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縮小地區間教育差距>> 認真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
 
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的建設模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12月15日   來源:國務院辦公廳

    工程採用了三種建設模式:

    一是教學光盤播放點。配備電視機、DVD播放機和成套教學光盤,通過播放教學光盤對學生授課和輔導。配備對象主要是農村學校佈局調整確定保留的教學點,這些教學點大多地處交通不便的山區和貧困地區,一般為一師一校、複式班教學,一個教師難以承擔幾個年級的不同課程,很難保證基本的教學質量。該模式的建設和實施可有效緩解這些教學點教師不足,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該模式的特點是成本低且維護簡單,使用方便。平均每點投資概算3000元。

    二是衛星教學收視點。配備衛星接收系統、計算機、電視機、DVD播放機和教學光盤,通過中國教育衛星寬帶傳輸網,快速大量接收優質教育資源,同時具有教學光盤播放點的功能。配備對象為鄉中心小學和村完小(村委會完全小學)。由於鄉中心小學或村完小是農村小學教育的主體,通過衛星教學收視點,可使農村小學的教師和學生接收大量同步課堂、教學課件及教師培訓資料,有效地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高。同時,還可接收農業市場經濟、農業科技知識等資源,為“三教統籌”、“農科教結合”提供支持。該模式的特點是資源來源豐富、更新及時,在滿足教育需求的同時,還可為農村幹部和群眾普及實用科學技術,傳遞經濟市場信息、開展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提供服務。每點投資概算1.6萬元。

    三是計算機教室。配備衛星接收系統、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教學光盤播放設備。其特點是除具備模式二的全部功能外,還能夠為學生提供網絡條件下的學習環境。配備對象為農村初中。通過計算機教室為農村初中學生提供網絡條件下的學習環境,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別,培養新型勞動者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為農村初中畢業生今後升學或進城務工、回鄉務農提供一定的條件。平均每點概算15萬元。(教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