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風雲二號05星發射成功 氣象服務水平再上臺階>> 風雲二號05星成功發射
 
風雲衛星牽動眾人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08日   來源:氣象局

    “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氣象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的福祉。今後在工作和生活中將會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氣象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12月8日,風雲二號05星發射成功後,應邀來中國氣象局參觀的國務院新聞辦七局處長姚俊梅博士説,“對於今天發射成功的這顆衛星,我今後會繼續關注。”

    據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地面應用系統副總師魏彩英介紹,這次風雲二號05星發射成功,將實現雙星觀測,一是能夠提高衛星觀測頻次,由現在的30分鐘觀測一次提高到15分鐘觀測一次;二是可以構成大範圍的觀測,對於我們國家包括西部地區在內的自然災害監測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三是實現立體觀測。同時可以互相備份,維持業務的連續不間斷。

    國家行政學院應急班學員、黑龍江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張明信是第一次來到中國氣象局。他説:“按照我的理解,這雙星觀測,就應該像是雙眼似的,與原來的一個‘眼’相比,現在能夠把問題看得更透徹一些,情況反映得更準確一些。像我們搞應急管理工作,自然災害的應急管理是其中的重要內容。而氣象衛星對自然災害的防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咱們國家是個水旱災害多發的國家。氣象信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副總工程師程濤説,“隨著更多的氣象衛星上天,咱們國家在氣象信息採集和監測的時效性、準確性,會有大的提高,從而會給防汛抗旱減災工作帶來更大的幫助。

    “與其他方式相比,氣象衛星監測森林火災,能夠實現多時次、全天候和大範圍監測,可以説是‘站得高、看得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家林業局森林防火預警監測信息中心副處長閆厚説,森林火災發生後,往往由於天氣影響,地面看火場看不全面,飛機不能實時起飛,這時候就要通過衛星實時掌握火災的發展態勢和撲救效果。

    他説,雙星觀測使衛星的監測頻次提高了一倍。這樣就能及時通過氣象衛星掌握火場雲係的發生發展態勢,尋找時機進行人工增雨,從而對撲救森林火災更加有利。

    “在我的腦海中1988年第一顆氣象衛星發射時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想想經過了幾代航天人和氣象人的不懈努力,中國的氣象衛星自力更生實現了從無到有,這是多麼大的變化!”和氣象衛星有著不解之緣的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原主任鈕寅生,難以掩飾自己的激動,他説:“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通過中國氣象人不懈的努力,在未來建設更為強大的天基監測系統。” (潘俊傑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