部門要對道路交通、船舶疏導、防風避浪以及遇險船隻救護等作出安排,切實做好海上搜救的各項準備工作;農業、漁業部門要做好農業防臺減災和漁船、漁港防颱風安全管理;民政部門要妥善做好災民救護和安置;建設部門要組織落實城鄉居民房屋防風防雨措施;財政部門要及時撥付防颱風搶險救災資金;國土資源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的預防工作。各級防辦要全面掌握汛情,努力當好參謀,及時提出工作意見和建議。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是抗洪搶險救災的突擊隊,各地要主動加強與部隊的聯絡和溝通,提前制定和落實部隊參與抗洪搶險救災的預案和措施。

    同志們,防汛抗臺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我們一定要堅持早動員、早部署、早防範、早準備,切實把各項工作做深、做細、做實、做好。進一步加大防汛抗臺工作力度,對各項防禦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檢查、再落實,確保奧運會的順利進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全力奪取防禦今年第12號颱風"鸚鵡"工作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