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遏制土地荒漠化 科學發展看治沙>> 要聞
 
評論:強化科技支撐 全面提高防沙治沙整體成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5日   來源:林業局

    在全國各地全面貫徹全國防沙治沙大會精神的新形勢下,我們迎來了第十三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我國確定的宣傳主題是:“科學治沙”。

    加快防沙治沙步伐,要靠投入、靠政策,但是治得好不好、效益高不高關鍵要靠科學技術。在長期的防沙治沙實踐中,廣大科技人員和沙區幹部群眾,經過不懈地探索和實踐,圍繞“防、治、用”三大內容,總結出了包括封沙育林育草、流沙固定、沙地飛播造林種草、乾旱區防護林營建、圍欄輪牧等方面的100多項實用技術,形成了以防為主,固阻結合,生物技術為主,多種措施相結合的防沙治沙技術體系,對推進我國防沙治沙進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土地沙化仍是我國面臨的最嚴重的生態問題,對我國生態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對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造成巨大危害,防沙治沙任重而道遠。

    我國沙區自然條件嚴酷,經濟落後,又多為老、少、邊、窮地區。要在資金缺乏、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加快防沙治沙步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更有必要提高防沙治沙工作的科技含量,充分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科學技術在防沙治沙中的貢獻率。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防沙治沙大會”上,溫家寶總理作出了:“科學治沙、依法治沙、綜合治沙”的重要指示,明確指出,所謂科學防沙治沙,就是要遵循科學規律,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基礎科學和應用技術研究,總結和推廣先進的防沙治沙技術,探索科學防沙治沙的方法,提高防沙治沙效果。總理的重要指示,明確了科學治沙的內涵,提出了科學治沙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在具體工作中貫徹落實好總理的指示精神,加大防沙治沙的科技支撐力度,做到科學決策、科學防治,不斷提高防沙治沙的整體效益。

    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防沙治沙工作全局。在防治工作中,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正確處理防沙治沙與發展經濟的關係,統籌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形成防沙治沙促進經濟發展,經濟發展逆向拉動生態建設的良性循環。

    要遵循自然規律,分類指導,分區施策。我國沙區自然條件各異,必須實行分類指導、分區施策。對於沙漠綠洲周圍,要營建防風固沙林帶、林網,保護現有天然荒漠植被和綠洲;對於半乾旱沙地類型區,在保護好現有林草植被基礎上,通過大力開展造林種草、小流域治理和生態移民等措施進行綜合治理,適度開發利用沙區資源;對於青藏高原高寒沙地類型區,要保護現有自然生態系統,採取以封育為主要方式的綜合措施恢復植被,嚴禁不合理的開發。另外,對於黃淮海平原半濕潤和南方濕潤沙地類型區,要積極開展造林種草,大力發展速生豐産用材林和經濟林,實行沙地治理與資源開發相結合。

    要強化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要鼓勵針對防沙治沙的關鍵技術難題,開展多部門、多學科、多層次的聯合攻關。大力推廣適宜不同沙區生長的抗旱、抗寒、抗鹼、抗病蟲害的植物良種,以及先進實用的造林種草技術和治理模式。進一步健全防沙治沙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在不同沙化類型區建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探索、創新不同地區防沙治沙的政策機制、技術模式,科學指導全國的防沙治沙工作。 要加強科普教育,提高沙區群眾的科技素質。在幾十年的生産實踐中,我們已經積累並擁有了一系列防沙治沙實用技術和經驗,這是長期探索、不斷總結形成的十分管用的辦法。要加強宣傳普及,大力推廣和運用防沙治沙的成功經驗。要搞好技術培訓,讓廣大農牧民掌握植樹造林種草、經濟林果種植、特色養殖、舍飼圈養、節水灌溉等實用技術,提高防沙治沙科技水平。

    防沙治沙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偉大的事業,涉及沙區群眾的切身利益,搞好治沙工作,既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增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的迫切需要,也是拓展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空間的戰略任務;既是保護耕地、提高土地質量的重要基礎,也是改善人民生産生活條件、促進沙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農牧民增收的必然途徑;既是改善生態、保障生態安全的重大舉措,又是推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事關國家生態安全,事關中華民族的生存與發展,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需要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廣泛參與。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科學技術在防沙治沙工作中的極端重要性,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高度出發,強化科技支撐,不斷提高防沙治沙的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