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熱點專題
 
我國信息産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目錄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5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關於印發《我國信息産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
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目錄》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信息産業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各有關企事業單位: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掌握裝備製造業和信息産業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産權,攻克一批事關國家戰略利益的信息産業關鍵技術,研製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重大裝備和關鍵産品,實現我國信息産業自主創新與跨越發展,根據國務院發佈的《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要求,信息産業部、科學技術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制訂了《我國信息産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國家科技計劃和建設投資將對列入目錄的技術和産品的研製及産業化予以重點支持。對開發目錄中技術和産品的企業在專利申請、標準制定、國際貿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現將目錄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我國信息産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目錄

為貫徹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掌握裝備製造業和信息産業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産權,攻克一批事關國家戰略利益的信息産業關鍵技術,研製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重大裝備和關鍵産品,實現我國信息産業自主創新與跨越發展,根據國務院發佈的《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要求,信息産業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制訂《我國信息産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目錄》(以下簡稱“目錄”)。

自主知識産權,是指我國的權利人具有獨立支配權或相對控制權的知識産權,即我國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所依法擁有的、可以獨立地行使知識産權各項權能的知識産權,或雖然不擁有所有權,但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可以獨立行使知識産權各項權能,並能不受他人制約地進行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知識産權。自主知識産權的來源方式主要包括:自主研發或設計;受讓或受贈;企業並購或重組;獲得5年以上的獨佔許可。

關鍵技術,是指對突破我國信息産業發展瓶頸,提高信息産業設計製造水平,培育新産品和新業務,提升信息産業自主開發能力和整體技術水平,促進傳統産業改造,加速國家信息化建設,增強國防實力,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技術、共性技術和重大應用技術。

重要産品,是指技術先進,具備一定的産業化發展基礎,市場需求廣、潛力大,附加值高,可擴展性強,易用性好,成本低,對顯著提升我國信息産業全球産業分工地位、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具有重大作用的産品,其中也包括在較先進技術基礎上推出的服務産品。

目錄依據四項原則選取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

戰略需求原則:面向建設創新型國家和提升信息産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戰略需求,貫徹落實《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有利於解決事關我國信息産業發展的基礎性和戰略性問題。

重點突破原則:圍繞信息産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目標,針對發展瓶頸,面向重大應用,有利於實現對信息産業跨越發展有重要影響的技術突破,有利於促進對市場空間大、經濟效益高有重大作用的産品發展。

自主創新原則:鼓勵原始創新,加強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有利於提高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自主知識産權的數量和質量。

國家安全原則:保護國家安全、維護公眾利益,健全産品、網絡和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有利於實現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的自主可控。

目錄的編制以《規劃綱要》中涉及信息産業的重點任務為基礎,結合《信息産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以及《信息産業“十一五”規劃》確定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凝煉出13個重點技術領域:

集成電路,軟體,電子元器件和材料,顯示器件,光電器件和材料,電子專用裝備及儀器,計算機及設備,互聯網與通信,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數字音視頻,網絡和信息安全,導航、遙測、遙控、遙感,信息技術應用。

本目錄按“技術領域、關鍵技術、重要産品”進行編制,包括已擁有和未來應掌握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在同一領域分別列出,兩者之間不具有一一對應關係。根據信息技術發展趨勢,充分結合我國信息産業發展的需求,本目錄將適時更新,定期發佈,第一批目錄以“十一五”末期(2010年)的發展目標為重點。

國家科技計劃和建設投資將對列入目錄的技術和産品的研製及産業化予以重點支持。對開發目錄中技術和産品的企業在專利申請、標準制定、國際貿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以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知名品牌和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我國信息産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産品目錄(第一批) 

技術領域

關鍵技術

重要産品

一、集成電路

1) 32/64位CPU/DSP設計技術

2) 高速、高頻、低功耗設計技術

3) 軟硬體協同設計/驗證技術

4) 可測性設計技術

5) 可製造性設計技術

6) 系統級綜合/優化技術、驗證及驗證加速技術

7) 嵌入式系統芯片設計技術

8) SoC設計關鍵技術

9) IP核開發、驗證、評測和保護技術

10) 高速、並行測試技術

11) 集成電路微細加工工藝技術(0.25~0.09μm光刻技術、等離子刻蝕技術、離子注入技術和多層銅佈線技術)

12) 工藝模塊開發技術

13) 新型、高可靠、低成本集成電路封裝技術

14) 高速/高效引線鍵合技術

15) 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製造技術

1) 高性能32/64位CPU/DSP

2) 32位微控制器

3) 可編程邏輯器件

4) 移動通信(TD-SCDMA等)、數字音視頻(AVS)、信息安全、汽車電子、醫療電子、工業控制等領域專用集成電路

5) 智慧卡、無線射頻識別(RFID)集成電路

6) 模擬集成電路(射頻電路、高速高精度AD/DA、電源管理等)

7) 嵌入式處理器、存儲器及其相關IP核

8) IP核評測驗證系統

9) EDA設計工具

二、 軟體

1) 可信計算技術

2) 操作系統體系架構設計技術

3) 數據庫安全、管理與集成技術

4) 基於構件的軟體開發復用技術、構件庫管理技術

5) 集成辦公軟體技術

6) 中間件技術

7) 面向網絡的軟體開發技術

8) 開發工具的高度集成、倣真、模擬技術

9) 面向服務架構技術

10) 嵌入式系統軟體技術

11) IT服務管理支撐技術

12) 遊戲開發引擎技術

13) 數字媒體與內容管理技術

14) 軟體測試和質量保證技術

1) 高可信軟體平臺操作系統

2) 數據庫管理系統

3) 中間件

4) 辦公套件

5) 嵌入式系統軟體

6) 中文信息處理軟體、人機交互軟體

7) 信息安全軟體

8) 電子政務、電子商務、金融、電信、交通等領域/行業應用支撐軟體

9) 大型數字動畫與網絡遊戲軟體

10) 數字內容管理與分發軟體産品

11) 軟體開發、測試工具

三、電子元器件和材料

1) 大投料量、高均勻晶體材料製備技術

2) 大直徑晶體材料及外延片工藝生長和規模化生産技術

3) 低位錯密度的化合物半導體外延技術

4) 納米級粉體製備工藝技術

5) 低溫共燒工藝技術

6) 陶瓷薄膜生長技術

7) 微組裝技術

8) 高頻、高穩定、大帶寬、頻率器件設計和製造技術

9) 多層、柔性、柔剛結合和綠色環保印製電路板技術

10) 陰極可靠性增長技術

11) 真空電子器件的寬頻帶、高效率技術

12) 傳感器和敏感元器件技術

13) 新型綠色電池技術

1) 12英寸硅單晶與硅外延材料

2) 4~6英寸砷化鎵、磷化銦、碳化硅等寬禁帶半導體材料及外延材料

3) 高磁導率、高頻、大功率磁性材料

4) 高吸收、寬帶型的多功能屏蔽材料

5) 新型綠色電池(鋰離子、鎳氫、太陽能、燃料電池)及其材料

6) 超小型片式無源元件

7) 片式複合網絡和無源集成元件

8) 高可靠、高精度、高分辨率傳感器及敏感元件

9) 高頻、節能永磁無刷電機

10)片式高頻、高穩定、高精度頻率器件及其材料

11)微波元器件及材料

12)抗電磁干擾(EMI/EMP)複合元件

13)微波、毫米波器件

14)低溫共燒陶瓷基片

15)高密度互連多層、多層撓性、剛撓印製電路板和IC封裝載板;特種印製電路板

16)智慧、可編程、光MOS固體繼電器,42V汽車繼電器

17)高壓和超高壓真空開關管

18)硅基微型傳聲器和高保真、高靈敏度、低功耗電聲器件

19)高性能覆銅板、特殊功能覆銅板、高性能撓性覆銅板和基板材料

20)賤金屬電子漿料(Ni、Cu)及環保型(不含鉛、汞、鎘、六價鉻、PBB、PBDE)關鍵電子材料

四、顯示器件

1) 低溫多晶硅技術

2) 有機TFT技術

3) 液晶寬視角技術

4) 高發光效率,高分辨率,高效、節能PDP顯示屏製造技術

5) OLED/PLED關鍵工藝技術

6) 高清晰彩色LED顯示屏圖像處理技術

7) FED顯示技術

1) 大尺寸、高清晰度彩色TFT-LCD面板和模塊及其材料

2) 高清晰度彩色PDP面板和模塊及其材料

3) 有源OLED/PLED全彩色産品及材料

4) 小型前投顯示器件

5)  LCOS等新型顯示器件的關鍵件及系統

8) 高亮度、大功率和長壽命LED顯示

五、 光電器件和材料

1) 工業加工用高功率全固態激光器/光纖激光器技術

2) 高功率激光二級管光纖耦合和泵浦技術

3) 高效率半導體激光器技術

4) 色散補償技術(CD和PMD補償)

5) 新型紅外光學元件和高穩定性紅外光源設計製造技術

6) 熱成像通用組件設計製造技術

7) 新型功能圖像傳感器的設計、製造、檢測技術

8) 紅外焦平面探測陣列設計及製造技術

9) 半導體照明用LED設計、製造和封裝技術

10)藍寶石半導體發光襯底材料技術

11)全合成大尺寸光纖預製棒製造技術

1) 大功率固體、氣體、半導體激光器

2) 紅外探測器及材料

3) 高分辨率CCD

4) 下一代光網絡器件(平面集成波導功能器件、信道光譜和功率管理器件、動態可調諧色散管理器件、高速光開關陣列、可調激光器等)

5) 高亮度、大功率LED

6) 光電耦合器等光有源器件

7) 光電交換器件等光無源器件

9) 大尺寸激光晶體材料

六、 電子專用裝備及儀器

1) 193nm波長的ArF光源的浸潤式光刻技術

2) EUV光刻設備技術

3) 90~65nm水平等離子刻蝕設備技術

4) 薄膜淀積設備技術

5) 化學機械平坦化(CMP)設備技術

6) 超淺結低能摻雜設備技術

7) 兆聲波清洗技術

8) 等離子清洗技術

9) 高速精密主軸技術、

10)精密劃切與刀體運動精密控制技術

11)高速/高效引線鍵合技術

12)金屬有機物化學汽相淀積設備(MOCVD)製造技術

13)光刻分辨率增強技術

14)裝備工藝缺陷控制技術

15)超精密運動平臺技術

16)離子光學倣真與設計技術

17)等離子體多物理場倣真與設計技術

18)超精密光學加工與表面檢測技術

19)特種精密機械零件加工技術

20)電子儀器專用高速DSP設計/製造技術、高速D/A轉換技術、系統集成技術、高速ASIC技術、軟體技術

21)實時I/Q 基帶信號産生和調製技術

22) MPEG-X技術、DVB技術

23)高分辨率、低相噪頻率合成技術

24)數字化射頻、中頻技術

25)虛擬儀器技術

26)高性能、超寬帶矢量頻率捷變發生與分析技術

27)寬帶微波/毫米波技術

28)測試誤差模型修正技術

29)總線應用技術

1)用於點100nm線寬集成電路製造的光刻設備

2)用於點100nm線寬集成電路製造的等離子體刻蝕設備

3)用於點100nm線寬集成電路製造的薄膜生長設備(含CVD、PVD、ALD、VPE、MBE、ECP等)

4)用於點100nm線寬集成電路製造的平坦化設備(含CMP、SFP)

5)用於點100nm線寬集成電路製造的摻雜處理設備(含離子注入機、高溫擴散爐、快速熱處理設備等)

6)用於點100nm線寬集成電路製造的化學處理設備(含清洗、化學腐蝕設備等)

7) 8~12英寸集成電路後封裝設備及模具(含減薄、劃片、粘片、鍵合等)

8)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及檢測設備(含各種在線檢測設備)

9) 8~12英寸硅材料製備設備

10)硅基、化合物、寬禁帶半導體關鍵製造設備

11)金屬有機物化學汽相淀積設備(MOCVD)

12) 5代及以上TFT-LCD生産線製造設備

13)小型鋰離子二次電池、太陽能電池(含薄膜太陽能電池)關鍵製造設備

14)無鉛工藝的表面貼裝設備(含檢測設備)

15)微波/毫米波測試儀器

16) LXI測試儀器和系統

17)數字存儲示波器

18)頻譜測試儀器

19)電子干擾場強測試儀器

20)網絡測試儀器

21)新型電子元器件及顯示器件測試儀器

七、計算機及設備

1)高效率、超結點的體系結構技術和高速向量處理單元技術

2)超級計算機的系統設計與優化技術

3)大規模分佈並行I/O技術和海量數據存儲與管理技術

4)小型、便攜式計算機高密度組裝、散熱技術

5)新型的可擴展多核多線程高性能處理器微體系結構技術

6)可重構處理器體系結構技術

7)嵌入式計算機並行處理技術

8)面向網絡及嵌入式環境的語音合成技術

9)中文光學字符識別(OCR)技術

10)系統容錯技術

11)信息設備資源共享協同服務技術

1)超級計算機系統

2)高性能服務器、工作站

3)大容量、高密度(光、磁、半導體)存儲設備

4)嵌入式計算機

5)數字家庭産品

6)移動多媒體信息終端(PDA等)

7)新型輸入輸出(手寫、語音、圖像等)産品與系統

8)生物特徵識別産品及系統

9)環保打印耗材(墨水、墨盒、彩色相紙等)

10)電子娛樂遊戲産品與設備

11)金融(ATM、POS機等)、財稅(稅控收款機等)等系統

12)新型打印設備(彩色激光打印機、相片打印機、繪圖儀、噴繪機、多功能一體機等)及關鍵件

13)自動識別産品及系統(RFID、IC卡、條碼及讀寫機具等)

八、 互聯網與通信

1)安全可信互聯網技術

2)網絡溯源與分析技術

3)互聯網重疊網技術

4) IPv6核心路由器關鍵技術

5)移動IP技術

6)網格資源的動態管理技術

7)基於網格的協同工作技術

8)互聯網信息搜索與定位技術

9)新型互聯網域名解析技術

10)對等網絡(P2P)技術

11) NGI/NGN網絡組網技術

12) NGN業務平臺技術

13) NGI/NGN運營支撐技術

14) 新型編址與路由技術

15)大容量可控組播技術

16)未來承載網服務質量保證技術

17)下一代DSL接入技術

18)寬帶高速數字調製與數字解調分析技術

19)IPTV內容分發與存儲關鍵技術

20)固定網與移動網的融合性技術

21)信息無障礙技術

22)家庭網絡關鍵技術

23)傳感器網絡關鍵技術

24)下一代網絡測試技術

25)寬帶/高頻/激光衛星通信技術

26)光通信高速編碼和調製技術

27)基於光傳送網(OTN)的交叉技術

28)超長距離傳輸技術

29)光網絡智慧管理和控制技術

30)新型光網絡和業務生存性技術(含多業務控制協議和保護機制等)

31)新型光交換和光路由技術

32)多業務封裝、多業務承載及多業務多粒度交換技術

33)大容量光交叉技術

34)光緩存和光分組同步技術

35) FTTx技術

36)大對數光纖成纜技術

37)新型光網絡測試技術

 

1)支持IPv6的網絡産品

2)新型互聯網路由、交換及接入設備

3)互聯網網絡管理系統

4)網絡遊戲産品與系統

5)高安全性、智慧化網絡存儲系統

6)安全、可信的域名解析服務器(DNS)

7) P2P業務通用平臺與系統

8)互聯網新型業務與應用

9)軟交換組網設備

10) IMS組網設備

11)新型高性能路由與交換設備

12)承載網網絡邊緣控制設備

13)流媒體核心網絡控制設備

14) xDSL設備

15) IPTV業務及其測試系統

16)短信網址業務

17)固定網與移動網的融合型業務

18) NGN業務平臺及關鍵業務(含即按即説業務(PoC)、多媒體彩鈴、多媒體會議等)

19)NGN運營支撐系統

20) NGN測試系統及檢測設備

21)接入網統一網管系統

22)家庭網關、家庭網絡管理系統、家庭網絡應用平臺

23)低成本的傳感器網絡和實時信息處理系統

24)寬帶/高頻/激光衛星通信系統

25) 40Gbit/s及其以上速率TDM設備、DWDM設備

26) OTN設備

27)可重構光插分復用(ROADM)設備

28)超長距離WDM傳送設備

29)基於OTN、波長、光纖的自動交換光網絡設備

30) T-MPLS設備

31)基於WDM、OTN的多業務傳送平臺

32)傳送網承載以太網設備

33)光交叉連接設備

34)光突發交換産品、光分組交換産品

35)寬帶無源光網絡設備(含EPON、GPON、WDM-PON等)

36)光網絡管理系統

37)光網絡優化工具與測試設備

九、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

1) TD-SCDMA HSPA和MBMS技術

2)新型移動通信終端關鍵技術(含終端操作系統、中間件、終端業務平臺等)

3)新型移動通信終端綜合測試技術

4)基於OFDM的無線多址調製技術

5)智慧天線/MIMO/天線陣技術

6)干擾協調技術

7)多跳接力技術

8)軟體無線電技術

9)自適應編碼調製、檢測與均衡技術

10) SCDMA無線用戶環路技術

11)新型寬帶無線接入技術

12)數字集群通信系統關鍵技術

13)移動業務資源管理技術

14)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含UWB)

15)無線充電技術

16)快速無縫切換等異構網絡技術

17)移動軟交換、移動智慧網關鍵技術

18)移動管理技術

1) TD-SCDMA、LTE、UMB、IMT-Advanced關鍵設備(含移動無線子系統、移動分組域設備、直放站、智慧天線等)

2) TD-SCDMA生産/網絡工程測試用設備

3)移動通信網絡規劃、優化工具

4)新一代寬帶無線接入設備

5) 手機電視業務、關鍵設備、測試系統

6)移動互聯網業務

7)移動綜合業務平臺

8)移動業務運營支撐平臺

9) 智慧移動通信終端

10)基於寬帶移動通信的新業務與應用

十、數字音視頻

1)音視頻編解碼技術

2)數字演播室技術

3)數字電視信道編碼技術

4)數字電視同步轉發技術

5)數字電視地面傳輸技術

6) 數字電視接收技術(機卡分離技術、網絡互動電視接收技術)

7) 數字電視用戶管理、節目信息管理技術

8)數字音視頻加密與版權保護技術

9)高清晰音視頻接口技術

10)圖像處理技術

11)光盤存儲技術

1) AVS的編解碼設備

2)音視頻廣播電視節目製作設備

3)直播衛星數字電視傳輸系統設備

4)數字有線、地面電視信道傳輸設備

5)數字廣播電視發射設備

6) 廣播級數字視頻光接收機

7)基於機卡分離的數字電視接收機頂盒與一體機

8)高清晰平板電視機

9)數字電影節目製作、傳輸、放映設備

10)數字版權保護系統

11)高清晰度數字視盤播放機及錄像機

12) 數字內容保護接口産品

13) 數字電視測試設備與系統

十一、網絡和信息安全

(略)

(略)

十二 導航、遙測、遙控、遙感

1)星載設備、地面系統時鐘精密同步(納秒級)技術

2)高精密偽碼快速捕獲和精密測距技術

3)多站(地面)、多星業務管理技術

4)多目標跟蹤、測控技術

5)星-地網絡資源的測控管理技術

6)超高速率數據傳輸與測控業務的一體化技術

7)微弱測控信號接收與編碼技術

8)高功率密度的微波信號産生和發射技術

9)自主全球定位關鍵技術

1)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2)空間測控系統

3)空間數據處理系統

4)多功能汽車導航定位系統

5)便攜式導航定位系統

6)兼容性衛星導航接收系統

7)導航衛星完好性監測系統

8)空管系統

9)氣象雷達

十三、信息技術應用

1)電子商務與物流自動化技術

2)高性能數控機床自動控制技術

3)數字化企業管理技術

4)電力電子關鍵技術

5)精準農業與信息化關鍵技術

6)城市應急和聯動服務關鍵技術

7)城市多維建模與模擬技術

8)數字化醫療技術

9)汽車計算平臺技術

10)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技術

11)郵件高速分揀自動控制技術

1) 電子商務軟體與系統

2)農業精準生産、動態監測、可視化信息服務等系統

3)城市應急聯動與社會綜合服務系統

4)社區公共服務平臺系統

5)數字化醫療産品及系統

6)汽車電子産品與計算平臺

7)智慧交通設備及管理系統

8) 物流公共信息平臺系統

9)金融、商業、財稅信息化系統

10)服務於安全生産的信息系統及産品

11)郵政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

12)郵政金融系統、電子郵戳系統、數字郵資系統

13)郵政智慧高速分揀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