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政府白皮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05月25日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的環境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一九九六年六月·北京

目 錄

  前言

    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選擇

    二、逐步完善的法律體系與管理體制

    三、工業污染防治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四、國土整治與農村環境保護

    五、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六、環境科學技術和環境宣傳教育

    七、積極推動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結束語

前 言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正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從國情出發,中國在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改革開放18年來,中國國民生産總值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而環境質量基本避免了相應惡化的局面。實踐表明,中國實行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的方針是有成效的。

  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名成員,中國在致力於保護本國環境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事務,努力推進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認真履行所承擔的國際義務。所有這些,充分反映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保護全球環境的誠意和決心。

  中國為保護環境作出了哪些努力?中國的環境保護狀況如何?值此一年一度的“6·5”世界環境日之際,在這裡作一介紹。

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選擇

  中國現代化建設是在人口基數大,人均資源少,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都比較落後的條件下進行的。7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本來就已經短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選擇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歷史地成為與當代中國人民及其子孫後代生存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因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而出現的環境問題,把保護環境作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中國在80年代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保護環境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措施。

  ———確立環境保護為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以及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關係到國家的全局利益和長遠發展,中國政府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環境保護這項基本國策。

  ———制定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方針,實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和“強化環境管理”三大政策。

  ———頒布實施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把環境保護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環境法律體系,嚴格執法程序,加大執法力度,保證環境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

  ———堅持環境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實施國家指導下的宏觀調控與管理,逐步增加對環境保護的投入,使環境保護與各項建設事業統籌兼顧,協調發展。

  ———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的環境保護機構,形成比較完善的環境管理體制,充分發揮環境監督管理的作用。

  ———加速環境科學技術的進步。加強基礎理論研究,組織科技攻關,開發和推廣防治環境污染的實用技術,扶植環境保護産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了環境保護科研體系。

  ———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環境意識。廣泛進行環境宣傳,逐步普及中小學環境教育,發展環境保護在職教育和專業教育,培養環境科學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專門人才。

  ———推進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環境與發展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努力發揮中國在國際環境事務中的作用。

  進入90年代,國際社會與世界各國在探索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1992年6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未來共同的發展戰略,得到了與會各國政府的普遍贊同。

  1992年8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之後,中國政府提出了中國環境與發展應採取的十大對策,明確指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當代中國以及未來的必然選擇。

  1994年3月,中國政府批准發佈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從人口、環境與發展的具體國情出發,提出了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以及行動方案。有關部門和地方也分別制定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行動計劃。

  1996年3月,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把實施可持續發展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使可持續發展戰略在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得以實施。

二、逐步完善的法律體系與管理體制

  中國重視環境法制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了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為基礎,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為主體的環境法律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中國環境保護的基本法。該法確立了經濟建設、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基本方針,規定了各級政府、一切單位和個人保護環境的權利和義務。

  中國針對特定的環境保護對象制定頒布了多項環境保護專門法以及與環境保護相關的資源法,包括:《水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草原法》、《漁業法》、《礦産資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土保持法》、《農業法》等。

  中國政府還制定了《噪聲污染防治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條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城市綠化條例》等30多件環境保護行政法規。此外,各有關部門還發佈了大量的環境保護行政規章。

  中國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政府為實施國家環境保護法律,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和頒布了600多項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

  環境標準是中國環境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基礎標準、樣品標準和方法標準。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分為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到1995年底,中國頒布了364項各類國家環境標準。中國法律規定,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屬於強制性標準,違反強制性環境標準,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建立健全環境法律體系的過程中,中國把環境執法放在與環境立法同等重要的位置,連續4年開展了全國環境執法檢查,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對環境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中國十分重視人民群眾和新聞輿論對環境違法行為的監督,開闢了人民群眾反映環境問題的渠道,加強了新聞媒介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揭露和曝光。

  應該指出的是,中國的環境法制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如某些方面存在著立法空白、有些法律的內容需要補充和修改、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等。因此,繼續加強環境法制建設仍是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

  中國同樣重視環境管理體制建設,現在已經建立起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監督,各級政府負責實施,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監督管理,各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規定實施監督管理的體制。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有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負責組織起草和審議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的法律草案並提出報告,監督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法律的執行,提出同環境與資源保護問題有關的議案,開展與各國議會之間在環境與資源保護領域的交往。一些省、市人民代表大會也相應設立了環境與資源保護機構。

  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由國務院有關部門的領導成員組成,是國務院環境保護工作的議事和協調機構。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審議國家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指導並協調解決有關的重大環境問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情況,推動和促進全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省、市、縣人民政府也相應設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

  國家環境保護局是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省、市、縣人民政府也相繼設立了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目前,中國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2500多個,從事環境行政管理、監測、監理、統計、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等的總人數達8.8萬人。

  中國各級政府的綜合部門、資源管理部門和工業部門也設立了環境保護機構,負責相應的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中國多數大中型企業也設有環境保護機構,負責本企業的污染防治以及推行清潔生産。目前,各部門和企業的各類環境保護人員已達20多萬人。

三、工業污染防治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中國政府把工業污染防治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工業污染防治取得了較大進展。

  ———實現工業污染防治的戰略轉變。70年代,中國的工業污染防治主要集中在點源治理上。進入80年代,中國通過調整不合理的工業佈局、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結合技術改造,強化環境管理等政策和措施,對工業污染進行綜合防治。到90年代,中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轉變傳統的發展戰略,推行清潔生産,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工業污染防治的指導思想上確立“三個轉變”,即:在污染防治基本戰略上,從側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轉變為工業生産全過程控制;在污染物排放控制上,由重濃度控制轉變為濃度與總量控制相結合;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重分散的點源治理轉變為集中控制與分散治理相結合。

  ———工業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規體系初步形成。為有效地防治工業污染,中國政府制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強化環境管理”三大環境保護政策,以及資源綜合利用政策、結合技術改造防治工業污染政策、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政策、環保技術政策、環保産業政策等。在頒布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也對工業污染防治作出了明確規定。各級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了地方性的工業污染防治政策。

  ———企業環境監督管理得到加強。中國政府通過推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防治環境污染和破壞的設施與生産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産使用)制度,對控制新污染源起到了顯著作用。全國縣以上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分別達到60.8%和87.3%。到1995年底,全國開展排污申報登記的城市有480個,企業7.7萬家;發放排污許可證的城市有240個,企業1.4萬家,發證1.6萬份。1979年以來,全國共徵收排污費247億元。

  ———工業污染防治措施逐步完善。一是通過調整産業結構、産品結構和結合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産,完成了一大批污染治理項目。化工、冶金、輕工、機械、電力、建材等行業積極推行清潔生産,加速技術改造,強制淘汰了一大批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設備和産品,使工業生産連年增長,污染物排放量持續下降,效益逐年提高。吉林化學工業公司是一個老企業,多年來,他們依靠科技進步,對資源浪費嚴重、排污量大的生産裝置進行技術改造,從根本上解決了多種化學品的污染。二是結合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區域改建,關閉、搬遷、治理了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使部分地區的污染趨勢得到緩解。北京市關閉了污染嚴重的首鋼特鋼南廠,消除了市區一大污染源。上海市加強蘇州河、黃浦江上遊和重點城區的污染防治,使部分城區的污染得到了治理。三是加大了污染限期治理的力度。從1978年起,國家下達的兩批367項限期治理項目及地方政府安排的22萬項限期治理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四是污染防治向區域和流域綜合整治發展。從80年代後期起,中國政府分別對本溪市、包頭市大氣污染,白洋淀、淮河流域水污染等區域和流域進行綜合整治。1995年中國政府頒布了《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正在按計劃積極推進。五是大力推進節能降耗,提高廢氣、廢水、廢渣“三廢”處理能力和綜合利用率。“八五”期間(1991—1995年),中國每萬元國內生産總值能耗由1990年的5.3噸標準煤下降到1995年的3.94噸標準煤,累計節約和少用3.58億噸標準煤,年節能率為5.8%。1995年,全國縣以上工業企業廢水處理率76.8%,燃料燃燒廢氣消煙除塵率88.2%,生産工藝廢氣凈化處理率68.9%,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43.0%,工業“三廢”綜合利用産值190億元。太原鋼鐵公司退休工人李雙良,從1983年起帶領20多名老工人用了10年時間將一座巨大的渣山削為平地,解決了太原鋼鐵公司長期以來危害一方的重污染源,使廢鋼渣得到了綜合利用,僅回收廢鋼鐵就達90萬噸,創造價值1.6億元。

  中國是一個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國家,全國煙塵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都來自於燃煤,使得工業和人口集中的城市産生了比較嚴重的大氣污染,有些地區和城市還産生了酸雨並呈發展趨勢。中國政府已經採取發展潔凈煤技術、清潔燃燒技術和徵收二氧化硫排污費等政策措施來控制酸雨。中國酸雨問題專家經過多年的研究證明,中國內地排放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在境內輸送,酸雨主要分佈于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及四川盆地。

  中國同其他的發展中國家一樣,無論是現在還是到本世紀末,人均能源消費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根據《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國沒有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具體義務,但本著對保護全球氣候負責的態度,採取了節約能源與發展能源工業並重的方針,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水電,適當發展核電,加強地熱、太陽能、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的研究與開發,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民生産總值翻了兩番,污染物排放的增長速度明顯低於經濟增長速度,部分地區和城市的一些環境質量指標基本保持穩定,有的還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是,中國工業化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現代化管理水平不高,工業佈局和産業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技術裝備和生産工藝比較落後,因此,防治工業污染仍是中國環境保護的一項艱巨任務。

  中國政府歷來把城市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重點。10多年來,中國加快了城市化進程。1980年全國城鎮人口為19140萬人,1995年達到35171萬人;1980年全國設市城市223個,1995年增至640個;城市化水平由1980年的19.39%提高到1995年的28.85%。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在城市化進程中也産生了環境污染問題,對此,中國政府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控制,努力改善城市環境質量。

  ———編制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城市功能佈局。到1995年底,中國640個設市城市都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31559個建制鎮也編制了總體規劃。依據《城市規劃法》,在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時,把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環境保護內容納入城市總體規劃。許多城市根據總體規劃的要求,在老區改造和新區開發中,按照城市功能分區,調整工業佈局,加大工業污染防治力度,改變工廠和居民混雜狀況,從生産和生活兩個方面控制城市環境污染,建成一大批佈局合理、社會服務功能齊全的住宅小區。中國確定了52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公佈了99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予以重點保護。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污染防治能力。目前,全國城市居民用氣普及率68.4%,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20%,城市垃圾糞便無害化率45.4%,城市建成區的綠化覆蓋率23.8%。在1994年,北京市投資151.3億元用於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其中50多億元用於環境治理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日處理50萬噸的高碑店污水處理廠、大型的大屯垃圾轉運站和阿蘇衛垃圾衛生填埋場,使北京市的環境面貌從總體上有了較大改觀。

  ———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從1989年起,中國政府在全國推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國家和省級政府分別對37個重點城市和330多個城市進行定量考核。這項制度的實施,加強了各級領導對城市環境保護的責任感,並把定量考核納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初步形成了市長統一領導、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全國各城市加大環境整治投資,加快建設速度,取得了明顯效果。到1995年,全國建成煙塵控制區11333平方公里,環境噪聲達標區1800平方公里,增加公共綠地4.9億平方米。杭州市中東河、成都市府南河、天津市海河、上海市蘇州河、南京市秦淮河、南通市濠河等一大批城市河道經過大規模的整體改造,使城市水環境狀況有所改善。

  遼寧省本溪市通過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建設,使全市污染嚴重的21條“煙龍”、17股污水、兩座廢渣山得到治理,建成220平方公里的環城森林公園。這座曾經被稱為“衛星看不見的城市”環境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四、國土整治與農村環境保護

  國土整治是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府開展了大規模的國土整治。

  ———國土整治規劃工作取得新進展。在國土整治規劃工作中,中國政府制定了一批全國及跨省區或重點地區的國土整治規劃,如《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全國海洋開發規劃》、《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綱要》、《中國七大江河流域綜合規劃》、《三峽地區經濟發展規劃》、《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沿江地區經濟規劃》、《西北地區經濟規劃要點》、《晉陜蒙接壤地區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規劃》等。一些省、市也編制或修編了地方國土整治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到1995年底,省、市(地)、縣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分別完成了60%、69%和63%。

  ———國土整治研究取得多項成果。為配合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國政府從實現經濟、社會、人口、資源與環境相互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出發,組織開展了國土資源開發與環境整治、全國國土總體規劃以及礦産資源對國民經濟保證程度等重大問題研究,完成了1996—2010年全國國土資源開發與環境整治重大問題等專項研究報告,提出了優化國土資源開發與整治總體框架、區域發展戰略、國土資源開發佈局、國土整治和環境保護目標及對策。

  ———主要江河湖泊開發整治成效顯著。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把以防治洪澇為重點的大江大河和主要湖泊的綜合開發與整治列為水利建設的重要任務。“八五”期間,對長江中下游、黃河下游、淮河、海河、松花江、遼河、太湖等主要江河湖泊的重要堤防繼續進行加高、加固、河道整治和分滯洪區建設,建成和新開工建設一批重要的、具有控制性功能和綜合效益的骨幹工程。為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中國政府積極推進跨流域調水工程的規劃和建設工作,1995年11月組織開展了實施南水北調中、東、西線工程的全面論證工作。

  三峽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一項跨世紀宏大工程,建成後可有效地控制長江上遊洪水,提高中、下游防洪能力,減免洪澇災害對生態與環境的破壞。三峽工程利用水能發電,與燃煤電廠相比,可大量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中國政府組織有關專家完成了《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影響及對策的論證報告》,批准了《三峽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這項工程對生態與環境可能産生的不利影響,中國政府將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全面推進土地保護、開發與整治。為了切實保護好耕地,根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全國開展了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工作。到1995年底,有2100個縣級單位完成了劃定任務,70%以上的耕地得到了有效保護。加強了建設用地計劃管理,較好地控制了建設用地總量和結構,亂佔耕地現象有所好轉,1995年,全國各類建設佔用耕地比上年下降20.8%。近年來,為了加快防治沙漠化工作的進程,中國政府編制了《1991—2000年全國治沙工程規劃要點》,制定10年治理開發666.7萬公頃沙漠化土地規劃目標,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20個重點縣、9個試驗區、22個示範基地已經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計劃加以實施。“八五”期間,防治沙漠化工程完成綜合治理面積達375.9萬公頃。中國政府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有效地防治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態環境和農業條件。目前,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1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全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700萬公頃,修建了大批蓄水保土工程,平均每年減少土壤流失量11億多噸,增加保水能力180億立方米。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區已累計治理1500萬公頃,使30%的水土流失面積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年輸入黃河的泥沙減少3億噸以上。自《土地復墾規定》頒布實施以來,全國多數省、市制定了土地復墾規定實施辦法,10多個省、自治區出臺了土地復墾資金徵收、使用和管理辦法,土地復墾成效顯著。從1987年到1995年,全國累計開發復墾耕地約350萬公頃,其中復墾利用各類廢棄土地約60萬公頃。1989年開展了全國主要礦産開發省(區)復墾土地試點工作,1995年開始建設3個國家級煤礦塌陷地復墾示範區,制定了全國土地復墾技術標準。江蘇省銅山縣七年投資5600萬元,復墾土地0.66萬公頃,實現了復墾與用地的基本平衡。

  ———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加強。中國人民在長期與自然災害鬥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制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救結合”等一系列方針政策。初步建立了防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工作體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學科基本配套、門類比較齊全的科研隊伍,監測主要自然災害的臺網已初具規模。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國家,在發展農業生産的過程中,中國政府重視農村環境保護。

  ———生態農業建設取得成效。中國政府已經把發展生態農業列為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對策。目前已確定的50個生態農業試點縣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帶動全國10個地區和100多個縣的生態農業建設。據統計,生態農業試點縣糧食總産量較以前增長15%,畝産增長10%以上,人均收入高於當地平均水平12%。生態農業建設使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荒山荒坡得到治理,森林覆蓋率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有所控制,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農業生態系統抗災能力有所增強。與此同時,為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主要以縣域為單元的近百個生態示範區建設工作已全面啟動。

  ———農村能源建設有了新進展。開展農村能源建設是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1991年開展的全國百縣農村能源綜合建設,形成年新增開發1080萬噸標準煤和節約1137萬噸標準煤的能力。1995年,全國農村開發與推廣省柴節煤灶、沼氣、太陽能、風能、地熱和小水電等技術,形成了年新增和節約8000萬噸標準煤的能力,其中建成農用沼氣池569萬戶,推廣省柴節煤灶1.7億戶。

  ———鄉鎮企業污染防治有所加強。鄉鎮企業是中國農村經濟的堅實支柱和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隨著鄉鎮企業迅速崛起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引起中國政府和人民普遍關注。10多年來,鄉鎮企業的環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東部沿海地區鄉鎮企業技術與裝備水平逐步提高,結合小城鎮、鄉鎮企業小區和經濟小區建設,積極推行污染集中控制,取得成效。江蘇省張家港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十分注意防止鄉鎮企業的環境污染,走上了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道路。中西部地區對鄉鎮企業積極引導、扶持與監督,防止鄉鎮企業污染的擴散與蔓延。應該指出,鄉鎮企業的環境保護任務還十分艱巨,中國政府將繼續引導鄉鎮企業健康發展,進一步加強環境管理,以防治和減少環境污染。

  ———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開發受到歡迎。為了滿足城鄉人民對高質量食物日益增長的需求,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1990年中國有關部門開始開發無污染、安全、優質、營養的“綠色食品”。到1995年底,全國共開發綠色食品産品568個,相當一部分成為名牌産品。綠色食品開發以來,全國有113萬公頃土地受到較好保護。1995年,中國有關部門發佈了有機(天然)食品標誌管理辦法,完全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的有機(天然)食品已在中國問世。

五、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中國政府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取得了較大成就。

  ———造林綠化取得成效。中國政府從50年代開始組織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加強了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管理,在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方面有了較大進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造林步伐加快,數量逐年增加,質量不斷提高,實現了森林年生長量超過年消耗量,初步扭轉了長期以來森林蓄積量持續下降的局面,進入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雙增長”的階段。目前,全國森林面積達1.34億公頃,森林覆蓋率上升到13.92%,人工造林保存面積達3379萬公頃;全國累計有44億人次參加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義務植樹230億株;先後有12個省(區)基本實現了消滅宜林荒山目標。

  中國政府特別重視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從1978年起,中國先後確立了以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為主要目標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這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是:“三北”(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工程、長江中上遊防護林體系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淮河太湖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工程、珠江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工程、遼河流域綜合治理防護林體系工程、黃河中游防護林體系工程,規劃造林總面積1.2億公頃。目前,“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已經完成一、二期工程,共造林185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5.05%提高到8.2%,4萬多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變成了綠色林地,130多萬公頃沙地辟為農田、牧場、果園,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控制,1100多萬公頃農田得到林網保護,893萬公頃草場得到恢復,産草量增加20%以上。“三北”地區1/3縣的農業生態環境開始趨向良性循環。長江中上遊防護林體系工程7年累計營造林546萬公頃;沿海防護林體系工程自1991年全面啟動以來,累計營造林160萬公頃,1.8萬公里的海岸基幹林帶基本合攏;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工程累計有769個縣(市)實現了平原綠化,佔全國918個平原縣的84%;太行山綠化工程自1994年啟動以來累計完成營造林102萬公頃。這些大規模的林業生態工程建設,使中國相當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改善。

  ———草地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根據《草原法》規定,中國各級政府加強對草地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嚴禁亂墾濫挖濫牧,實行國家、集體、個人相結合的形式,加大了草場建設和治理草地沙化、退化的力度。據統計,全國飛播種草和人工改良草場累計面積達1175.7萬公頃,草地圍欄833.3萬公頃。國家重點組織開展的49個草地牧業綜合示範工程取得巨大成效,到1994年底,累計完成人工種草563.8萬公頃,為乾旱、荒漠、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發展畜牧業以及生態環境保護開闢了一條新路。

  ———海洋環境保護得到加強。中國擁有遼闊的海域,海洋環境保護是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中國已頒布了一系列海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建立了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網絡,完成了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對近岸海域的建設項目、海洋石油勘探開發和海洋傾廢活動實施了有效的環境管理,較好地控制了海洋污染和資源破壞,開展了防治赤潮、保護近海漁業資源等工作,到1995年底,建立了14處各類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中國管轄的大部分海域水質及周圍海域生態環境基本保持良好狀態。

  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制定了《中國自然保護綱要》、《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確定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方針、戰略以及重點領域和優先項目。

  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採取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相結合的途徑。目前,中國已有612種國家級珍稀瀕危動植物被列為重點保護對象,其中野生動物258個種和種群、植物354種;6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人工繁殖成功;麋鹿、野馬、高鼻羚羊等動物經引種繁殖已初步得到恢復。

  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就地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最有效措施。到1995年底,中國已建成類型比較齊全的自然保護區799處,面積達7185萬公頃,約佔國土總面積的7.19%。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99處,其中加入國際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的自然保護區有10處,包括:吉林長白山、四川臥龍、貴州梵凈山、湖北神農架、福建武夷山、新疆博格達峰、廣東鼎湖山、內蒙古錫林郭勒、江蘇鹽城和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黑龍江扎龍、吉林向海、江西鄱陽湖、湖南東洞庭湖、青海鳥島和海南東寨港等6處自然保護區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目前,全國設立風景名勝區512處,總面積960萬公頃,其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19處,省級風景名勝區256處,市(縣)級風景名勝區137處。建立森林公園710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248處。黃山、武陵源、九寨溝、黃龍等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使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科學研究價值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

  建立動物園、植物園及各種引種繁育中心(基地)是遷地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有效措施。到1995年底,中國共建動物園和公園動物展區175個、各種野生動物繁殖中心(場)227個,建立大型植物園60多個、野生植物引種保存基地255個,使大熊貓、揚子鱷、中華鱘、白豚、東北虎、朱、銀杉、珙桐、蘇鐵、金花茶等珍稀瀕危動植物得到保護。此外,中國還建立了10多個標本館、1個基因庫和2個野生動物細胞庫,為遺傳多樣性的研究和保存打下良好的基礎。中國政府嚴禁犀牛角、虎骨等的藥用和貿易,對亂捕濫獵珍稀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實行嚴厲打擊的政策。

  中國政府重視家畜禽遺傳資源和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中國有家畜禽品種、類群596個,其中土著家畜禽品種(類群)佔品種總數的70%以上。中國政府安排專項保護經費,對一些瀕危和數量急劇下降的家畜禽品種進行優先保護,並建立了1座畜禽牧草種質基因庫。到1995年底,中國已初步形成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建成國家級貯存種子長期庫及復份庫各1座,地方中期庫23座,國家級田間種質圃25個,其中試管苗圃種質庫2個。目前,中國大多數農作物種質資源得到了保護,現已收集到各種農作物種質33萬份,其中對30萬份種質材料進行了原份和復份保存。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西藏地區的環境保護。現在,西藏地區的環境質量保持了良好狀態,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環境質量一級標準,主要江河湖泊水質均優於國家地面水環境質量標準。森林和草原得到了有效保護,森林面積達717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20.84億立方米,草原面積達8207萬公頃,其中可利用草地7077萬公頃。海拔4700米的納木錯“天湖”,成為天鵝、鷺鷥、沙鷗等珍貴水禽的天然棲息地。

  從總體上看,中國森林面積少、草場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問題依然存在,因此,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仍然是中國政府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六、環境科學技術和環境宣傳教育

  中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積極推動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環境科學技術研究領域不斷拓展。中國的環境科學技術工作開始於70年代,作為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科學技術工作得到了國家的重視。針對一些重大環境科研課題,中國政府制定了環境保護科研規劃和計劃,組織力量進行科技攻關。開展了區域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環境背景值和環境容量、污染治理技術及全球環境問題的研究。取得了北京市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研究、大氣環境容量研究、全國主要土壤背景值與環境容量研究、酸沉降及其影響和控制技術研究、全球氣候變化預測影響和對策研究、潔凈煤及大氣污染控制技術研究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同時,還開展了區域環境影響評價、環境管理與環境經濟、環境監測技術及儀器設備、自然生態保護、環境與人體健康等多方面的研究,為環境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環境保護科研機構和研究隊伍不斷壯大。到1995年底,全國共建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機構390個,擁有科技與管理人員2萬多人,初步形成了由中國科學院、行業主管部門、高等院校和環保部門組成的學科齊全的環境保護科研體系。

  ———組織環境保護最佳實用技術篩選、評價和推廣工作。最佳實用技術的推廣是加速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形成現實污染防治能力的重要措施。“八五”期間,全國共推薦1316項實用技術,篩選出438項最佳實用技術,其中385項在14萬個單位得到了應用,減少了“三廢”的排放,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扶植環境保護産業的發展。環保産業是包括技術開發、産品生産、商品流通、資源利用、信息服務及工程承包的新興産業。中國把環保産業列入優先發展領域,提出了“積極扶植、調整結構、依靠科技、提高質量、面向市場、優質服務”的指導思想,在投資、價格、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鼓勵環保産業的發展。1996年5月發佈的全國環保産業基本情況調查表明,中國從事環保産業的單位8651個,從業人員188.20萬人,固定資産450.11億元,年生産總值311.48億元,創利潤40.91億元。

  ———環境標誌進入實施階段。1993年3月,中國開始實施環境標誌計劃,到1996年4月,在11類産品中開展了環境標誌認證工作,已有21家企業的35種産品獲得了中國環境標誌。伴隨著環境標誌産品進入千家萬戶,環境標誌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

  中國政府把搞好環境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族環境意識作為一項戰略任務。

  ———普及環保知識,增強環境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環境道德風尚。70年代,中國翻譯和編寫了一批環境保護科普讀物,廣泛介紹環保知識,起到了很好的啟蒙作用。80年代以來,每年的“世界環境日”、“植樹節”、“愛鳥周”等,全國各地都組織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近年來,中國新聞媒介進一步加強了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報道,報紙、電臺、電視臺經常有大量的環境保護節目,新聞媒介還對一些污染嚴重的地區和單位進行了報道。從1993年開始,以組織新聞單位採訪環境執法情況為主要形式的“中華環保世紀行”活動,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促進了一批重大環境問題的解決。與此同時,各省、市也相繼開展了本地區的“世紀行”活動。3年來,全國共有750家新聞單位,1500多名記者參加了採訪報道活動,編發各類稿件1萬多篇,僅電視新聞就達1600多條。

  1983年,中國創辦了全球第一家國家級環境保護專業報———《中國環境報》,年發行量近30萬份。1980年成立了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到1995年出版各類環境圖書860種,500多萬冊。1990年《中國環境年鑒》出版,並從1994年開始出版英文版。中國還有30多家地方環境報和數百種環境專業期刊。

  中國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環境宣傳教育活動,近年來,環保部門、教育部門、文化部門、新聞單位、婦女組織、青年組織、科學協會、學會等都組織開展了各具特色的環境宣傳教育活動。

  ———環境專業教育為環保事業輸送大批科技與管理人才。中國已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武漢大學等140所高等院校設置了環境類係或專業,共有本科專業點206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環境類51個專業、223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39個專業、77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若干個博士後流動站。40多所中等專業學校和上百所職業高中也設置了環境專業。20多年來,中國的環境專業教育培養的大批專業人才成為環保領域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環境在職教育提高了環境管理人員的素質。1981年,中國成立了中國環境管理幹部學院,對全國環保系統的管理人員進行崗位培訓、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到1995年底結業學員5200多人,這些學員經培訓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推動各地環保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也從工作需要出發,舉辦了各種類型的環保培訓班、研討班,據統計,10多年來共舉辦上萬次各類培訓班,培訓人員達40多萬人次。

  ———環境基礎教育培養和提高了青少年及兒童的環境意識。近年來,各地普遍開展了中小學和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培養孩子們從小熱愛大自然的優良品質和保護環境的責任感。

  中國人口眾多,文化教育事業還不夠發達,全民族的環境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搞好環境宣傳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七、積極推動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

  中國一貫主張:經濟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保護環境是全人類的共同任務,但是經濟發達國家負有更大的責任;加強國際合作要以尊重國家主權為基礎;保護環境和發展離不開世界的和平與穩定;處理環境問題應當兼顧各國現實的實際利益和世界的長遠利益。

  中國在採取一系列措施解決本國環境問題的同時,積極務實地參與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為保護全球環境這一人類共同事業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中國支持並積極參與聯合國系統開展的環境事務。中國是歷屆聯合國環境署的理事國,與聯合國環境署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中國于1979年加入了聯合國環境署的“全球環境監測網”、“國際潛在有毒化學品登記中心”和“國際環境情報資料源查詢系統”。1987年,聯合國環境署在中國蘭州設立了“國際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訓中心”總部。在環境署的組織下,中國將防治沙漠化、建設生態農業的經驗和技術傳授到許多國家。到1996年,中國已有18個單位和個人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500佳”稱號。中國與聯合國開發署、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目前,中國在《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多邊基金、全球環境基金、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貸款的使用和管理上,已經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模式,對推動中國的污染防治和環境管理能力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是1993年成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的成員國,在這個全球環境與發展領域的高層政治論壇中一直髮揮著建設性作用。中國與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等組織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係,並通過參加東北亞地區環境合作、西北太平洋行動計劃、東亞海洋行動計劃協調體等,對亞太地區的環境與發展作出了貢獻。

  中國積極發展環境保護領域的雙邊合作。10多年來,中國先後與美國、朝鮮、加拿大、印度、韓國、日本、蒙古、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烏克蘭、芬蘭、挪威、丹麥、荷蘭等國家簽訂了環境保護雙邊合作協定或諒解備忘錄。在環境規劃與管理、全球環境問題、污染控制與預防、森林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海洋環境、氣候變化、大氣污染、酸雨、污水處理等方面進行了交流與合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中國還參加了美國倡議的“有益於環境的全球性學習與觀察計劃”活動。

  中國為進一步加強在環境與發展領域的國際合作,1992年4月成立了“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該委員會由40多位中外著名專家和社會知名人士組成,負責向中國政府提出有關諮詢意見和建議。該委員會已在能源與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農業建設、資源核算和價格體系、公眾參與、環境法律法規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而有價值的建議,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和響應。

  中國積極參與籌備並出席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為大會的順利召開作出了努力。中國參加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的歷次籌備會議,在討論和談判國際環境公約時發揮了建設性的作用。1991年6月,在北京召開了由中國發起41個發展中國家參加的環境與發展部長級會議,會議發表的《北京宣言》闡述了發展中國家在環境與發展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對大會籌備作出實質性的貢獻。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籌委會第一次會議的要求,中國編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與發展報告》,全面論述了中國環境與發展的現狀,提出了中國實現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措施,闡明了中國對全球環境問題的原則立場,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好評。1992年6月,中國國務委員、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主任宋健率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中國總理李鵬出席了大會的首腦會議併發表了重要講話,提出了加強環境與發展領域國際合作的主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李鵬總理還代表中國政府率先簽署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對會議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中國自1979年起先後簽署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國際捕鯨管制公約》、《關於保護臭氧層的維也納公約》、《關於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賽爾公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修訂本)》、《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防治荒漠化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1972年倫敦公約》等一系列國際環境公約和議定書。

  中國對已經簽署、批准和加入的國際環境公約和協議,一貫嚴肅認真地履行自己所承擔的責任。在《中國21世紀議程》的框架指導下,編制了《中國環境保護21世紀議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國21世紀議程林業行動計劃》、《中國海洋21世紀議程》等重要文件以及國家方案或行動計劃,認真履行所承諾的義務。中國政府批准《中國消耗臭氧層物質逐步淘汰國家方案》,提出了淘汰受控物質計劃和政策框架,採取措施控制或禁止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産和擴大使用。1994年7月,在聯合國開發署的支持下,中國政府在北京成功地舉辦了“中國21世紀議程高級國際圓桌會議”,為推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作出了貢獻。1995年11月,中國發佈了《關於堅決嚴格控制境外廢物轉移到我國的緊急通知》,1996年3月又頒布了《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依法防止廢物進口污染環境。

結束語

  中國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中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正處在迅速推進工業化的發展階段,加上粗放的生産經營方式,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相當嚴重。隨著人口增加和經濟發展,這個問題可能更加突出。解決歷史遺留的環境問題和控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仍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將繼續認真貫徹執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九五”期間(1996—2000年),中國政府將實施《中國跨世紀綠色工程計劃》等一系列保護環境的重要舉措,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環境保護奮鬥目標,力爭使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人類在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上面臨的困難還很多,道路還很漫長。中國將一如既往地與世界各國同舟共濟、攜手合作、積極行動,為保護人類生存的地球環境和共同繁榮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