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縮小地區間教育差距>> 繼續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
 
加強西部農村地區教師隊伍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5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一是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通過公開招募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兩基”攻堅縣縣以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任教,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教育工作,逐步解決農村師資力量薄弱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2006年共招聘特崗教師16325人,已于秋季開學時全部到崗任教。中央財政按照人均年1.5萬元的標準,提供約2.5億元專項資金用於特設崗位教師工資性支出。

    二是推進實施“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通過推薦免試生、教育碩士培養和農村支教相結合的途徑為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中學培養骨幹教師。2004、2005年共招收1125名優秀本科生到中西部19省291個國家貧困縣中學任教。2006年擴大規模,招收1200余名優秀本科生到農村中學任教。

    三是大力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2006年2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大力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的意見》,對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師資力量工作做出部署。《意見》印發以來,各地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採取組織大中城市教師支教、縣域內城鎮教師定期支教、組織高校畢業生支教、師範生實習支教等措施,並出臺了相關保障政策。

    四是積極組織西部地區中小學教師在崗培訓。2003—2007年,教育部啟動實施了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的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計劃。目前,民族地區中小學教師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一輪不低於40學時的新課程崗前培訓。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計劃已在各地全面展開。2005年4月正式啟動“全國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計劃在3-5年時間內,利用多種途徑和手段,組織全國中小學教師完成不低於50學時的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技術培訓,使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高。2006年8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啟動實施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劃的通知》,啟動實施全國中小學班主任培訓計劃,明確從2006年12月起,建立中小學班主任崗位培訓制度,要求今後凡擔任中小學班主任的教師,在上崗前或上崗後半年時間內均需接受不少於30學時的專題培訓。(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