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重慶直轄十週年>> 直轄後大事記
 
三峽文物保護工程的啟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8日   來源:近代以來重慶100件大事要覽


張飛廟

    隨著三峽建設工程的加緊,1996年5月,在國家文物局組織領導下,全國30余家專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開始了三峽庫區文物的調查和規劃的制定工作。2000年6月,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正式審批將三峽庫區1087處文物列入保護規劃,其中涉及到重慶庫區的文物項目有752處,包括地下文物506處,地面文物246處。按照三峽工程建設進度,從1997年至2003年,重慶市實施了二期移民階段庫區文物保護工作。2003年,三峽二期文物搶救保護工作圓滿完成了階段性任務,順利實施完成了三峽工程汛後提前蓄水至139米運行涉及的文物保護任務,並通過了國務院組織的現場驗收。2003年至今,重慶市三期移民階段的文物保護搶救工作,業已全面展開。

    重慶市的三峽文物搶救保護工作,已取得重要成果:完成了地下考古勘探500萬平方米,發掘63萬平方米;出土珍貴文物4 000余件,一般文物30 000余件;獲得了一批重要學術成果,初步建立了三峽地區史前文化發展序列。此中最為重要的是地面文物重點項目白鶴梁題刻、張桓侯廟和石寶寨的保護工作進展順利。

    白鶴梁題刻採用題刻的方式記錄了1 000多年間長江枯水的變化情況,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對象。2001年2月,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修潤先生提出以“無壓容器”方式對題刻密集區進行原址水下保護的新方案構想——即在白鶴梁題刻東區50米段的題刻密集區(包括重要題刻138則)構築水下保護體,灌注經過過濾處理的江水,通過循環水系統使保護體內水壓與外面長江水壓達到動態平衡,在保護體內設置參觀廊道與陸地連接,參觀廊道使用潛艇技術,以承壓窗口通視題刻,以系統解決今後保護、研究和參觀的功能需要。該設想得到了有關專家的認同。在朱鎔基、宋健等領導同志的親自關懷下,葛修潤先生主持開展了“無壓容器”水下原址保護方案的可行性研究。2002年10月,該保護工程的初步設計方案在北京通過專家評審,2003年1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同意工程設計方案。該工程總概算約1.23億元。

    白鶴梁原址水下保護工程由地面陳列館、交通廊道及參觀廊道、水下保護體由四部分組成。由於該工程只能在長江枯水季節進行施工,為確保三峽工程二期提前蓄水至156米的總體目標,工程必須搶在2006年汛前完成。

    該工程分A、B、C三個階段。2001年春,開展對白鶴梁題刻的留取資料階段工作;2002年春,開展對題刻的表面保護和梁體加固保護工程,2003年春,白鶴梁題刻加固工程通過專家驗收。2003年2月,經過工程招標,白鶴梁題刻水下保護工程A段工程正式開工,這一標段包括導墻基礎鑽孔工程和保護防撞墩工程,以及洗手梁、坳馬石炸礁工程。2003年上半年A標段工程全面竣工並通過驗收。2004年2月,水下保護工程的施工設計全面完成,3月,B段完成招標正式啟動。至當年6月,實施了對文物題刻的水下棕墊覆蓋保護,上、下游l臨時施工圍堰,上下游坡型交通廊道的開挖和砼補償層的澆築,以及對影響導墻施工的水下障礙物的全面清理。2005年1—6月完成了水下保護體導墻、穹頂、水平交通廊道、參觀廊道的製造安裝工程,為白鶴梁工程的全面完成奠定了基礎。2005年1月,白鶴梁題刻水下保護工程圍堰正式合龍。

    雲陽張飛廟又名張桓侯廟,始建於蜀漢末年,是為紀念三國名將張飛而修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及長江三峽著名旅遊景點。張飛廟與雲陽縣城隔江相望,依山取勢,造型雄奇,佈局嚴謹,經歷代修築擴建,形成了一組宏偉壯麗、獨具一格的古建築群。其建築由結義樓、字畫廊、正殿、助風閣、杜鵑亭、邵杜祠、望雲軒、得雲亭等組成。廟內還收藏有歷代碑刻、盈聯、字畫800余件,臨江石壁上刻有“江上風清”四個大字。

    張飛廟拆遷、復建保護工程于2002年8月18日正式啟動,該工程主要分為古廟拆卸和古廟復建兩大部分。拆卸工程11月下旬基本結束,同時進行防腐、防蟲害處理。復建基礎工程于2003年1月11日通過驗收。2003年1月至7月開始進行全面復建,整個復建工程全部進行原汁原味的復建,只張飛塑像由原來的泥像更換為青銅塑像,並於2003年4月23日落成就位。2003年7月17日,雲陽張桓侯新廟通過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驗收。2003年7月19日,搬遷重建後的張飛廟正式向遊客開放。

    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使張飛廟告別了沐浴千年風雨的飛鳳山,搬遷到雲陽新縣城對面的山麓下,它不僅保持了廟宇原有的特點,還增加了與古軍寨——磐石城遙相呼應的文化旅遊內涵,成為三峽旅遊的一道亮麗風景。

    石寶寨原地保護工程項目已完成初步方案設計,大昌古民居建築群搬遷工程于2005年初正式啟動。(譚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