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全面提升政府應急管理水平 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不斷完善>> 生物疫病應急防治取得進展
 
建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8月05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上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頻繁發生。近年來,我國相繼出現了非典型肺炎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建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體系,防疫于源頭,已成為當務之急。為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應急管理,2005年,本著“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處置”和“立足當前、謀劃長遠”的要求,我國從防疫于源頭出發,充分利用林業系統內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鳥類環志站、森林病蟲害防治站、自然保護區等現有機構,通過資源整合和功能合併,強化能力建設,拉開了我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建設的序幕。

    根據候鳥等野生動物在我國的分佈情況,在候鳥等野生動物重點聚集分佈區域,建立了第一批150處國家級、402處省級和450處地(縣)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監測站,布設監測點和巡查路線近萬處。未設立監測站的區域,按照《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的要求,將監測任務和責任逐級分解到基層林業主管部門,迅速建立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截至目前,全國各級監測站點專職監測人員已達8000余人,兼職監測員3萬餘人,初步組建了一支技術精湛、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監測隊伍。至此,一個以國家和省級監測站點為骨幹,地縣級站點為補充,人員較為完備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體系在我國初步建成,並迅即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工作中發揮出重要作用。2005年發生在青海湖、2006年發生在青海玉樹州隆寶鎮、果洛州瑪多縣及西藏那曲地區的候鳥高致病性禽流感事件都是由監測人員在第一時間發現,為將疫情撲滅在第一現場搶得了先機。(林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