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2006年國務院部門重點工作回顧>>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取得成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3月19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2006年,我國共成功撲滅發生在內地的10起禽流感疫情,有效遏制了2005年10月以來禽流感疫情連片暴發、多點散發的態勢,有效阻止了青海和西藏候鳥疫情向家禽和人傳播。其他動物疫情也大幅下降。其中,口蹄疫疫情下降了33%,豬瘟下降28%,新城疫下降25%,豬鏈球菌病未發生大的疫情。主要工作措施包括:

    一是加大免疫力度,加強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組織制定了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方案,開展全國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和免疫大檢查。2006年,全國共使用各類疫苗超過700億羽(頭)份。

    二是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強化科技支撐。及時向國際組織通報有關情況,提出建立國際禽流感防控合作機制主張和建議,推進國際社會禽流感疫情信息和病毒資源共享。對越南、朝鮮和蒙古等周邊國家開展技術和物資援助。在研製出H5N1重組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禽流感-新城疫二聯活疫苗等5種疫苗基礎上,成功組織構建出變異毒株疫苗,建立了膠體金快速診斷技術。口蹄疫、狂犬病、豬藍耳病等其他危害嚴重的動物疫病疫苗研究也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加快動物防疫體系和獸醫法律法規體系建設,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動物防疫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已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全國動物防疫體系建設規劃》已經國務院批准下發。成立了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建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各地積極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目前,31個省區市中已有29個出臺實施方案,吉林等15個省份完成了省級畜牧獸醫機構改革。

    四是加大動物防疫投入,夯實動物防疫工作基礎。1998年以來,國家啟動了“動物保護工程建設規劃”,獸醫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37億元,實施以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西部冷鏈體系建設以及畜産品主産區建設,完善了動物疫病防治、執法監督、疫情監測以及防疫屏障四大體系。(農業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