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風雲二號05星發射成功 氣象服務水平再上臺階>> 我國氣象衛星應用情況
 
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建設情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07日 17時41分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從1999年開始發射的風雲一號02批氣象衛星是我國第一代極軌業務氣象衛星。星上遙感儀器由風雲一號01批試驗星的五通道增加到十通道。其中風雲一號C星在軌工作五年,大大超過兩年的壽命。2002年5月15日成功發射的風雲一號D星在風雲一號C星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改進,目前運行狀態良好。風雲一號C星和D星實現了極軌氣象衛星的雙星業務運行,是我國航天史上壽命最長、效益發揮最好、應用範圍最廣的極軌氣象衛星。

    風雲一號02批應用系統是一個集遙感、氣象、電子、通信、計算機等多學科、高技術于一體的大型工程系統,由我國自行設計建設。該系統成功解決了高速、大容量氣象衛星數據的實時採集和由廣州、烏魯木齊向北京處理中心的實時遠程傳輸問題,突破了衛星資料預處理、産品處理、存檔、分發、應用等關鍵技術,克服了雙星運行給應用系統帶來的技術困難,實現了系統的業務化穩定可靠運行,運行成功率保持在99.5%。風雲一號02批地面應用系統在接收處理我國衛星資料的同時,還可以兼容接收處理國外極軌氣象衛星資料。

    風雲二號衛星是我國第一代靜止氣象衛星,2000年發射的風雲二號B星為研究試驗衛星,2004年發射的風雲二號C星為業務應用衛星。相對01批衛星,風雲二號0 2批衛星掃描輻射計由三通道增加到五通道,探測儀器和衛星的性能指標都有了明顯改進。目前在軌運行的風雲二號C星工作狀態十分穩定。

    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是氣象部門在國內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共同建設完成的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大型遙感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系統包括指令和數據接收站、系統運行控制中心、資料處理中心、應用服務、計算機網絡及存儲和中小規模利用站六個部分。風雲二號衛星應用系統承擔了衛星業務測控、圖像觀測、數據接收、資料處理、轉發、存檔和服務以及DCP資料收集和空間環境監測數據接收處理等多方面任務。整個系統建設的技術難度大,工作環節多、運行可靠性和實時性要求高。經過“十五”期間的努力,風雲二號02批衛星應用系統技術狀態已經達到了國外同類衛星應用系統的先進水平。 (氣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