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 地方學習貫徹
 
青海召開研討會學習十七大精神促經濟社會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2日   來源:青海日報

    11月29日至30日,青海省委中心組“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促進青海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專題研討會在西寧召開。

    專題研討會的主要任務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進一步研討事關青海未來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統一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的安排部署上來,努力把學習的體會和成果轉化為謀劃明年工作思路、推進新青海建設的措施、領導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本領,為即將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三次全體會議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會上,大家進一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研討事關青海未來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深入思考話發展、一心一意謀未來,會議始終在熱烈的研討氛圍中展開。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黨員副主任,省政府副省長,省政協黨員副主席,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參加研討或提交了書面發言。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秘書長,省委、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委有關部委和省直有關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省委書記強衛主持了研討會。

    會上,大家一致認為,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舉國關注、舉世矚目。十七大科學回答了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中國共産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我們要深刻領會十七大精神實質,把思想統一起來,把力量凝聚起來,為實現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奮鬥目標和工作任務而紮實努力。

    關於正確分析和把握形勢

    省委書記強衛認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就要秉承審時度勢的科學精神,對青海的自身方位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把握。當前,全省總的形勢是好的,但是要清醒地看到,我們還面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現實的壓力。一方面,我們與發達地區甚至與西部其它省區的發展差距非但沒有縮小,有些方面還在不斷拉大。另一方面,我們自身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有的已經比較嚴重地制約了發展。在總體上,我們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較低層次,全省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加快發展的任務仍然很重。面對這樣一個基本省情,我們不能妄自菲薄、自甘落後,而必須堅定信心、倍加努力。我們既要按照十七大的要求,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始終清醒地面對壓力和困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到縮小差距、加快發展上,使我們在全國新一輪發展高潮中不落伍、不掉隊。同時,更要看到自身的優勢和潛力,切實抓住黨的十七大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國家重視青海藏族居住區發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機遇,進一步振奮精神,埋頭苦幹,努力實現跨躍式發展。

    省委副書記、省長宋秀岩認為,過去的五年是青海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人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但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到,由於青海的特殊省情,我國整體呈現的階段性特徵在青海表現得更為突出,“兩個沒有變”的狀況在青海更加明顯。深入分析我省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目的在於進一步深化對省情的認識,既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城鄉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又看到差距和問題,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增強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既樹立自信意識,不甘落後,又做好長期艱苦奮鬥的準備,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著力擴大經濟總量,提高人均水平,增強綜合實力。當前,青海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支撐我省又好又快發展的大環境穩中趨好,支撐我省又好又快發展的新條件正在形成,支撐我省又好又快發展的自身條件在逐步改善,但是,在發展速度、發展質量、發展環境、自身條件和區域發展上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趨利避害、未雨綢繆,全力推動青海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

    宋秀岩同志説,黨的十七大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在推動科學發展上提出了許多新思路、新觀點、新要求和新舉措。我們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進一步明確今後的具體奮鬥目標,提出改革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切實把握髮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提高發展質量。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沈何認為,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是把握十七大精神的一把鑰匙和關鍵所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指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最根本的是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刻學習領會黨的十七大關於科學發展觀的論述和要求,緊密結合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指導思想,必將進一步增強我們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必將進一步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

    副省長馬建堂認為,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任務和目標,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也確定了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的戰略部署。青海要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改革發展的任務還很艱巨、很緊迫;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更好地實現優勢資源轉換戰略,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工業發展與節能減排的關係,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繼續以項目工作為核心,通過推進資源、技術、資本更好的結合,狠抓規劃、前期、招商、建設幾個環節,更好地推進項目工作;要抓住找礦、配礦、活礦、引進戰略投資者、打造融資與股權運作平臺等五個關鍵環節,繼續深入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要抓好年末和明年的幾項具體工作,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永忠認為,我們必須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現階段的青海,堅持科學發展、保護生態、改善民生三大任務,就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現實要求和具體體現。

    副省長駱玉林認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大力調整對外貿易結構,加快市場體系建設步伐,加大市場監管和服務力度,健全和完善發展促進體系,積極開拓和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實施經營主體多元化、市場多元化、貿易方式多元化、人才強商和名牌戰略,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和開發區經濟發展,進一步推進全方位對外開放,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做出新貢獻。

    省政協副主席陳瑞珍認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不動搖;就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在改善民生上多做文章;就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不斷探索建立並完善幹部政績的科學考核體系。

    關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強衛同志説,近年來,我們大力發展特色産業、重視園區發展、推進循環經濟,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上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但是結構性矛盾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在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加速轉型的時期,就要在繼續加大投資力度和項目引進力度的同時,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著力推進“三個轉變”、整體提升我省經濟發展的水平,這對我們來説任務異常緊迫繁重。

    宋秀岩同志説,要著力壯大提升特色優勢産業。堅持工業主導地位不動搖,加快實施資源轉換戰略,引進和培育強勢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發展循環經濟,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在發展特色農牧業上,牧區要大力推進草原生態畜牧業,農區要大力發展設施畜牧業和特色種植業;在發展服務業上,堅持以高原旅遊名省為引領,吸納人流物流,聚集發展要素,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拉動能力。

    關於推進新農村建設

    強衛同志説,近年來,我們立足省情實際,尊重規律、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特色農牧業有了較大起色,向規模化、專業化、區域化方向發展的趨勢加快,有力地促進了農牧民的增收。對我省來説,發展現代農牧業、繁榮農牧區經濟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提高農牧業産業化和組織化水平,提高農牧民抵禦市場風險、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加大投入、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科技支撐的同時,進一步研究如何加強對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壯大農牧民經紀人隊伍的政策支持;進一步研究推廣龍頭企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産供銷一條龍等多種模式;進一步研究建立和完善農牧業産業化經營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研究按照依法、有償、自願的原則,推進土地草場流轉機制改革;進一步研究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等等,從而推進傳統農牧業加快向現代農牧業轉變。

    副省長鄧本太認為,我省發展現代農牧業和推進新農村建設,要突出抓好八項工作:進一步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牧業;大力發展設施農牧業,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加快農牧業産業化步伐,提高農牧業綜合效益;堅持強化基礎,大力改善農牧民生産生活條件;推進科技進步,提高科技對農牧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堅持可持續發展,履行好保護生態的重要責任;堅持城鄉統籌,大力推進百萬農牧民的轉移就業;堅持民生為先,大力推進扶貧開發。

    關於建設生態文明

    強衛同志説,現階段,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一是生態環境保護,二是資源能源節約。這兩方面對青海來講任務都很重,需要認真對待。

    省委常委、副省長李津成認為,青海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不僅具有資源優勢,而且具有生態優勢,在全國佔有無與倫比的重要生態地位。搞好青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科學定位,搞好主體功能區規劃;突出重點,加強城鄉統籌;以重大項目為載體,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宣傳教育,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洛桑認為,要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加強申報項目和組織實施的能力,保持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宣傳報道力度,制定鼓勵支持政策,力所能及地增加一些投入,增強生態環境監測能力,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工作。

    關於優化發展格局

    強衛同志説,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四區兩帶一線”的區域發展格局,是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精神的。下一步,要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進一步優化“四區兩帶一線”發展格局。總的思路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按照“四區兩帶一線”的總體佈局,進一步明確發展的側重點和主攻方向。

    宋秀岩同志説,我省不同區域在自然環境、地貌類型、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方面的差異性特徵十分明顯。為此,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形成主體功能區的新要求,根據我省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重點開發區、優化開發區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和發展潛力,因地制宜,科學確定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統籌謀劃全省的經濟佈局、人口分佈、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城鎮化格局,明確各地區的開發方向,調控開發強度,規範開發秩序,完善開發政策,逐步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局面。

    省委常委、西寧市委書記王建軍認為,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把西寧建設成為綜合經濟區,我們要努力實現“六個更加”,即:更加主動地做綜合經濟區的實踐者、推動者、建設者;更加努力地改善民生,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加注重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形成城市特色;更加紮實地抓好基層基礎工作,保持西寧發展的內在活力;更加關注精神文明建設,繁榮發展文化事業,提升城市軟實力;更加有力地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西寧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關於文化青海建設

    強衛同志説,青海民族文化資源豐富,這是我們的一大優勢。如何開發利用好文化資源,使之成為凝聚全省力量的重要平臺,成為提升青海形象的重要載體,是青海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要在深入挖掘青海地方民族文化資源的基礎上,研究如何進一步把文化建設與推進對外開放結合起來,把文化産業與旅遊、體育等行業發展結合起來,把文化建設與人民群眾增收結合起來,通過實施文化項目和品牌帶動戰略,進一步唱響叫響青海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把青海特色民族文化不斷推向全國、推向世界,以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促進青海形象的大提升、大進步。

    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曲青山認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關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精神,從省情出發,應明確文化在新青海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響亮地提出建設“文化青海”的口號,確立“文化青海”的發展目標。要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調研,科學編制,做好“文化青海”建設規劃工作;二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鞏固全社會共同的思想基礎;三是深入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努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生態;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繁榮文化事業;五是大力扶持發展文化産業,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六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進文化創新;七是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形成文化建設合力;八是加強隊伍建設,為“文化青海”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副省長吉狄馬加認為,今後五年,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堅持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堅持把建設的重心放在基層和農村牧區,充分利用現有設施,統籌規劃、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實施,著力改善農村牧區和城市社區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著力提高公共文化産品供給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基本文化權益,推動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協調發展。

    關於發展民主政治

    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穆東升認為,各級群團組織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切實做到把工作重心定位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的大局上,定位在黨中央和省委的新要求上,定位在廣大群眾的新期待上,扎紮實實做好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和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工作,努力實現促進發展上有新作為,引導群眾上有新進展,服務群眾上有新成效,特色工作上有新亮點,組織建設上有新突破,自身建設上有新發展,在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中更好地履行職責,擔當重任,貢獻力量。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姚湘成認為,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必須把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保證人民當家做主、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人大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絡人民群眾的橋梁作用,保障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依法行使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民主權利;必須推進人大常委會民主決策,堅持集體行使職權,充分發揚民主,在人大各項工作中切實體現人民的意志和願望;必須重視基層民主,發揮人大工作在基層民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玉林認為,要重視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大力推進基層民主,切實促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對行政、司法權力的監督制約。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高永紅認為,我們必須全面貫徹落實《民族區域自治法》,切實保障各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權,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省政協副主席趙啟中認為,各級政協要圍繞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方針,發揮人民政協和諧屬性,把握省情實際,突出界別作用和委員主體作用;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切實抓好自身建設,努力開創全省政協工作新局面。

    關於注重改善民生

    強衛同志説,在改善民生方面,我省要做的工作還很多。在鞏固、完善和發展已經取得的社保、醫療、教育等民生工作成果的同時,特別需要高度重視解決好我省的就業問題。解決就業問題,政府既要通過創造公益崗位、發展經濟等各種措施千方百計地增加就業機會、改善就業環境,也要加強就業觀念教育,大力實施民眾創業戰略,鼓勵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宋秀岩同志説,我們要繼續堅持把有限的財力最大限度地向社會事業傾斜,向民生領域傾斜,形成政策、資金、項目的合力,加快解決群眾生産生活中的突出問題,努力使各族人民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就業有崗位。

    省委常委、副省長徐福順認為,我省民生工作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宗旨,針對工作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效整合各項社會保障政策資源,探索建立覆蓋城鄉、標準有別、管理規範、功能完備有效的低保、失業、就業聯動機制,強化基礎、提高能力,著力改善社會弱勢群體的社會環境。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與全省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以貫徹實施《促進就業法》為契機,健全和落實好各項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社區建設,全面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和質量。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玉蘭認為,在新的形勢下,必須加快完善社保體系,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國明認為,要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加關注民生。要不斷提高公共服務類支出比重,集中財力確保省委、省政府重大戰略決策和重點項目支出需要,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證。

    關於維護社會穩定

    強衛同志説,要緊緊抓住利益協調這個維護穩定的關鍵點,加快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利益調節機制。重點要通過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和權益保障機制的建設來改進社會管理、加強社會建設。只有這樣,才能抓住實現“三個最大限度”的要害。

    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書記李鵬新認為,要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係,牢固樹立抓穩定也是抓發展的理念;要把是否有利於促進和實現社會和諧作為衡量政法工作的重要標準;要把協調利益關係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著力點;要始終堅持把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作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牢固樹立全面動態可持續的穩定觀,正確處理打擊和保護、懲治和預防等重大關係;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突破長期影響和制約政法工作的體制性障礙、機制性束縛和保障性困擾,力爭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突破,為推動政法工作創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省委常委、省軍區政委李炳仁認為,省軍區肩負的使命任務,決定了任何時候都必須想各族人民之所盼、急各族人民之所難、幫各族人民之所需,始終與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忠實履行維護社會穩定的神聖使命,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做出新貢獻。

    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多傑熱旦認為,要把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基礎來抓,努力開創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局面;把深入開展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教育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關鍵來抓,努力開創民族團結和諧的新局面;把培養少數民族幹部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長遠措施來抓,努力實現人盡其才的新局面;把查擺和解決影響民族團結的突出問題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著力點來抓,努力實現民族地區長治久安的新局面;把做好宗教工作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環節來抓,努力形成宗教為民族團結、社會進步服務的新局面。

    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劉曉陽認為,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必須健全社會主義法治,充分發揮法治在促進、實現、保障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人民法院工作必須在構建和諧司法、司法保障民生和樹立司法權威方面,努力取得新進展,進而推動法院工作全面發展。

    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劉曉認為,要自覺將檢察工作置於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之中,牢固樹立為大局服務的意識,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更加深入地實踐“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和“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執法水平和辦案質量”的總體要求,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維護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

    關於深化改革開放

    強衛同志説,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建設服務型政府。要把重點放在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上,在更深層面上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以及政府與仲介組織分開,特別是要在完善政府主導作用的同時,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在招商引資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

    宋秀岩同志説,沒有持續的解放思想,沒有持續的改革開放,就沒有青海今天的發展成就,要繼續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不斷解決阻礙發展的守舊觀念,不斷破除阻礙發展的體制障礙。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大力推進自身優勢資源同國內外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的有效對接,引進一切有利於發展的要素,形成開放型經濟的新格局。

    省政協副主席馬福海認為,政協組織、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一定要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堅定不移地做改革開放的擁護者、推動者和促進者。要毫不動搖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團結動員各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為促進改革開放做貢獻。

    關於加強黨的建設

    省委副書記駱惠寧認為,在新形勢下,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使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為科學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組織保障。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始終圍繞黨的中心任務來加強黨的建設,使我們黨更好地完成執政興國的歷史使命;必須緊緊抓住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這一主線,把黨的各方面建設的成效體現到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來,使我們黨始終引領發展進步的潮流;必須充分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高度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和人才工作,緊緊圍繞科學發展育人選人用人;必須全面把握黨建工作的總體部署,堅持統籌兼顧,努力做到“五大建設”相互協調,當前與長遠相互統籌,確保黨的建設持續健康發展;必須善於用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黨建中的難題,在解決新問題中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理論創新、工作創新和制度創新,使黨的建設符合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必須強化各級黨組織的責任,切實提高治黨管黨水平,為完成黨的自身建設任務、推動黨的事業不斷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駱惠寧同志説,明年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的重要一年。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做好黨的工作,對全省廣大黨員和各族群眾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動新青海建設,意義重大。明年我省黨建工作要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委關於加強黨的建設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主線,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工作舉措,狠抓任務落實,紮實做好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各項工作,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理論創新、工作創新和制度創新取得新成績,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提供可靠的政治、組織和人才保證。明年要紮實抓好九項工作: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面加強思想理論建設;啟動新一輪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不斷提高幹部素質和能力;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繼續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統籌抓好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推進黨內民主建設,增強黨的創新活力和團結統一;形成城鄉一體的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優化組織設置、擴大組織覆蓋、創新活動方式,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繼續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進一步貫徹落實責任制,切實加強對黨建工作的領導,不斷推進我省黨建工作與時俱進,提高水平。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仁青加認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紀檢監察機關應牢牢抓住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兩個重點”,全面履行好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執行情況的檢查、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這兩項工作任務,突出抓好作風建設、廉政教育、制度落實、案件查處等重點工作,轉變工作方式,創新工作方法,抓重點、抓典型、抓載體、抓落實。

    學習的目的全在於運用,思考的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兩天來,大家圍繞主題,結合實際,深入思考,踴躍發言,研討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正如強衛同志所説的那樣,通過研討,大家不僅進一步加深了對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想、重大觀點、重大部署的認識、理解和把握,更重要的是,大家緊密結合青海實際,運用黨的十七大精神客觀地總結了經驗,正確地分析了形勢,創造性地提出了許多推進青海工作的思路、措施和辦法,為我們加快新青海建設進一步奠定了紮實的思想基礎、認識基礎和工作基礎。大家表示,要以這次研討會為契機,不斷把全省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活動引向深入,推動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建設取得新進展。(莫自才 郝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