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為幫助進出口企業和中小企業少受衝擊,重慶市近日出臺多項財政政策,為進出口企業、中小企業以及提前返鄉的農民工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的“過冬”方案。
重慶市在上半年適應性調控措施的基礎上,繼續實施出口獎勵政策,並提高補助標準。由1美元補助0.01元提高到0.02元。同時,為拉動中小企業出口,降低門檻要求,由當年出口額達100萬美元降為2008年、2009兩年出口總和達100萬美元也可享受獎勵政策。
在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方面,重慶市財政將增加外經貿融資擔保資本金,壯大擔保公司實力,拉動對外貿企業貸款擔保。
在提高企業規避出口信用風險、匯率風險能力方面,重慶市財政將加大對出口信保支持力度,對信保費資助比例由20%、30%分別提高到40%、50%,對融資業務的擔保費資助比例也由50%提高到70%,對短期出口信用證的保費按30%給予補助。
為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重慶市財政將新增日、韓、臺海航直達線補助。對“五定”快班輪補貼由0.8萬元/班次提高到1.2萬元/班次。對港口間集裝箱調箱作業費全額給予補助,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力度。財政支持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補貼額,則由原來的每個單位最高1.5萬元支持額提高到2萬元。 該市出臺的以上政策已全部從2008年12月1日起執行,預計2009年財政用於支持外貿出口資金將超過2億元,創歷史以來最高水平。
為幫助中小企業應對金融危機的衝擊,該市財政今年內共安排2.794億元資金,專項用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重點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貸款貼息等問題。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重慶政府多管齊下,一方面支持銀行、擔保公司和企業三方對接。繼續安排資金1.2億元注入三峽庫區産業信用擔保公司,安排1億元組建了重慶市園區工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增強了擔保公司擔保能力,完善了金融體系建設。同時,大力發展擔保機構,完善擔保體系建設。目前,該市開展信用擔保業務的信用擔保機構達55家,其中,國有擔保機構為33家,實收資本43.46億元,在保餘額達100億元以上。另一方面創新制度、放寬準入,通過批准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為中小企業“輸血”。該市財政根據擔保公司對中小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的實際擔保時間和額度,安排1500萬元資金給予擔保公司一定額度的補貼。該項政策出臺以來,擔保公司紛紛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擔保力度,共對100余戶中小企業進行了融資擔保,僅在11月,多家金融機構就為中小企業提供約260億元貸款,拉動銀行新增中小企業貸款達13億元左右。
同時,重慶政府指出,企業“過冬”,從根本上講,靠自身強健。宏觀經濟越不景氣,越有機遇,越要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加強産品創新和管理創新,多出新産品、新工藝、新標準。為此,重慶財政今年用於支持中小企業産業化項目、技術創新項目、都市工業園建設的專項資金規模就達到4440萬元,創歷年最高水平。
針對受金融危機影響而提前出現的農民工返鄉潮,重慶政府及時啟動了應急預案,把對農民工返鄉接受培訓看作是提升其素質的契機,及時安排960萬元專項財政資金,實施對返鄉農民工的技能培訓。該市將計劃培訓3.2萬人,培訓對象為自願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年齡在18-45周歲的重慶籍返鄉農民工。培訓時間為1個月(30天)至3個月(90天),補貼費用按平均300元/人標准將資金撥付給培訓區縣。同時,針對企業用工需求以及農民工的不同特點,該市在培訓項目的選擇上以“技能擇優”為原則,主要選擇用工市場需求大於供給的職業崗位工種,如電子元件、器械製造工,機械冷加工工、計算機工程技術人員、電子工程技術人員、裁剪縫紉工、電焊工、廚師等專業。而在對個體農民工的專業培訓上則以“量體裁衣”為原則,根據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喜好進行分類培訓,確保培訓一名、輸出一名、穩定一名。培訓機構還充分利用勞務輸出信息平臺,與接收單位開展定單、定向、定點免費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