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記者 殷麗娟)2008年在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加速蔓延,全球經濟步入衰退,國內接連發生嚴重自然災害的諸多不利影響下,北京市克服重重困難,不但成功舉辦了一屆高水平的奧運會,國民經濟還保持了較快發展,2008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488億元,比2007年增長9%,北京GDP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
這是記者22日從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了解到的。
據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介紹,一萬億靠什麼完成?答案是首都特色經濟的強力拉動。
數據顯示,2008年北京市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7682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與零售業、租賃與商務服務業分別增長16.8%、15.6%和23.9%,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文化體育與娛樂業增速分別為23.1%、28.3%和29.4%。金融業增長9.2%,房地産業下降11.4%。
第三産業比重進一步提高,三次産業結構由上年的1.1:26.8:72.1變化為1.1:25.7:73.2 。1至11月,北京市規模以上第三産業企業實現利潤3672.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9%。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利潤增長2.1倍,批發與零售業、房地産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實現利潤分別增長25%、23%和44.2%,超過第三産業平均水平。金融業利潤與上年同期持平。
“北京去年的經濟總量中,服務業佔到73.2%,居全國之首。這説明經濟總量提升的同時,北京的産業結構也在進行優化。”市發改委主任張工表示,在73.2%的服務業結構中,生産性服務業、信息科技、文化創意産業等至少有同比15%以上的增幅,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而服務業總量的進一步提升,恰好是適應産業結構取向調整的好消息。
與部分地區僅靠投資拉動經濟不同的是,北京經濟是“投資+消費”雙輪驅動。來自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7年北京投資率達到42.3%,消費率達到48.8%,2008年投資與消費金額更是分別達到3900億元和4500億元以上。特別是消費,2008年北京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589億元,比2007年增長20.8%,吃、穿、用、燒類分別實現零售額1138.9億元、430.6億元、2659.9億元和359.6億元,比2007年分別增長22.2%、21%、21.7%和9.9%。
于秀琴分析認為,在當前經濟運行中國際國內經濟環境雖然存在較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這意味著,北京基本實現了投資和消費的協調拉動,消費更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力量。
“央産資産佔到北京經濟總資産的80%以上,總部經濟佔北京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0%,在在首都經濟增長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張工表示,萬眾矚目的奧運會也成為拉動北京經濟的“加速器”。數據顯示。在籌辦奧運的2002年至2007年,北京GDP年均增長12.4%,是北京市經濟發展最快、持續時間最長、穩定性最好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