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風雲二號05星發射成功 氣象服務水平再上臺階>> 我國氣象衛星應用情況
 
氣象衛星在環境和自然災害監測中的應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07日 17時56分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一、洪澇監測。我國地處亞洲季風活躍地區,洪澇災害每年發生。作為國家級氣象衛星應用服務單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十五”期間通過跨部門聯合技術攻關,集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氣象衛星多光譜洪澇綜合監測系統。200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出現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澇災害。7月中上旬,由於持續大範圍降水,淮河流域幾大行洪蓄洪區相繼開始行洪蓄洪。風雲一號D星計算結果表明,氾濫水體面積達2200平方公里。對於這次淮河流域水災,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和安徽省局遙感中心對洪澇初期、洪澇中期、洪澇後期及退水全過程進行了動態跟蹤監測分析,生成水情監測報告12期,發送給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成為防汛的重要決策依據。其中一些水情監測報告以“重大氣象信息專報”的形式呈報國務院。

    二、乾旱監測。我國乾旱發生頻率高、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造成損失重。乾旱對農業的影響遠高於其他自然災害。“十五”期間,我國乾旱遙感監測工作從研究實驗階段發展到業務推廣階段,國家級遙感服務中心以及許多省份遙感應用部門已經具有實時生成和分發衛星遙感乾旱監測産品的能力。在近五年曆次重大旱災中,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向國務院、水利部門和各地政府提供了大量乾旱監測服務信息。2000年秋,廣西南寧地區嚴重乾旱,有268座小型水庫、452座塘壩、33%的河溪,相繼乾涸,農作物受災528萬畝,93萬人和63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南寧地區氣象部門預測出9月中至10月初將有幾次降雨過程,並抓住時機,組織增雨作業65次,發射催化炮彈近千發,作業區普遍降雨,旱情緩解,取得數億元的經濟效益。風雲氣象衛星在北京、河北、內蒙、吉林、江蘇等省市的抗旱工作中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2000年,吉林省持續高溫少雨,農業生産形勢嚴峻。吉林省氣象局利用剛剛發射的FY-1C氣象衛星資料對旱情進行了精細定量評估。評估結果于2000年7月16日以《重要氣象信息報告》的形式上報省委、省政府。省長在2000年7月26日的省委七屆四次全會上特別介紹了利用風雲氣象衛星遙感分析旱情的情況,對抗旱工作做出了戰略部署。由於準確掌握了旱情,抗旱措施得力,組織有效,極大地減小了乾旱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三、積雪監測。我國冬、春積雪雪水當量約1000億立方米,這是一筆可貴的淡水資源。融雪徑流是北方河流春汛的主要徑流補給,然而,大範圍過量積雪,又會造成交通癱瘓、威脅牧區牲畜安全過冬。氣象衛星可以準確地監測積雪的發生、發展和分佈,計算積雪面積並遙感積雪變化,預測其對農牧生産、交通運輸所帶來的可能的影響;提供來年河流徑流、旱澇、沙塵天氣強弱的預測信息。2000年—2001年冬季,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發生嚴重雪災,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利用我國極軌氣象衛星FY-1C資料處理生成了大量積雪監測産品,向新疆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提供了不同時間段的多時相積雪合成圖和單時次多光譜彩色合成圖。這些遙感信息成為政府客觀全面地了解雪災範圍及其影響程度的重要依據。北方各省市和自治區氣象局也廣泛開展了積雪監測服務。內蒙古氣象局“十五”期間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向當地政府提供雪情監測服務50余次;2001年冬季內蒙古東部發生了嚴重雪災,內蒙古氣象局以風雲氣象衛星資料為主監測東部各盟市積雪的分佈狀況,為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雪情遙感監測圖15份,發佈雪情監測分析報告6期;新疆氣象局已經運行了15年的氣象衛星積雪監測模式在“十五”期間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所提供的融雪量以及融雪的徑流量産品得到新疆自治區政府高度評價。在棉花種植決策中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四、森林與草原火情監測。我國森林面積15894萬公頃,平均每年發生森林火災上千次,火場面積數十萬公頃,死亡上百人,經濟損失10億元以上。風雲一號氣象衛星在森林和草原火情監測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十五期間國家林業局利用氣象衛星監測到森林火災萬餘起,跟蹤監測重大以上森林火災百餘次。由於風雲氣象衛星的應用,大大減少了由於未能及時發現森林火情造成的森林資源損失和火災撲救過程中的人力物力損失。目前,氣象衛星林火監測已經成為森林防火的一項重要技術手段,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以黑龍江省為例,“十五”期間當地氣象部門以我國氣象衛星為主監測森林火災,為防火部門提供火情分析圖像上千幅,涉及火點近萬個。先後成功地監測了2000年6月大興安嶺森林大火,2001年10月金水大火以及2001年9月至10月的濱南、金水等群發大火。在2002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林區發生的林區大火撲救過程中,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和黑龍江省氣象局遙感中心等單位利用氣象衛星資料,緊密跟蹤火情,及時將火情監測信息上報國務院、國家林業局防火辦、森林武警部隊指揮部、農業部草原防火指揮辦公室等決策部門。期間接收處理了氣象衛星(FY-1C、FY-1D、NOAA)和EOS衛星軌道85條;處理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原始林區衛星監測火情圖像90余張。生成《氣象衛星火情監測報告》18期。氣象衛星對火情的連續監測得到了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的要求,中國氣象局每日將生成的監測報告呈報國務院辦公廳。國家領導人對此次的林火衛星遙感服務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風雲氣象衛星在這次林火撲救工作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五、其它方面。氣象衛星的遙感監測信息還廣泛地應用在冰雹、大風、龍卷和寒潮天氣的預警預報;應用在全球雲量分佈、大氣臭氧層、火山爆發、城市熱島、地表水體分佈和沙漠及荒漠化的監測等多方面。大量的氣象衛星監測數據及其處理産品,被提供給眾多相關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軍事部門,得到了廣泛應用。 (氣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