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擴大國內需求 促進經濟發展>> 部門措施
 
今冬明春我國將有1500多萬農村人口喝上"安全水"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 姚潤豐)水利部副部長矯勇在近日召開的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會議上表示,今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200億元水利建設投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將優先安排50億元用於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可解決1500多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獲得安全的飲用水是人生存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權利,逐步改善自身的水環境也是農民群眾的基本要求。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司長王曉東介紹説,從新中國成立到1999年底,全國共建成各類農村供水工程300多萬處,累計解決了2.16億人的飲水困難。新世紀以來,特別是2000年9月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出後,我國政府針對到2000年底仍有3.79億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和飲水不安全,莊嚴地承諾在2015年前將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據水利部統計,2000年至2008年的9年間,全國共投入618億元,其中中央安排資金311億元,地方配套和農民群眾自籌307億元,解決了1.6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和不安全問題,基本結束了我國農村嚴重缺乏飲用水的歷史,促進了廣大農民群眾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産生活方式的轉變。“飲水安全工程,已經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事業發展中公共財政惠及最廣泛農民群眾的民生工程。”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為改善農民用水環境提供保障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被確定為需要加快建設的農村基礎設施項目。

    王曉東對此表示,今後5年,我國將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儘快讓2億多農民早日喝上安全水。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近年來“三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實現十七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五年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的目標,水利部將認真剖析各地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研究提出符合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特點和實際的技術標準、規範和政策措施,解決好技術、管理力量不足的問題。

    同時,要深化供水管理體制改革,落實管理主體和責任主體,健全規章制度,科學確定水價,積極探索建立對貧困地區和供水成本較高地區實行財政補貼水費的機制,鼓勵用水戶參與工程運行管理和維護。特別要加強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的行業管理和安全生産管理,確保用得起,管得好,長受益。此外,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完善城鄉飲用水水質監測網絡,加強水質監測和水環境綜合整治,努力減少面源和點源污染,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相關鏈結
· 水利部召開會議部署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 水利部:國家新增200億元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 水利部迅速貫徹落實中央擴大內需有關會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