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賀勁松、張曉松、齊中熙) 在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在“兩會”召開前夕,回眸“十五”,一組組順利完成的指標令人振奮,一些未完成的指標催人警醒。盤點“十五”指標,傳遞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大信號。
信號一: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實現 與世界經濟的相互影響日益加深
截至2005年,“十五”計劃綱要確定的5大類40多項數量指標基本實現。2005年,國內生産總值超18萬億元,進出口總額超1.38萬億美元;當年新增就業970萬人,五年累計4368萬人……這些指標的超額完成,大大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結構進一步改善,新的三次産業比重為13.1:46.2:40.7,比“十五”制定的13:51:36更趨合理。與此同時,汽車、電子、建築和房地産、信息服務等産業飛速發展,形成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上了新臺階。到2005年,發電裝機容量突破5億千瓦;全國鐵路總營業里程達到7.5萬公里,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19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4.1萬公里。
此外,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十五”期間,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實際增長9.7%和5%,分別超過和達到預期目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説,這些順利完成的指標表明,中國擁有相當的物質技術基礎,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健康,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強勁。
與此同時,我國對外開放範圍擴大、領域拓寬,國際化趨勢明顯,GDP總量在全球的分量由3.8%提高到4.4%,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絡日益加深。特別是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外開放的規模和水平大幅度提高,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顯著增強。海外媒體評論説,中國在全球舞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信號二:部分指標未完成 凸顯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
盤點“十五”,一些重要指標並沒有完成,令人警醒。
據國土資源部初步統計,2005年全國耕地面積比上年進一步減少,而2004年這個數字已下降到12244萬公頃。這就意味著,“十五”計劃綱要確定的“到2005年全國耕地面積不低於12800萬公頃”的目標沒有實現。
“耕地面積減少,既有體制性的原因,也是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司長潘明才説。過去5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客觀上需要佔用大量耕地。但在這個過程中,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經濟增長,使新增建設用地一度處於失控狀態。
除耕地保有量外,還有一些重要指標未能實現。一類是佔比類指標,如2005年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佔GDP的比例可望達到1.3%,沒能達到預期的1.5%。這主要是因為GDP快速增長使分母比重加大,但也暴露出全社會科技投入不足。
另一類是減排類指標,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原計劃到2005年比2000年減少10%,但煙塵、化學需氧量等相當一部分污染物的減排量均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二氧化硫的排放量甚至還有所增加,達到2200多萬噸。這雖然與“十五”期間我國工業進程加快,特別是重工業高速發展有關,但也説明生態惡化的趨勢十分嚴重。
此外,還有一些非經濟類指標未能實現。如高中毛入學率,預期到2005年要達到60%。但據教育部初步統計,2005年高中階段在校生將近4000萬人,毛入學率只達到52%以上。
“分析‘十五’計劃指標完成情況,如期和超額完成的多是經濟增長指標,沒有完成的大多與協調發展有關。”民革中央主席何魯麗説,“這説明,在過去五年間,一些地方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問題關注不夠,一味重經濟建設、輕社會發展,對社會問題關注不夠。”
信號三:前進道路上面臨挑戰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任重道遠
“十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十一五”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但從完成及未完成的指標情況看,我國未來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制約因素和困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任重道遠。
專家指出,“十五”耕地、環境指標沒完成,反映出我們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在“十一五”期間不能轉入科學發展軌道,這些矛盾還有可能進一步加劇。
科技投入指標未完成表明經濟社會發展正受到科技瓶頸的制約。很多關鍵技術裝備如集成電路芯片85%、石油化工設備80%、數控機床70%長期依賴進口,自主創新能力亟待加強。
而一些指標雖然已經順利完成,但由於是長期性問題仍然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制約。如“十五”城鎮就業雖然超額300多萬完成指標,但現在每年就業崗位缺口達1400萬左右,就業壓力絲毫沒有減弱。
黨中央、國務院敏銳地抓住“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明確提出要居安思危,樹立憂患意識,高度重視這些矛盾和問題,並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明確提出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軌道。
“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同時明確“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耕地減少過多狀況得到有效控制。”
“這些指標的變化是對過去五年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的重要調整。”王一鳴説,“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並不是問題,關鍵是要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專家指出,“十一五”規劃建議提出人均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體現了黨和政府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視。同時,在主要目標體系中,涉及人民生活、群眾利益、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容大量增加。今後五年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實現重視環境資源的經濟增長,促進社會事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讓國民享受發展帶來的實惠——在“十五”期間顯現出來的矛盾,在“十一五”規劃中都有了明確的破解對策。在新的五年,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必將得到全面提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