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公文公報>> 部門地方文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07月11日   來源:保監會網站

關於印發《中國再保險市場發展規劃》的通知
保監發〔2007〕50號

各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各保監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我國再保險業又好又快發展,我會制定了《中國再保險市場發展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學習,並遵照執行。 
                                                二○○七年六月十九日

 

中國再保險市場發展規劃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保險業充分發揮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社會管理功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自2006年“十一五”開局之年,我國徹底取消了法定分保,全面實行商業分保,再保險市場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再保險市場作為保險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直接保險市場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直接保險市場的發展是再保險市場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再保險市場的發展也將在資本融通、風險管理和技術傳導方面,為直接保險市場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支持與保障。科學規劃和培育我國再保險市場,構建一個公平競爭、有序發展的與國際再保險市場接軌的再保險市場體系,促進我國再保險市場與直接保險市場的協調發展,對於加強我國保險市場風險管理、擴大保險市場承保能力、促進和保障我國保險業整體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確保保險業“十一五”規劃所確定的總體目標實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結合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實際,借鑒國際經驗,特製定《中國再保險市場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我國再保險市場的發展方向、預期目標和政策措施,引領我國再保險市場穩定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再保險市場的基本情況
  近十年來,特別是“十五”期間,在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保監會的正確領導下,隨著直接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國再保險市場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再保險市場主體穩步增加,業務規模較快增長,承保能力進一步提高,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市場化程度顯著增強。
  (一)主要成就
  “十五”期間,我國再保險市場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1、再保險業務穩定發展
  2006年,全國直接保險公司總分出保費338.97億元(不包括9.18億元財務再保險業務),同比增長14.82%。其中,産險公司總分出保費291.42億元,同比增長13.46%,佔直接保險公司總分出保費的85.97%;壽險公司總分出保費47.55(不包括9.18億元財務再保險業務)億元,同比增長23.92%,佔直接保險公司總分出保費的14.03%。
  2006年,全國總分保費收入216.90億元。其中,專業再保險公司總分保費收入210.67億元,同比下降7.58%,直接保險公司總分保費收入6.23億元。專業再保險公司的分保費收入中,財産再保險總分保費收入168.21億元,佔專業再保險公司總分保費收入的79.85%,人身再保險總分保費收入42.46億元,佔專業再保險公司總分保費收入的20.15%。
  1996年至2006年,全國專業再保險公司分保費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為9.16%,低於國內生産總值年平均增長速度2.23個百分點,低於直接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年平均增長速度12.76個百分點。1997年至2006年,專業再保險公司分保費收入與同期直接保險公司保費收入之比在4%-9%之間。其中,2004年至2006年,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4%左右;2004年至2006年,財産再保險總分保費收入與同期財産險保費收入之比在11%-14%之間,人身再保險總分保費收入與同期人身險保費收入之比在1.05%-1.67%之間。
  專業再保險公司資産實力增強。截至2006年底,再保險公司總資産達到312.08億元,同比增長了5.06%。其中,專業再保險法人公司275.82億元、外資再保險分公司36.26億元。
  2、順利實現了從法定分保向商業分保的轉變
  履行入世承諾,從2003年起法定分保比例逐年遞減,國內再保險分保費收入曾一度呈現負增長。此後,隨著中、外資專業再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相繼成立,我國再保險市場以商業分保為主的競爭格局逐步形成。2005年商業分保費收入超過法定分保,達到總分保費收入的67.94%。我國再保險市場逐步完成了由法定分保向商業分保的市場化轉變,再保險業務的商業化運作標誌著中國再保險市場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3、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多元化的市場格局初步形成
  我國再保險市場初步形成了國有控股(集團)公司、股份制公司和外資公司多種形式並存、專兼業經營相結合、公平競爭、多元化發展的市場格局。截至2005年底,我國專業再保險公司共6家,其中,中資公司3家(1家集團公司、2家股份公司)、外資分公司3家。2003年,中國再保險公司完成了集團化改制,控股了中國財産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大地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保險報業股份有限公司、華泰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六家子公司,並參股了保險職業學院。通過改制,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成為一家集再保險、直接保險、資産管理、保險仲介、行業傳媒、保險職業教育于一體、涵蓋保險上中下游産業的多元化經營保險集團。保險業認真履行入世承諾,全面開放再保險市場。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公司、科隆再保險公司等國際知名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先後在華開設了分支機構,勞合社獲准在中國設立了經營非壽險再保險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此外,法國再保險公司和漢諾威再保險公司獲准籌建分公司,分別經營非壽險再保險業務和人身險再保險業務。再保險仲介市場的多元化競爭格局開始形成,再保險經紀人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再保險市場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有力地擴大了再保險市場的承保能力、促進了再保險公司管理水平與技術實力的提高,加快了與國際再保險市場接軌的進程,同時也對我國保險業的穩定發展提供了積極的支持。
  4、再保險功能作用不斷增強
  再保險在分散風險、擴大承保能力、改善償付能力、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進保險市場的安全穩健運行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再保險通過和直接保險之間的技術傳導,提升了保險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促進了行業規範與標準的健全完善;通過提供替代資本的産品及其增值服務,使直接保險公司的業務結構得以優化,風險得以有效控制。特別是,再保險有力地支持了交通、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和能源、鋼鐵、電力等基礎工業的大規模投資以及其它為數眾多的大型項目的建設,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航天事業與和平利用核能事業的發展;同時,積極協助直接保險公司推動醫療健康保險試點,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參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服務“三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在我國遭受地震、颱風等巨災侵害較多的地區,再保險的及時賠付有效地彌補了直接保險公司的部分巨災損失,極大地緩解了受災地區災後經濟衰退的壓力,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5、再保險監管邁上新臺階
  為適應入世後再保險市場發展的新形勢,中國保監會加快了再保險監管體系建設的步伐,頒布實施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專業再保險業務監管法規——《再保險業務管理規定》,奠定了我國再保險專業化監管的基礎,為我國再保險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證。此外,還頒布了《再保險公司設立規定》、《財産險危險單位劃分方法指引》、《外資保險公司再保險關聯交易的審批規程》,建立了外資再保險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制度,規範了共保業務流程,探索有限再保險的監管政策,完善再保險統計分析制度,研究制定再保險業務的現場以及非現場檢查辦法。再保險監管逐步步入了專業化監管道路。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儘管近年來我國再保險市場在業務發展、主體培育以及監管制度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於我國再保險市場起步晚、基礎弱,功能與作用發揮還不充分,還不能適應我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的需要。表現在:一是再保險市場主體數量少,競爭不夠充分。二是再保險市場供給結構性不足,再保險公司的産品有限且創新能力不足,不能滿足直接保險市場對再保險産品和服務多樣化的需求;高精尖、高風險、新型業務在國內難以獲得充足的再保險支持;服務性業務剛剛起步。三是法定分保取消後,短時間內國內商業分保市場承保能力不足以及存在一些不利於國內再保險市場發展的因素,出現再保險貿易逆差。四是直接保險公司風險意識薄弱,對再保險分散防範風險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再保險在風險管理和改善償付能力方面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五是農業和巨災再保險體系尚未建立,亟需國家政策支持。六是再保險監管工作剛剛起步,監管體系有待完善。七是再保險基礎建設薄弱,再保險統計制度不完善和會計核算不規範;再保險信息化建設滯後,管理手段落後。
  二、再保險市場面臨的發展形勢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保險業的快速增長,再保險市場將進入重要的戰略發展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國內社會經濟環境良好
  社會轉型加速。近幾年,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發展日趨多元化,法制建設日益完善,公眾保險意識不斷增強,保險需求更加多樣化,保險在社會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十一五”期間,我國提出2010年實現人均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標,經濟增長速度預期保持年均7.5%左右。經濟總量、投資總額、進出口貿易規模將不斷擴大,人均可支配收入進一步增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為我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保險業的功能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
  保險業“十一五”規劃提出,2010年全國總保費收入爭取比2005年翻一番,突破1萬億元。保險業的服務領域將更加廣泛,在國家基礎建設、企業年金管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解決“三農”問題以及應對公共突發事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參與社會管理的重要力量。保險業功能作用充分有效的發揮,需要再保險市場的強力支持,需要再保險提供更加多樣化、專業性的風險保障服務。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面臨著巨大發展空間。
  (三)保險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隨著直接保險市場的快速發展,保險業面臨的風險更加複雜,保險監管力度也將進一步加大,三支柱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防範保險業風險的五道屏障更加鞏固。償付能力、公司治理結構和市場行為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將促進保險業調整業務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風險意識,從而更加重視再保險機制的應用,加強風險管理,完善風險防範機制,改善償付能力狀況,從而刺激再保險的潛在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為再保險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四)保險市場日益國際化帶來機遇與挑戰
  “十一五”期間,我國保險業對外開放的水平將進一步提高,將會有更多擁有強大技術和資本實力的國際知名保險和再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中外資保險公司在全面開放的條件下,將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公平競爭、共同發展。這一局面,既為我國再保險市場加快與國際再保險市場接軌的進程、廣泛參與國際競爭、加強與國際再保險市場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專業技術與服務水平、提高創新能力、提高國際競爭力等方面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再保險市場開放性、國際性特點,也給我國再保險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需要我國再保險主體加強合作,整合力量,共同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需要國內直接保險市場與再保險市場協調、健康發展;需要我國再保險市場深化改革,不斷創新,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利用國際資本、技術和人才,提高發展的能力和水平;需要與國際再保險市場加強交流合作,實現互惠共贏。
  三、再保險市場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
  (一)指導思想
  “十一五”期間,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健全完善我國保險市場體系、加強保險市場風險防範機制建設、提高保險業抗風險能力為出發點,積極培育和發展我國再保險市場。科學規劃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佈局,優化配置國內再保險資源,調整再保險市場結構,重點解決好國內再保險市場發展和直接保險市場發展之間、用好用足國內再保險市場和有效利用國際再保險市場之間的關係;大力推進我國再保險市場改革、創新,著力提高我國再保險業的技術水平與資産實力,提高再保險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加快與國際再保險市場接軌的步伐;積極借鑒國際再保險市場發展的經驗,加強和改善再保險監管,為我國保險業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再保險支持。
  (二)基本原則
  我國再保險市場要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按照“速度、效益、誠信、規範”的要求,著力深化再保險改革、拓寬服務領域、調整優化結構、防範化解風險、夯實發展基礎。再保險市場應遵循以下發展原則:
  1、堅持改革開放、協調發展原則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化改革,逐步完善再保險市場的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轉變增長方式,培育核心競爭力。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質量,加強與國際再保險市場的交流和合作,促進技術進步,增強我國再保險市場的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2、堅持市場導向、創新發展原則
  尊重市場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對再保險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提高再保險資源的配置效率。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再保險的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高再保險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再保險産品、服務和管理創新,不斷提高再保險經營管理水平,提升再保險服務的附加值,為直接保險市場提供靈活多樣的再保險支持及風險管理服務。加強再保險監管制度和手段創新,提高再保險市場的技術實力和抗風險能力,發揮再保險在改善直接保險市場償付能力、分散風險、引導和支持直接保險公司科學經營與創新發展等方面的作用。
  3、堅持防範風險、健康發展原則
  按照完善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場行為監管三支柱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要求,加強和改善再保險監管,完善再保險市場風險防範機制,建立多層次的風險防控體系,維護保險市場的穩定。強化再保險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內控機制建設,提高抗風險的能力。加強再保險業務合規性監管,運用再保險風險管理機制,分散直接保險市場風險、規範直接保險公司經營,切實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促進保險業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4、堅持立足國內市場、有效利用兩個市場原則
  我國再保險潛在需求很大。要堅持立足國內市場、服務國內市場的原則,立足中國保險市場的實際與發展趨勢,通過再保險産品與服務的創新,將潛在需求轉變為有效需求,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形成直接保險市場與再保險市場的良性互動。同時,要處理好再保險市場對外開放與防範風險、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關係,在用好用足國內再保險市場的同時,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資源優勢,積極拓展海外業務。
  5、堅持立足全局、有效發揮風險分散與社會管理功能的原則
  發揮再保險市場作為風險分散主渠道的作用,利用再保險機制,推動國家風險保障體系的建設,特別是在農業、巨災等特殊風險領域,充分發揮再保險的損失補償和社會管理功能,更好地服務於國民經濟與和諧社會建設。
  (三)預期目標
  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用5年時間,把我國再保險市場建設成為市場主體數量適宜、經營行為規範、承保能力與償付能力充足、競爭實力較強、業務結構合理、産品服務豐富多樣、風險有效分散、再保險保障機制健全、監管制度完善、能夠引導和支持我國直接保險市場發展的現代再保險體系。
  業務發展目標。2010年,全國直接保險公司分出保費爭取達到660億元,直接保險公司境內分出保費爭取達到400億元。
  綜合競爭力目標。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的大型再保險集團和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專業再保險公司,形成主體多元化、競爭差異化的再保險市場格局。再保險公司承保能力充足、業務結構合理、産品種類齊全、服務方式多樣,風險管理技術較強,基本能滿足直接保險市場多元化、專業化的風險保障需求。再保險從業人員素質明顯提高,再保險專業人才隊伍逐步壯大。
  功能作用目標。充分發揮再保險的資本融通、風險管理和技術傳導三大功能。
  在資本融通方面,充分發揮再保險機制在改善直接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狀況、擴大承保能力、緩解資本約束等方面的作用,保證償付能力監管制度的有效實施。
  在風險管理方面,充分發揮再保險機制在管理保險業務組合、便於從整體上分析和把握業務風險狀況和特徵的優勢,採取積極的風險管理措施,督促和指導直接保險公司加強承保、理賠管理,改善業務質量,提高風險管理技術,降低經營風險。
  在技術傳導方面,充分發揮再保險人在數據積累、風險識別與防範、風險定價等方面的技術優勢,探索新的風險轉移技術,從而推動保險業技術進步和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現階段重點是要強化再保險的風險管理和技術傳導功能,不斷提高再保險對直接保險市場的覆蓋面與滲透力,引導和支持直接保險市場穩健發展。
  風險防範目標。專業再保險公司資本實力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提高,償付能力充足;風險防範體系和制度基本健全;公司治理結構基本完善,內控制度有效發揮作用。
  直接保險公司充分重視再保險機制的有效運用,審慎選擇再保險接受人,科學制訂再保險方案,從制度上強化再保險在直接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監管部門全面推進償付能力動態化監管,再保險現場與非現場監管水平不斷提高,市場運行規範有序,風險得到有效防範和控制。
  基礎建設目標。再保險市場和直接保險市場數據交換機制初步建立,重點解決再保險財務制度執行不到位、再保險業務核算以及統計管理不規範、再保險市場和直接保險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再保險專業化監管體系初步形成,再保險專業監管制度更加完善;再保險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公平競爭、有序發展、和諧誠信的再保險市場環境逐步確立。
  四、實現再保險市場發展目標的政策措施
  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將採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優化市場主體結構,擴大國內再保險供給能力
  按照集團化和專業化並重的原則,積極穩妥的增加再保險市場主體,形成以專業再保險公司為主導,再保險集團、兼營再保險的直接保險公司、從事再保險業務的專業仲介機構、自保公司以及特殊風險保險聯合體等多層次、多類型、多功能主體並存,中外資再保險公司公平競爭、共同發展的再保險市場格局。支持具備條件的保險集團、特別是以經營風險業務為主的保險集團設立再保險公司;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再保險公司;積極引進資本實力雄厚、技術優勢明顯,特別是在健康險、農險、責任險、風險保障型壽險産品、年金保險、醫療保險、次標準體、財務再保險等領域有業務優勢的境外專業再保險公司;引導直接保險公司科學、適度參與再保險市場供給,擴大再保險市場的供給能力。培育和發展再保險專業仲介機構,通過引入國際保險經紀人或中外合資等形式,提高國內再保險經紀人的專業技術水平。鼓勵再保險公司專業化、差異化經營,改善國內再保險市場的承保結構,滿足多元化的再保險需求。鼓勵通過多渠道、多種方式開展再保險交易活動,構建多層次的再保險交易平臺。合理利用國內、國際再保險市場,擴大我國直接保險市場的承保能力,改善償付能力。
  (二)鞏固傳統再保險業務,拓寬産品及服務領域
  鞏固和擴大傳統再保險業務,充分發展傳統再保險服務功能,滿足市場基本的再保險需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直接保險市場的新變化和新需求,不斷創新再保險産品和再保險業務管理模式,積極研究併合理使用新型風險轉移工具(ART)在擴大“可保風險”範圍,在運用金融工程技術、借助資本市場的強大資金實力擴充保險人承保能力與市場容量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不斷擴展保險業社會管理功能,使再保險在社會轉型與城市化進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新農村建設以及社會風險保障體系健全等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特別是加大對農業保險、責任保險、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等産品與技術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強與直接保險公司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保險産品的開發,推動和支持直接保險公司不斷提高技術與管理水平,提高産品創新能力,使我國保險市場逐步向以技術創新、服務創新為主的競爭模式轉變,提升整個保險業的風險管理水平、承保技術與創新能力。
  (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內部控制
  專業再保險法人機構要以優化股權結構為基礎,加強董事會建設為核心,健全制衡機制為關鍵,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切實保障被保險人和股東合法權益。加強與戰略投資者的深度合作,逐步形成國有、民營和外資優勢互補、風險共擔、互相約束的多元化股權結構,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服務能力、風險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強化董事會職責,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健全董事會決策機制,嚴格董事任職資格,落實董事責任追究制度。強化精算責任人和合規負責人、首席核保師等關鍵崗位職責。強化監事會的監督作用。規範管理層運作,建立健全關聯交易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強內控建設,建立分工合理、職責分明、獎懲嚴明、制衡嚴密的內部控制機制。
  外資再保險分公司要著力提高內控執行力,規範分公司營運框架以及內部職責劃分,規範管理層運作,完善再保險關聯交易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在總公司的授權下,嚴格依法合規經營。
  直接保險公司要科學、規範地安排再保險分出業務,審慎開展再保險分入業務。健全風險評估體系和風險控制機制,建立科學的再保險業務評價體系,並納入公司治理結構考核中。董事會下設風險管理委員會,要對包括再保險風險在內的風險狀況進行檢查並定期提交風險評估報告,建立識別、評估和監控風險的機制。
  (四)加強信息化建設,發揮科技的推動作用
  以提升客戶服務品質為中心,以控制風險為重點,加強再保險業務信息化建設,全面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實現業務集成管理。健全再保險統計制度,推動再保險數據標準化建設,規範再保險數據統計口徑、採集標準,建立統一的再保險統計指標、財務監管指標和業務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再保險市場和直接保險市場的數據交換平臺與共享機制,實現行業數據集中。加快再保險監管信息化建設,實現保險公司再保險信息系統與再保險監管信息系統的有效銜接,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和時效性。
  (五)全面推進專業化監管,健全風險防範機制
  創新再保險監管思路和方法,健全再保險監管制度。完善再保險公司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對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和財務穩定性的監管,探索建立再保險業務風險監管方法,指導直接保險公司審慎選擇再保險人。加強對新型風險轉移工具以及實質風險轉移的監管,使新型風險轉移技術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加強對跨境再保險業務的監管,建立對境外再保險人的風險監督、結付監控與評價機制,防範金融風險。完善再保險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再保險現場與非現場檢查制度,加大對再保險市場行為的檢查力度,維護健康有序的市場秩序。加大對直接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監管力度,完善保險市場風險防範機制,建立有效的市場退出機制,督促直接保險公司及再保險公司不斷改善償付能力狀況。推動再保險經紀人提高技術水平,規範再保險經紀行為。
  (六)加快建立巨災風險保險體系和農業再保險體系,充分發揮再保險的社會管理職能
  按照《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精神以及和諧社會建設總體要求,積極探索建立巨災風險保險體系。有效利用再保險資源,研究符合中國實際的巨災風險模型,提高巨災風險管理水平,推動全國性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的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再保險公司探索利用新型風險轉移工具,促進再保險市場、直接保險市場與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發展,降低巨災事件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衝擊。
  落實《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完善多層次的農業巨災風險轉移分擔機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財政支持的農業再保險體系。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再保險市場,優化農業風險組合,抵禦和化解農業保險風險,特別是農業巨災風險,保障農業保險的持續穩定經營。
  (七)完善政策制度,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入世後,我國再保險市場已成為一個完全開放的市場,境內再保險公司直接面臨著國際性競爭。這一特點決定了監管部門在制定再保險監管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再保險業務的經營特點和環境,按照《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要求,加快發展再保險,促進再保險市場和直接保險市場協調發展。因此,要按照國際再保險市場的運行規律和行業慣例,結合我國法律環境以及市場條件的變化,優化再保險市場發展環境,加快再保險監管制度建設,完善再保險專業化監管,提高再保險監管政策的專業性和可操作性,為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政策環境。
  (八)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深入開展再保險理論研究
  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對再保險發展至關重要。從國際再保險市場的發展趨勢來看,再保險業務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要求再保險人有較高的精算水平、創新能力和風險管理技能。特別是航天保險、核保險、電子産業、信息産業、網絡保險等新興高科技領域,都需要熟悉和了解相關領域風險性質和特點的專業人才。因此,要加快再保險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通過保險公司自主培養、與高等院校合作培養、再保險公司或行業協會組織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國際人才交流等方式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再保險專業技能培養機制。重點加強再保險精算、再保險核保核賠和再保險産品研發等方面的培養力度,加強對再保險人才的系統化教育,逐步形成良性發展的再保險專業人才成長機制。加強再保險監管隊伍建設,努力建設一支與我國再保險市場發展相適應的專業化監管隊伍。
  (九)加強國際交流,促進合作共贏
  進一步加強國內再保險同業之間的業務交流與溝通。同時,鼓勵國內再保險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研究並拓展海外市場,實施區域性和多樣化的業務發展模式,加大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力度,加強與國外同行、相關專業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搭建國際同業行業交流平臺。借鑒成熟市場成功經驗,引進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和管理模式,結合國內保險市場實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內再保險業競爭力及在國際保險市場的影響力,為今後全面參與國際再保險市場競爭奠定基礎。加強國際再保險監管的交流與合作,提高再保險監管水平和有效性。