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第十七個全國“土地日”>> 保護耕地
 
耕地,我們的命根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6月13日   來源:國土資源部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歷來敬天惜地,天為父,地為母,厚德載物的大地是一切生命物質的背景,后土聖母的地位顯赫而神聖。我國民間還把農曆二月初二定為土地神的生日,每年的這一天,都要供拜享祀,娛神祝壽。

    耕地是最寶貴的自然資源。耕耘了幾千年,經歷了無數次天災人禍,中華民族世代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耕地,是我們生命的根基。然而,目前我們卻以僅次於核爆炸的力量摧毀著它。1996年,我國有耕地19.5億畝,可是,2006年我國耕地就已減少到了18.27億畝,10年裏凈減少1.24億畝,平均每年減少1240萬畝,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數字之大叫人後怕!耕地銳減已成為危及我國糧食安全的最大隱憂。我國的耕地是最負重的土地。

    今年北京的三月,是春天的盛會。“節約集約用地,不僅關係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而且關係國家長遠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問題上,我們絕不能犯不可改正的歷史性錯誤,遺禍子孫後代。一定要守住全國耕地不少於18億畝這條紅線。”溫家寶總理的講話擲地有聲。這是迄今為止,泱泱大國總理在莊嚴的人大會上,關於土地問題最具憂患意識的陳述和最具震懾力的呼告。

    總理在憂心如焚。18億畝耕地紅線,我們還能堅守多久?我是一名國土資源工作者,在恪守天職的同時,有困惑茫然,有無所適從。時有相識或陌生的人來打探:你們還有好地供嗎?經常參加各種招商引資談判會,就土地供應作著自己都心虛而無奈的承諾;常常被一紙文件任命為重點工程的徵地拆遷負責人,帶著大家在各個工地疲於奔命——守望者成了賣地人。

    在“政績是硬道理”的考核機制下,中央和地方在土地問題上會反復博弈較量,稍有不慎,紅線有可能變成彈簧線。不信?總理的講話還餘音在耳,有的地方就傳來雜音。有人説農民種糧食永遠富不了,停止批地就會錯過發展機遇;有人説糧食主産區之所以落後,就在於二、三産業不發達,要發展就要上項目;有人甚至説,一個縣不種一粒糧食,也不會影響國家糧食安全。有的地方打著“經營城市”的旗幟,不斷重復著“佔地收益—再佔地—再收益”的路子;有的地方把城市的邊緣向外一擴再擴,大片耕地頃刻間變成馬路、廣場和住宅;有的地方把土地利用規劃一改再改,基本農田都劃到了山頂……

    發展經濟沒有錯。是奢侈還是節儉地使用耕地資源,我們應有清醒的選擇。

    好多年前,一位學者面對耕地銳減的形勢,曾發出“中華大地二百年後不耕不種”的警告。果真到了不耕不種、不稼不穡的那一天,中國人怎樣活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大地無言,紅線可畏。耕地珍貴,卻一去不返,家園可愛,而不堪不擊。為了好好地活著,我們切不可逾越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

    堅守紅線必須腳踏實地,保護耕地必須小心翼翼。(石紹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