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 最新報道
 
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談北京奧運場館與賽後利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遊客攀登“鳥巢”就能産生經濟效益
——國際奧委會委員吳經國談北京奧運會場館與賽後利用

    新華社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葛華 馬向菲)對於北京奧運會來講,國際拳聯主席吳經國有著多重身份。

    吳經國來自台灣省,祖籍蘇州,是北京奧運會協調委員會工程建設組召集人;這位國際奧委會委員是牛津大學建築學院的畢業生,也是國際奧委會中唯一一位建築學專業人士。

    近期在北京,吳經國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他站在國際奧委會官員和建築學專業人士的角度,對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談了他的觀感。以下是採訪實錄。

    新華社記者(以下簡稱記):在北京申奧成功之後,您就表示會儘量協助北京搞好場館建設工作。時至今日,北京奧運會先後落成的場館給您留下了什麼印象?

    吳經國(以下簡稱吳):在我看來,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建設很成功。特別是鳥巢、水立方,它們是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建築。中國花了非常大的投入,選拔兩個非常傑出的建築,這兩個建築物都能夠代表現代建築的頂尖水平,解決運動和比賽中的需要。鳥巢能容納10萬觀眾,解決了一個大跨度的問題,能讓觀眾在大跨度的屋頂下面,得到充分的保護。鳥巢在造型方面是出乎意料的,打破了任何傳統。水立方更是把水的分子結構通過它的立面來展現一種新的建材技術,這些都是現代化的新技術,都是有相當難度的工程技術,是科技奧運的一個展現。

    所以説,北京奧運會的場館,不是一般的場館建築,而是融合了高科技在裏面的,是北京奧運將會留下的非常有代表性的遺産,可以供後人學習和參考。因此,對我來講,選擇這兩個建築物是非常必要的。

    記:在您看來,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建設方面,有什麼突出的特點?有什麼經驗有待總結,有什麼問題有待改進和提高呢?

    吳:北京奧運會場館建設最大的特點,在我看來,是引入了項目法人的概念。所謂項目法人,就是由企業來投資,來承包整個工程。這是奧運有史以來第一次用民間的力量來建設場館。然後,交給這個企業30年的經營時間來完成它的回收。這也要求項目法人企業有很強的經營管理和賽後充分使用的構想。這一創舉,把奧運會這些年一直被人批評的賽後使用問題給解決了。

    原來,場館在奧運會後是個負擔;現在通過企業經營,多樣化的經營,來達到它有效使用的目的。所以,這次奧運會在場館建設方面,對倫敦奧運會有很大的衝擊和影響。它避免直接用納稅人的錢去興建,而又解決了興建完後不知道該如何去經營管理的矛盾。

    至於場館建設的不足,現在北京在進行一系列的測試賽。從目前來看,還沒有明顯的問題。

    記:從建築學專業人士以及一個中國人的角度,您對鳥巢、水立方等場館的建築風格和與北京風貌的融合問題,有何看法?

    吳:建築學上講協調,講怎樣去和諧。可是北京市從來沒有那麼大規模的場館,所以談不上協調的問題,反而是應該突出它地標性建築的特點。所以,沒有必要讓它們去折中,不需要去配合去協調的構想。在我看來,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就是一種展現。展現高科技!展現出它是一個工程上有很大挑戰的難題性的建築!要讓它們展現21世紀初,工程技術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展現出解決像奧運會這樣的大型賽事,體育設施建築物在設計理念上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概念。

    投資這麼大的東西,我們不應該用低姿態去很卑微地做一個設計,在我看來,它們是一種標誌,就應該是一次展現!100年以後,人們回頭看,看100年前的建築可以達到這樣的高度,這是好事情。我也相信,到時候全世界都會來參觀北京奧運會的場館。

    記:吳先生了解中國文化,也熟悉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您認為北京奧運會的籌備過程,有沒有突出中國的特色?從籌備過程來看,能否讀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

    吳:北京奧運會的籌辦工作,給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帶來了很多啟發。從籌備工作來看,北京奧運會的執行力,在奧運會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工期幾乎都提前半年完成,這也是史無前例的。我覺得,北京場館建設的管理和技術,應該整理出來。北京怎麼做到的?這是可以讓今後奧運會的承辦方來取經、來學習的很重要的一點。我想,這樣的經驗,可以輸出,去幫助未來奧運會的舉辦。今後辦奧運會,可以到北京來學習。説不定會有很多國家願意來北京取經,這是很重要的智慧財産。

    從文化來講,北京就是一個文化古都,在籌辦過程中,北京有很多文化方面的活動。這個過程,對中國文化已經有很大程度的介紹。另外,北京奧運會期間,許多人會到北京來品嘗中國美食,這也是一種飲食文化的傳播。還有北京的一些古建築,屆時也會有很多人去參觀,把北京的文化推廣很多。我想,北京奧運會對中華文化的推動,已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記:最後,您對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利用有什麼建議嗎?

    吳:在我看來,今後如何合理利用奧運會場館是個很好的課題。可以想像,奧運會結束之後,有許多人會來參觀我們的建築。在我看來,鳥巢就可以很賺錢。最大的使用可能就是開放觀光。我甚至建議,讓觀眾到鳥巢上面的結構亭裏去看看。在上面走一圈,我覺得這個路線安排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就像悉尼在舉辦奧運會的時候,讓人們走上那個大橋,那是一個觀光項目。我覺得在鳥巢上面,完全可以設計布道。我們也可以讓遊客到上面走一遍,從上往下看。這是有經濟效益的,也是和歷屆奧運會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